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12-再会
想问问各位的意见,谢谢大家投票!!
演奏者:Christoph Eschenbach
标题L'Adieu最好翻译成告别或离别,因为“再会”有两个意思:
1、告别要离开;
2、再次见面。
二者意义完全不一样,可能会让人误解。
贝多芬那首著名的《告别奏鸣曲》(Op.81a),法语的标题就是Les Adieux,所以这里标题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
L'Adieu在法语里还意味着永别、不容易再见面,但往往会带有美好的祝愿、一路平安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翻译成“告别”或者“离别”可能会更好一些。
乐曲a小调,确实有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情绪。曲式是带引子和尾声的单三部曲式,和之前好几首作品的结构一样。
弹到这一首,学生也应该多少能感觉出这种曲式的结构特点了。
引子:1-小4节
A段:5-16小节
B段:17-24小节
A段:25-35小节
Coda:36-41小节
引子的感情非常细腻,短短4小节,平均每小节都有一个或以上的力度和速度术语。
一开始的是下行的叹息性音调,和声上是a小调的“iv6-K46-V7”,让人感到一种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特别是第3、4小节,就像是突然被惊醒(sf)后,心情又跌落到低谷(下行音阶)的情绪,颇有点陆游“惊回梦蝶醉初醒”的味道。
这种情绪也因为表情术语Allegro molto agitato而得到强化,这是非常激动的快板的意思,Agitato(激动的)在后面的第14、15小节表现得最为明显。
第5小节开始是A段。主题由一连串密不透风的三连音组成,延续了引子的情绪。
需要掌握的技术难点是:引子的8分音符,从第5小节开始要怎样准确过渡到A段的8分音符三连音。
这里的三连音要弹得非常有歌唱性,有一种流动的效果,别真的把它当练习曲音阶了。从第5小节开始频繁出现了许多长重音记号“>”,这一记号在19世纪的作品中经常会看到,意思是要弹得强调些。
另外,左手注意要在上图红色箭头的地方断开,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个的小断句。
第13小节的高音mi(下图第一个描红处),经过前一小节环绕音型的三连音上行与渐强作铺垫,在这里爆发出了f的力度,是整个段落的高潮所在。然而旋律立即在中音区的渐弱里沉寂下来,但紧接着用两个sf体现出那种被惊醒的感觉,整个情感热烈而奔放,时强时弱,像做过山车一样。
乐曲所要求的Agitato也是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第17小节开始的B段转到C大调(a小调的平行大调),旋律也从8分音符的三连音变成4分音符,多少缓解了之前焦虑与急躁的情绪,变得舒缓起来,柔情蜜意,仿佛是对昔日相聚时光的美好回忆一般。
作为担纲全曲主要音型的三连音,在A段里是旋律形态,由右手负责;在B段则变成伴奏,左手演奏,虽然同是三连音,但在音乐上的作用却有所不同。
这里的左手必须演奏得安静而轻巧,不要忽略这里的术语espressivo,这是富于表情的意思。
第24小节的dim. e poco riten.(渐慢渐弱)给人带来一种微妙而怡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其实从之前的第23小节中细腻的和声变化就开始了,学生应当有所察觉并处理得当。
第25小节开始是A段的再现。补充一点,谱面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第7和27小节中的cresc.(渐强)应持续多久。
不过联系乐曲的上下文还是可以判断出:第8小节的后半段应为dim.,之后的第9小节则应再次以p开始。
这种把力度记号省略掉,干脆不显示力度或速度变化的方式,在19世纪的音乐非常普遍。
布格缪勒的这套练习曲,不知道为什么,从第11首《鹡鸰》到12首《再会》,技巧的进阶有一个很大的跨越。也就是说,明明前面一首还是比较简单的程度,到这里就突然抽风,鸟枪换大炮了。
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如果说之前的11首都只是车尔尼599的水平,那么这首已经可以踏入849了。
所以教师们采用这个教材时,让学生学完第11首紧接着就弹12首的话,很多初学者也许会有不适应。
无论是技巧的训练抑或是情感的表达,这首《再会》对于之前的11首都有一个质的飞跃,所以老师最好在两首之间塞入一些别的小曲子作为缓冲,让学生慢慢地适应,别一步登天,从封建社会直接跨入共产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