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拨回到2014年,GAD主设计师孟凡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和一个乡村产生如此深度的关联,他也不会想到,很多人的命运,会因他而改写。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或看过这个网红回迁安置房,我们也曾经写过,一系列图片仿佛把人带入吴冠中画里的水墨江南:
一排排房子背靠青山,面朝田野,粉墙黛瓦,薄雾氤氲,一切都美不胜收:即便把镜头拉近,也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美感,很多人看完都大呼想要回老家盖一套。这个安置房位于杭州富阳东梓关,是杭州首个新杭派民居示范项目,2014年开始,当地政府通过把一些危旧老房回购,划了新片区,通过政府代建的形式对拆迁的46户村民进行了回迁安置,已于2016年交付使用。之所以说它是世界最美安置房,是因为它在全世界拿奖拿到手软,目前看也确实没有哪个安置房能超越它。
设计虽美,究竟美在哪?是否兼顾了实用性?
三年已过,居住体验如何?背后有什么动人、有趣的故事?
我们去杭州考察期间专门奔赴富阳实地实探、走访,并与这个项目的主创设计师孟凡浩深度交流之后写出此文以飨读者。
友情提示:内容有点长,干货有点多。
到达东梓关村口就被这种美震撼了,远山与近处的房子、田野融为一体,有种独特的传统美感。
但与网上美图所不同,或者说美图所没有的是进村后所体会到的烟火气息,以及需要时间沉淀才会有的建筑的独特味道。比如设计的镂空墙,被绿色藤蔓所覆盖,粉墙黛瓦被雨水冲刷出了时间的印记:又比如在一家门口看到葱郁的蒜苗,一只鸡与土狗在争食儿:随处可以看到正在向上生长的爬山虎,忙完农活回家的村民走在青石板路上,随手拍都像是一幅画卷……在村里小广场古色古香的凉亭里,晾晒的村民自制的粉条,很想去买点还有,在村口拍的未P原图,你能分清哪里是村里池塘吗?所有看到这张图的朋友都感觉这里太美了。(其实这张图是颠倒过来的)这里总计规划了25亩46户3层的独栋安置房,东梓关村背靠富春江,原本在明清时期因为是水运枢纽而兴盛一时,但随着农耕与水运航道的衰落,近两千人的村落只剩下300多常住人口,很多村民都舍弃了老宅去他处谋生。
由于是农村回迁安置设计,就找到了擅长中式院子设计的GAD,政府找到他们也是渴求能有所改变,希望能做一个样本。他们也没收什么设计费,基本算个是个公益项目。
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不想设计成当下农村所特有的那种大雕花、罗马柱的西式小洋楼,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是叠大饼式的强排,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设计师希望他们所做的事情,最好是能跟这个时代发生关系的,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建筑应该拥有时间性、聚落感、自然性。政府忽略的是,GAD之前设计得极美的中式商品房,比如玫瑰园、蓝湾小镇、桃花源、乌镇雅园,都有非常高的建筑成本,是回迁安置房的好几倍,实际上在安置房上是很难实现的。大多数新中式是对传统的一种致敬,是对传统符号的一种抽象、简化和复原,这些,都需要成本。而这个项目的难点就在此:它的模式是由农民出钱,政府代建,设计师设计完成后汇报给政府和村民,这是一个三方博弈的过程。
回迁户只有一个要求:花钱少,住得舒服。房子长什么样,没那么在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是不愿意找设计师的,因为有设计费。政府则是希望做一个示范,具有未来的推广性。
建筑师则不希望做循规蹈矩、行业式的布局和产品规划,他们希望还原乡村。
这个难题也出给了设计师:120方宅基地面积,每家每户3层,也就是每栋大约300多方的面积,1500元/平的造价,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村民自己找施工队造房子的价格。
三方博弈的难点:政府代建村民买单,只能走性价比路线,还要做示范性、推广性尝试,美学是建筑师的事儿。
GAD觉得当地的民居并不仅仅是石库门、人字坡和木板墙,而是更有魅力的江南水乡的那种温婉气韵。那么如何跳出符号化的框架?如何表达江南意境,并作出当下时代特有的味道?同时要考量实用性。
他们深入到当地民居做了大量的考察调研,最终设计师给出了这样的推导演变:从农村自然生长的建筑组团产生的肌理进行演变,再进行创新性的便变异。
总共46户,每户建筑占地面积120平,加上院子在230平左右,其实只设计了两种户型,小开间大进深(11×21 米)和大开间小进深(16×14米)两种不同方向的户型。对于房子的多样性,用组团的形式来体现。看整体的设计,其实能看出一个设计理念:轻单体,重群体。设计师希望呈现有机的、有街巷空间的设计,能还原传统街巷尺度。但有一个难题,这也是目前普遍的难题:农村没有相关规范,间距、日照都是按照城市规范套用,按照那种规范规范之下,很难实现传统街巷尺度。没想到刚设计出来的时候,遭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村民的多方反对。村民是非常不赞同这个房子这样设计的:觉得是个四不像,既不中不西,又不古不新,甚至还不如时髦的欧式小洋楼。土地局等政府部门提出异议:1、违反了国家政策。东梓关村的设计(下图下)布局破坏了国家的规定;2、这其实只有两种户型,不具有多样性。孟凡浩带着团队给村民一点点解释理念与实用性,又给市长汇报:通过不同的组团形式的布局更具有组团感和多样性,与传统的行列布局做了个比较,实际这种布局更节约土地。幸亏是遇到了好领导,方案最终通过了,要做示范就是需要有突破性的。随着施工的逐渐深入,显示出粉墙黛瓦,村民们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建筑。在整个建造过程中,设计师其实也参考了很多村民的意见,也做了很多取舍。
比如为了入口的丰富性和街巷的层次感,原本设计的大门朝向各不相同,但村民无一例外全部要求大门朝南;
每一家都希望保持房子的独立性,不希望和邻居共用一堵墙,原本每家设计了车库,后来村民表示可以不要车库,但必须要有储藏间,最终结果是做了公共车库,各家20米内可到达;
原本为了和谐与统一的街巷尺度、各家各户的私密性,院墙高度设计为3米,但很多村民不同意,最终有几家把高度降低了。
整个过程下来,其实中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沟通、修改和打磨,这中间也有不少的失控、妥协和坚持。前面也说了,这是一个三方博弈的过程。
由于成本原因,没做框架结构,用的村民盖房的普通砖混结构+现浇楼板+现浇顶板+保温层+小青瓦,但设计师也做了很多稳固工作,如何在控制造价、降低建造难度及成本的同时,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体现出新中式的延续。
最终,建成后核算,成本是1376元/平米。
木板墙+坡屋顶结合镂空墙,还有窗户的创意设计,每个角度都很美。其实另一个重点是,设计师没有只顾自嗨去造美感和考虑成本,他们放下情结,走到村民家里,去采集他们信息和生活方式。电瓶车摩托车出入,喜欢乱堆东西,这些习惯不可能因为搬了新房子就会改变。所以对于电瓶车停放位置、堂屋的设计、农用工具的储藏间等等各种必须的功能做了设置。前院、中院,北院, 有不同的开放度,也对应不同的功能。前院开敞,内院静谧,后院私密,实现了一个“公共-半公共-私密”的空间序列。到选房的时候,村民还做了个类似房地产销控表一样的东西,村民对于评估价值和房地产市场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买商品房,尽量都选不临路的,而他们选房,临路的全部是加两万、加三万,而安静不临路的房子,全部都减两万减三万……房子交付后,村民都很满意,甚至有村民花了80万去装修。因为房子太美,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很多人花高价求宿,希望能在这里住上一晚,很多村民把多余的房间装修,做了民宿。后来美国的discover频道来拍大大的治国方略,东梓关村成为唯一的一个乡村振兴案例录入其中。
播出后有更多的领导来参观学习了,这里也彻底成了网红打卡地。
甚至后来这里成了景点,有手绘版乡村旅游地图了有人专门开辟了东梓关龙门古镇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专门接待杭州的市民来旅游打卡。当地的政府和村民也很有头脑,举办了朗读会、乡村音乐会、美食节、越剧演出、抛竿钓鱼会、江仙大会等等各种落地的活动,国庆旅游人流量每天突破了10万人次。村里也一直在塑造村文化,进到村里时,还能看到各种村训、村歌、村史馆。没想到因为这些美丽的建筑,旅游成了一个小产业,村里原来有1300多人,但出城务工的人很多,只剩下300多人,后来由于这些建筑,这变成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另一种可能,很多原住民又开始回归了。
其实他们买了很多树,但在施工时景观施工人员被村民打了。原因是村民要求自己家十米范围内不允许种树。他们觉得天天种田,看到绿色很烦,他们觉得这房子太漂亮了,不需要再种树了,他们也不希望树叶落到自家院子里还要再打扫卫生。但树已经买了,也不能浪费啊,就只好种在停车场和村子北面以及村子入口了。GAD为这个做设计,基本是半公益的项目。就给了他们两栋老宅子的十年使用权,设计师们很开心,他们花钱装修,并把原来设计的沙盘、资料全放在这里,但GAD装完之后,后来换了领导,就收回去了。设计师的理念很好,是全开放式的,无法上锁的场馆供村民使用,初心是用村民的参与感提升城乡建设的认同感。设计师希望的是这里可以有一个逗留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这写作业但我们去时,看到的还是落锁的场景,不知道设计师看到是否会有些许的遗憾。
除了村民活动中心,还规划设计了一个图书馆。但市、区、镇里领导都高升了,新的领导说,这个村子都这么红了,就不用盖了,这里就种两颗大树就可以。
原来的村书记人很不错,但后来传出消息,被双规了。
而我们在走访过程中跟村民聊天,村民说有的房子建造质量不好,江南多雨,这里又背靠大江,房子有的位置已经开始脱皮,有几家房子开始漏水,一楼极度潮湿,没法住人。
但整体来说,这个农民回迁安置房,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农民安置房。这个村子背靠富春江,后面有小岛。在村子里看到江边夕阳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能在这里画成:靠着水的是传统古建筑,中间是彩色的欧陆风,这边是白色的聚落嵌入进去,屋顶很丰富,从江边走过来能感受到时间的烙印,是不同的维度叠加的结果。我想,设计师想在时间刻度上留下的东西,算是成功了吧。我也一度想过,在老家盖一栋这样的房子也许能安放下我回不去的乡愁。我也历经辛苦,终于跑到国外的网站上下载到了图纸。后来想想,还是作罢,除了施工难度,其实这个建筑的魅力是自然生长的组团感。另外就是,父辈那一带执意要建的欧式风,在他们眼里才是不落人后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