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回忆录推介之八】王勤:《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阿尔及利亚篇》(二)

【在场专刊】


本期导读
第七期推介了王勤先生《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阿尔及利亚篇》(一)
一、聪明的中国学员
二、学喝咖啡
本期推介《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阿尔及利亚篇》(二)
三、再坚持一下就成功
四、我是“重要旅客”


平台推介
《难忘在海外的日子》是资深外交官诗人王勤的一部关于海外外交生涯的力作。王勤先生工作的43中,有20年在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除了两年的法国留学,他把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18年奉献给了非洲人民,奉献给了祖国的外交事业。
王勤先生用清新、自然、生动的笔触,把读者带到每一个工作过的非洲国家。读者如亲见那里的河流山川,亲历那里的异域风情;用平实、诙谐、机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艰苦哪怕大军压境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用不慌不忙的文字娓娓道来。这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旅者的游记,是一个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者的檄文,是一个心如菩萨善念永存的智者的禅语,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明者的情思,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送给读者的心灵鸡汤,是一个爱国者的赤子之作。
这部长达14万字的回忆录,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     法国留学篇
第二章     阿尔及利亚篇
第三章     突尼斯篇
第四章     马达加斯加篇
第五章     加蓬篇
第六章     卢旺达篇
第七章     海外见闻篇 
讲述精彩故事,记录传奇人生。资深外交官王勤先生与您共赴非洲……

 

回忆在海外的日子阿尔及利亚篇(二)
三、再坚持一下就成功


作为外交官,“嘴”、“腿”有了之后还要锻炼自己的交际和办事能力。因为年轻,除项目上的业务外,我承担的杂事相对多一些。例如办理免税手续、海关提货,迎来送往,市场采购,银行帐务,汽车修理、汽车保险等等。
乍练时,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不知道从哪学起。出国前虽然参加过业务培训,但那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只能算学到一点皮毛,要真正学通干好只能在干中学,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后来想起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办公室老白是个资深外交官,他眼睛不大能耐大,腿脚不灵办事灵,是个很有心计的秘书。他平时特别注意记录,每办完一件事就将程序记在本子上,然后整理出办事攻略,打印后装订成册。我很崇拜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并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把那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虚心请教,拜师学艺。他见我心诚,就毫不保留地向我传授搞好外交工作的心得体会,并把他的宝贝给我复印了一份。


按他教授的方法,每次外出前我都先查阅一下办事攻略,谙熟在心、胸有成竹后再出去办事,效果奇佳。参赞动不动就在处里表扬我一通,大使也常在全馆大会上提到我的名字。由于我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复杂的工作程序,业绩突出表现好,我的护照没多久就由绿皮变成了红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和师傅的帮助分不开。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请老白喝点小酒什么的,或家里带来什么好吃的送人家一点。老白也是心领神会,为我经常受表扬而高兴,觉得他当师傅的脸上有光,虽然姓白,但没白当师傅,也没白教。


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灵的时候。一次,我给新来的司机办理驾照,去了几次交警大队都没办来,每次去都说没办好,约你下次再来。那天,我又如约去了那个窗口,心想这回怎么也该拿到了。可没成想,那个警察又说没办好,让我下个礼拜来。我一听就气炸了,跟他理论起来。可这阿拉伯人自知理亏,不但不跟你吵,还一个劲地赔不是,下次,下次一定办好。在这里呆久了,已经知道他们说了不算的毛病,弄不好,下次又白跑一趟。在回去的路上,我越想越生气。遛爷玩呢,不行,不能就这么空手回去,一定要把驾照拿回去。


于是,我又朝原路返回去。但,这一次,我没到取驾照的窗口,而是直接到了交警大队长的办公室。大队长见我是中国使馆的外交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将事情的经过描述了一番后。着重强调:国家权利机关应该讲究办事效率和信誉,尤其是你们这样的涉外机关更要注意国际影响,推三阻四的工作态度只能给交警大队的脸上摸黑,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你们有时间,我们可赔不起,我们使馆的工作不光是来你这里拿驾照的,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要办......未等我说完,大队长已满脸愠色地抓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机。


一会功夫,那个不负责任的家伙就被叫到了大队长的办公室。大队长用阿拉伯语严厉斥责了他的敷衍行为并责令他立刻去办。来人也用阿拉伯语和领导狡辩了几句,在大队长严厉的逼视下灰溜溜地走了。我不懂阿拉伯语,但从两人的神态上猜也能猜出个八九分。大队长一边向我道歉,一边说,这帮人不收拾他们一顿没记性,待会我还得亲自去一趟,他们办事我还真是不放心。过了一刻钟,大队长起身说,走,咱们过去看看办好了没有。结果,一到现场,那小子就把办好的驾照乖乖地递上来了。
一来二去,我和这个大队长成了哥们,碰上什么交通方面的事,只他一个电话问题就能摆平。着实帮了我们不少的忙。


四、我是“重要旅客”


那时,驻外的中国人最常遇到的事情就是超重行李问题。
我们出国回国都希望多带点东西。出国是希望多带点衣物生活日用品,少用点来之不易的外汇,回国时希望给亲朋好友多带点国人没见过的礼物。但机票规定的行李只有20公斤。给国人带来的不便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这些跑外的秘书就常和机场、航空公司打交道,你多给我点超重行李机票便宜点,我就多给你送点旅客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我那时和几家航空公司的关系都不错(包括中国民航),机场关系也很熟。


有个法航的行李员跟我关系很铁,他当班自然没问题,不当班,听说我去办托运他会从家里跑去机场帮我托运。多少行李都能过。所以,使馆的人一听说我要回国探亲,纷纷托我带东西。我那时年轻,光想着帮忙,也没考虑那么多,就都答应下来。结果那次回国,我托运了13个箱子。出阿尔及利亚机场没问题,委托人都争相去送我,没费什么周折,可到了巴黎机场转运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我一个人要带13个箱子托运,光行李车就得用3辆。好在我当时有个同学在民航巴黎办事处帮了大忙,不但帮我顺利地托掉了13件行李,还破天荒地为我办理了头等舱座位。


那时的头等舱旅客的托运行李上都挂有“重要旅客”的牌牌。一个人托运13件行李而且都挂上这个牌牌说实在的也够显眼的。到北京机场出关时麻烦就出来了,我一个人要照顾13件行李,推三辆车,直着走还行,需要拐弯时就得一辆一辆推了,最后好不容易把13件行李都运到了我在人大的家里。我当时住的筒子楼,卧室只有13平米,13件行李摞起来放在屋子中央,像小山一样,全家人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夫人虽然没有说我什么,但那眼神分明告诉我,赶紧把这些东西弄走,自己的窝连人都不住不下,还整那么多箱子回来,这事办的也太离谱了吧。到家顾不上擦汗,拿起电话通知所有委托人家属马上来家里提货。好在大家都很通情达理,当天就取走了一多半行李,否则,我们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那年,我到贝宁出差碰见一个文化处的秘书,觉得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但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你不就是那个在巴黎机场一个人托运13件行李的“重要旅客”么。哈哈,真是好笑,出名的方式各有千秋,但是以托运箱子数量出名的还真没怎么听说过。那个年代,能为大家解决点超重行李的难题而出点名也算是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好事吧。


作者简介
王勤,男,1951年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现居北京。退休前曾长驻国外使馆工作,历任秘书、参赞等职。有《难忘在海外的日子》、《并蒂莲》等专著。《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现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援助》杂志编委。《白天鹅诗刊》杂志社名誉社长、《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分会主席,《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微信号:wq19510523
手机:13911393737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三月雪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