“高三不努力,考研不努力,有什么资格喊就业受歧视?”

这两天,某网友向相关省份反映“非双一流大学就业受歧视”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该网友表示:由于该省政策,不断引进双一流高校硕士,导致本省非双一流学子就业难,不仅无法与双一流大学毕业学子待遇比肩,且缺乏相适应的就业岗位,许多学子毕业后仍待业在家。
这位网友还建议相关领导能够酌情考虑增加省内硕士就业岗位,并减少双一流大学与本省高校的对比差距,不让省内学子寒心。
很大可能,该名网友是一位“非双”高校(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就算不是,其所表达出的想法,也代表了不少“非双”硕士的心声。
然而,似乎有很多人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有人说:“高考650分的,比高考550分的待遇好不应该吗?”有人说:“各省都在打人才战,让本省放弃引进名校毕业生,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建议”;有人说:“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与非双大学毕业生不可能被同等对待,如果被同等对待,谁会拼命去考双一流?”还有一个网友很直接地表示:有本事就去考双一流,没人拦!考不上就别抱怨,人家凭实力考上名校,应该享受与之对等的待遇。
“非双”硕士抱怨就业受歧视,以及人们的争论,让我想起曾经的一次经历:在一次聚餐中,席间,某公司负责人提到自己公司新录员工的待遇,他说:“双一流大学硕士毕业生工资比非双一流大学硕士毕业生高一个档次;非双一流大学硕士毕业生工资与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同档次,如果毕业的院校是顶级双一流大学,工资标准会更高”。人们开玩笑,“肯定会有大批毕业于非双一流大学的员工认为公司规定有明显歧视。”他很认真地回答:“那些没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学生,高三不努力,考研不努力,有什么资格喊歧视?”
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那些通过自己努力,以非常优异的高考成绩,或非常优异的考研成绩,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学子们,本身就具备优秀品质,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有更高的待遇,无可厚非。而那些不努力,浪费了很多次高考和考研机会的学子们,不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却要求“享受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同等待遇”,自然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
客观而言,能考上“双一流”大学,说明个人的学习能力、自制力和耐力都相当不错。这些学生的发展潜力也比较大,只要他们愿意、肯努力,大多可以在相关领域取得较好的成就。鉴于此,地方引进人才或单位招聘员工,基本都会给予“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一定的优待。特别是顶级“双一流”大学毕业生,非常稀缺的他们,是大家“争夺”的对象。
因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受欢迎,因为“非双”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可能会受到歧视,所以大家都努力考“双一流”大学。可是“双一流”大学招生人数很少,全国每年招录的本科生中,仅有约10%的人有机会被录用。
虽然研究生招生人数“双一流”高校占比超过一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考研生没有机会进入“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约10%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提供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总有一些人,即便很努力,也没有机会就读。
成功是“99%的努力+1%的天分”,但如果没有那1%的天分,99%的努力也显得特别苍白。所以,我们不能给所有的“非双”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贴上“不努力”的标签,我们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算我们改变不了“非双大学毕业生就业受歧视”的整体社会环境,至少说话不会太刻薄,也会对“非双”大学毕业生的处境多一份理解。
其实,在社会长长的鄙视链中,谁都有可能成为别人鄙视的对象,排名靠前的985大学毕业生可能瞧不上排名靠后的985大学毕业生;985大学毕业生可能瞧不上“非985”大学毕业生;211大学毕业生可能瞧不上“非211”大学毕业生;一些“非211”大学毕业生可能瞧不上另一些“非211”大学毕业生……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无法搬动”,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观感觉,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文凭鄙视”现象亦如此。不过,我们有资格、有能力改变自己,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而要始终保持不懈进取的状态。总有一天,量变会带来质变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