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正常却已是肾衰竭?判断肾功能好坏,3项指标会“说话”
得了肾病,判断病情好坏的关键一点就是肾脏功能。但肾功能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深入的了解病情?部分肾友往往喜欢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肾功能的好坏,认为肌酐正常肾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肾功能就受损了。
但其实肌酐并没有那么“灵敏”,一般肌酐升高后表明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了,所以,有些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后去检查,发现肌酐正常,误以为自己没事,就错过了治疗时机。
判断肾功能的好坏,肌酐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还有一些指标更敏感。其实肾内科医生常常会说到“肾功能三项”检查,除了肌酐,还有两项指标也能帮你趁早了解肾功能的“秘密”!
肾功能三项,更简单迅速判断肾功能的好坏
不起眼的指标——血清胱抑素C
有些肾友对这项指标可能不熟悉,血清中的胱抑素C也是一种代谢物,被肾小球滤过后,经肾小管重吸收而排出体外。相对血肌酐、尿素氮来说,胱抑素C对肾功能情况反应更加敏感,且不易受到性别、年龄、饮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反应肾功能方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胱抑素C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呈10倍速度升高,肾小管受损后,胱抑素C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呈百倍速度升高。从这点来看,胱抑素C在判断肾功能方面优势更大。
“血液”两兄弟——血尿酸、血尿素氮
为什么特意强调是“血液”两兄弟?主要是它们的名称常常被不少肾友误以为是尿液检查项目。
血尿酸相对来说大家比较熟悉,常与痛风联系到一起。尿酸主要是体内嘌呤的产物,经肾脏代谢率过,肾功能受损后,会出现明显升高,往往与肌酐一同升高。但单纯尿酸升高,并不一定会有尿蛋白、潜血、水肿等症状,引起不好判断肾功能的好坏。
血尿素氮是血浆中除蛋白质之外的,另一种氮质化合物。这项指标升高常出现在肾功能不全阶段,尿素氮升高,又称为氮质血症,主要就是肾脏炎症反应后肾小球滤过受损,肾脏发生纤维化甚至硬化,造成体内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液超滤过代谢混乱。造成大量毒素的蓄积在血液,引发氮质血症。
这两项指标都易受到饮食、运动、喝水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判断肾功能不能单看每项指标。
但一般肌酐、尿酸、尿素氮三项指标均升高,则表明肾功能至少已发展到了肾功能不全阶段,甚至肾衰竭,一定要引起重视。
但尿素氮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当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肉、蛋、奶),血尿素氮也可能会升高。所以,血尿素氮仍然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判断标准。当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同时升高时,往往肾功能损害较严重。
以上我们说的血肌酐、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反应的都是同一方向的问题,即肾脏过滤系统及排毒功能的问题。按对肾功能的反应灵敏性由高到低排名:胱抑素C>血肌酐>尿酸、尿素氮。
但要更准确的了解肾脏功能多方面的情况,还有一项指标同样很重要!
电解质“风向标”——血钾
血钾的升高主要反映出肾脏在调节电解质方面作用失衡,钾离子蓄积会引起心脏功能、神经系统的不变化。较轻症状的患者多表现为肌肉酸痛、四肢麻木、恶心、反应迟钝等,严重的会出现心律缓慢、心跳骤停。
血钾升高主要发生于肾病中后期,尤其是肾衰竭阶段。所以如果没有明显肌酐升高,但血钾指标异常,小心肾功能可能正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