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挑选电影寻找资源的经验,希望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电影看(一)
自从赶时髦有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以后,不长不短也差不多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的同好是件很欣慰的事,与大家的交流一下多了起来。最热门的两个问题是什么电影好看,怎么找到资源。前几天有位比较熟的网友问我,当推荐别人电影而别人不喜欢会不会很生气。这个我不会,因为在我的观念中看电影本身就是非常非常自我的一件事。我喜欢的不得了,别人看十分钟放弃了实属正常。我更喜欢当某一部电影成为焦点之后,推荐一些近似的影片,也就是当我发觉这个朋友和我有相似的取向以后,才做出推荐。如果他非常喜欢我压根都不想看,那么我喜欢的推荐给他也没有必要。电影没有高低之分的定论,每个人喜欢自然有自己的理由,而这种理由未必其他人可以理解和认同,也不用非要他人理解和认同。所以要找自己喜欢的电影,更多的要靠自己,只有选择权紧握在自己手中,用独立思考的意识来决定,才能不受舆论和他人左右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
说起来简单,做到这点其实很难的,我八十年代开始就经常逃学,成天泡在录像厅里,因为是循环播放,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天黑才背着书包装模作样的放学回家。应该从那时算起算得上一位影迷了,而撇开舆论的影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什么差不多要到二十年以后。口碑,评分,获奖,致命影评人对于我现在都是浮云,一条新闻,一张海报,剧组名单,对错参半的内容简介,有一两样就可以决定那部是我的菜,不太容易失手,基本都能看进去,一半以上是非常喜欢的。
经过了一百年的沉淀和积累,我觉得好电影太多了,好像辛巴达或者四十大盗的宝藏,让我爱不释手又难以取舍,没办法贪多是我的劣根性。在结婚之前我应该看过三四千部的样子,有将近十年每个周末都会看通宵。有了孩子之后的头几年,累的不得了,有点时间就想睡觉,一年一百部不到的样子。等他大了点以后恢复到每年两百部左右,一直保持了十年左右到现在。有时候和朋友聊天,当别人说片荒都没什么好电影可看的时候,我都不敢接话,猜不透他看过多少部可能是个过万的惊人数字。而我这种水平的人,总觉得好电影看不完没有那么多时间,我有四千多张DVD,115网盘里存了将近两万部网络资源,而且每年还在以小一千部的速度增加。因为还有很多想看的没看,所以看了一部自己不喜欢的电影,最痛恨的是浪费了一部好电影的时间。因此我觉得知道哪些才是自己想要的,更重要一点。至于资源以后怎样无从所知,现在想看的九成加都可以找到,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第一阶段 菜鸟 商业大片 电影工业
菜鸟不包括普通观众,对普通观众来说电影只是生活的点缀。谈恋爱逛街走累了,陪孩子,天冷都是走进电影院的理由。选什么都无所谓,挑电影院海报挂的最多的那部买票,基本不会觉得无聊,嘻嘻哈哈惊心动魄一百二十分钟就过去了。
菜鸟是对想成为影迷,觉得自己是一名电影爱好者,却又能在下面的条件里对号入座,那就还算上影迷只是一名菜鸟准影迷阶段。
首先看片量还没超过三百部,而且每年仅以低于五十部的速度在缓慢增加。这个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只吃过方便面的,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了鱼板面或者花溪牛肉粉的味道。只去过德云社和刘老根大舞台,老郭和本山大叔一定是最好的舞台表演艺术家,只因为没接触到人艺,孟京辉或者百老汇。这个不丢人,谁都是这样开始的。
其次对电影资讯只停留在街边海报和地铁里屏幕循环的预告片,在电视娱乐频道每天象播股市行情一样,播送战狼2的票房纪录时,才知道这部片名时,肯定是菜鸟了。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对电影资讯的关注度低到这种地步,而这种资讯的闭塞造成了选择电影的范围十分具有局限性,基本就是每个档期热映的商业大片,投入稍微低一点都有可能不知道。
对于菜鸟来说商业大片的概念这里需要了解了。电影主创的创作目的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商业,文艺和艺术。菜鸟这个阶段接触后两者的机会较小,而商业电影中基本上也就能接触投资巨大的商业大片,商业片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要成为影迷以后才会关心。
商业片顾名思义当然是以商业为目的,说白了拍这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一切统统为利润让道。商业大片是为了赚大钱而投资巨大的商业片。注意了,不一定都赚钱赔本的不在少数。而赚大钱的也未必是大片,大家熟悉的《泰囧》《夏洛特烦恼》就都不属于商业大片。漫威,DC的超级英雄,詹姆斯卡梅隆的大鸟和泰坦尼克,张艺谋的长城,暴雪的魔兽,才称得上商业大片。国情不同好莱坞投资在一亿美元左右是起跑线,而国内一亿人民币以上算得上大投入了。
大片吗,什么都得大,大公司,大IP,大流量,大明星,大场面,大宣传投入。花样翻新的宣传手段,不停的宣传造势,歌星来的比演唱会还多的首映礼,内陆还会备有精美礼盒和红包的媒体影评人点映。反正能想出来的手段都在电影公映之前跑一边,在国内上映的第一周周末基本决定这类电影票房是否扑街,第二周逆袭的少之又少。这里国内与国外不同,国外大片还有影像制品和周边产品的利润,票房死了是假死,可能后面还有翻本的机会,国内就完了票房扑街就死透了,影像制品现在几乎没人买,蓝光发行时满世界的网络资源,肯花钱的少之又少。
目前国内电影消费市场,最受欢迎的也是此类电影。《变形金刚》《魔兽》内陆票房的逆袭,《战狼2》五十多亿的记录都是最好的例子。之所以如此,和内陆商业电影的另一个组成部分B级片基本等同于垃圾不无关系。和海报特别吓人的内陆恐怖片相比,这类电影最起码都不难看。热热闹闹的娱乐性很强,基本都值票钱,算不上浪费时间。这里说句题外话,这个时段向我要《正义联盟》资源的朋友我是很不理解的,每家影院至少三四个厅在放的电影,在电脑上或者电视上,哪有影院的里舒服。喜欢着急现在就应该去电影院,不着急的比如我就慢慢等蓝光。再普及个常识,所有公映的电影,出于对票房的保护,制片方都不会同期发行影像制品。美国和欧洲至少要半年左右才有蓝光发行,而日本可能时间更长。至于俄版,韩版,web版都不是普遍意义的高清。而TC,TS之类的偷拍效果就更不堪入目了。
商业大片顾名思义大概其知道怎么回事的人应该很多,而电影工业对于菜鸟来说明白怎么回事的恐怕不多。总有一些朋友和我讨论商业大片中的鸡汤,人生感悟和哲学命题。一般微信里的这种留言我都没有回复,原因是我实在不知道答案。这里就着电影工业说说。
商业大片无论哪个国家都是电影工业的产物,而电影工业最成熟的就是好莱坞,其余都是发展阶段。英国,法国,日本,韩国都不行,更不用说内陆了。但是从今年《战狼2》的骄人战绩来看,中国搞工业还是蛮有潜质的,既然家电工业,汽车工业我们都搞得像模像样,电影工业也应该具有很大的潜力,而电检制度的逐渐宽松,电影工业还有爆发性增长的空间。
艺术和工业具有相互矛盾的本质区别,艺术创作随机的成分非常大,一件艺术品完成的过程中,品质的高低和作者的情绪,灵感,心态,甚至喝没喝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一位艺术家,在同一个创作高峰期,所完成的作品也无法保证处于同一水平。这个例子很多,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或者张旭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传世之作往往一就而成,即使作者本人也无法复制。再举个例子,梵高的星空是艺术作品,而激光照排之后印刷的图片则是工业产品。梵高照着原作临摹,也一定有不同之处。而工业自然追求的是标准化,最大限度的生产优质产品,减少残次品率。电影在产生一百多年后,应该没有谁再会为了其是不是艺术而争论,那么电影工业就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把艺术作品工业化变成一种产品的确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但是美国人做的非常好。当然没有福特汽车那样的高成品率,但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最具有代表性。
商业大片在电影工业中有多重要呢?商业大片在哪个国家比例都不是很高,美国每年能被称为商业大片的并不多,两成左右差不多了。即使对于五大电影制片公司来说,每一部超过一亿美元投资电影都可以说是风险与利润并存的豪赌。举个例子道听途说不能较真,二十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最初剧本创意詹姆斯卡梅隆并没有送到福克斯公司,而是想在新力哥伦比亚取得投资,可惜哥伦比亚的高层觉得没戏给砍了,编剧才把剧本送到了福克斯。而最终结果哥伦比亚直接解雇了当时的CEO。跟工商银行错过了马云,而便宜了孙正义差不多。国内则更厉害了,国内业界现在有知名导演演员跟制片公司的对赌协议,冯导和王大少的互撕,为了长城乐视对微博影评人律师函威胁,投资方直接起诉影评人的属实在全世界很少见,说白了都是钱闹的。以战狼2为例,相同投资周期内的回报率,其他任何一种行业都很难做到,没细算估计炒比特币都没有这个高。
既然这种商业大片的投资对于福克斯,哥伦比亚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投资项目,那么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制片公司一定要尽可能减少随机性,增加标准化最终财源滚滚而不是血本无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快一百年的时间里,好莱坞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制度化从剧本构思开始直到路演宣传首映。所以只要是商业大片就基本不是作者电影,导演没有绝对的自由度,不能灵光一现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詹姆斯卡梅隆不行,斯皮尔伯格不行,诺兰不行,张艺谋更不行。甚至导演是不是由衷的想拍,有创作欲望都说不准,比如张艺谋翻拍血迷宫那部和十面埋伏。再大牌去拍文艺片,艺术片,独立制作随便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两亿的投资由不得一个人说了算。当然艺术成就与商业成就双丰收的高人大有人在,可是艺术绝对不能牺牲利润才是首要原则。
电影作为第七女神和之前的古典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电影再厉害的能人也无法一个人完成所有工作。最简单的只要不是纪录片,摄影绝对和演员不能是一个人,所以电影创作是一个十分复杂漫长的过程,全部讨论这里情况不允许,举几个编剧阶段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我无法讨论商业大片人文部分的原因了。
这种电影的剧本如果不是小说改编,创作初期往往是团队,即使一个人基本思路也是下面这样的。再次强调电影的输赢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票房大卖,口碑,评价,艺术价值都是浮云。剧本是从梗概开始的,要拍一部关于连环谋杀案的电影,凶手是个中年已婚男人。而电影观众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消费主力。第一条为了吸引女性观众,凶手和警察都必须是帅的掉渣,至于最后是小李子还是杰克船长有制片说了算。然后为了吸引男性观众要安排一到两个性感的女性演员,两到三场激情戏,一场毁掉上百辆车的追逐戏,每十分钟到一场徒手搏斗或者枪战,炸掉一栋废楼或者一架波音747。至少三名以上的年轻女性受害者,杀招尽可能的华丽,死法各异开膛掏心,挖眼珠割舌头千奇百怪,但是存在一定隐晦的联系。提高逼格加入少年人性阴影,性虐或者同性元素。脸谱化一到两个假凶手,完成两次以上剧情反转。在开场十五分钟之前必须出现第一次凶杀或者激烈的戏剧冲突。诸如此类七七八八一大堆符号化的元素,罗列出来。我是外行,最重要的创意我是不会的,例如凶手其实不是人,而是八百年前穿越过来的吸血鬼之类的,一定要一个新颖有噱头的立足点,不管是否吸引观众,至少吸引投资方。是不是觉得好像这部曾经看过,这肯定没有我顺嘴胡诌的,觉得眼熟的是因为套路。注意了这时故事还没开写,因为吸引观众的元素设定好了,基本立于不败之地,添枝加叶插花的事好办。
剧本梗概出来,经纪人开始找投资方了,还是要成体系的评估这个故事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过了立项给钱,编剧占投资是百分十左右,一部大戏扣税以后也不算少了,所以编剧一般比较认真敬业,逻辑严密零BUG。国内没有这么多,所以专业精神也比较差,尤其电视剧。梗概出来以后,拉几个写手找酒店一关跟监狱似的,每人十集分开来限期填肉,十年前一集给个万八千的现在多少不知道,最后大编剧挂名的一串大功告成。投资几千万的神剧很多都是这么鼓捣出来的。所以裤裆里掏出个手榴弹不一定是编剧写的,可能只是个本科在读生的创意,编剧没检查出来而已。说白了所谓的创作,就是琢磨观众想看什么,然后就预备什么。说起来好像挺简单,其实过程挺复杂的不停评估,例如评级是R级会影响多少票房都是在考虑范畴之内。跟股票预测似的,预测观众爱看什么,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利润最大化。预测对了票房大卖,其乐融融,后面九成有一串续集和收费频道的衍生剧集。
说到剧集更厉害,几乎都在签约季终前两三集的地方设定一个高潮,从收视率考察观众厌倦没有,决定是否继续签约,而多少集以后加入新的队友或者反派都有规律可寻。至于被砍也是高概率事件,明明觉得再有两季故事才能说完,明年只能看到一百二十分钟的结局篇是仁义的了,一多半挖的坑都放那直接最终季的都有。
所以讨论商业大片的人文部分对我来说真是很蛋疼的一件事。作为文化产品,是产品不是作品啊,人文部分肯定是有的,不可能没有。可这就象问我哪家麦当劳更好吃一样,连油温,时间,肉馅 淀粉,盐和胡椒粉的比例都是一样的,非要说北京和广州的有什么区别,这舌头得多敏感啊,估计食神能点评一句,嗯,这家薯条火候老了十五秒钟,我不行,实在没这种能力。我只知道北京的炒肝,豆汁广州没有,而糯米鸡和喈喈煲北京吃到不容易。
对于被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吸引入场的菜鸟阶段影迷来说,基本不存在资源问题,大部分在影院可以看到,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或者看电影想一分钱不花的,在北美上映半年左右,随便在贴吧,微博,微信伸手都能找到。这类电影十年之内绝对不会沦为稀缺资源,票房的成败都无所谓。
当这类商业大片看得开始乏味了,而自己对于电影的热情还没有减弱。菜鸟应该开始关注门户网站的娱乐新闻板块,有豆瓣和时光网的账号,听说过IMDB和烂番茄了,这时该晋级到影迷阶段了。商业大片还是会看,但是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商业片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家很迷惑的B级片,和人文色彩更浓的文艺片更多的成为主菜了,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