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做好保护措施的女孩,事后都去拜姨妈庙了
“好运拉面”
微博上的“姨妈庙”最早出现在主打“女性经期助手”软件“大姨妈”的官方微博上,参与者以#全民来拜姨妈庙#为hashtag转发许下心愿,心愿绝大多数都是希望月经能够如期而至。实现心愿的女性(可能是许愿成功率最高的一座庙了)会发微博还愿,还愿微博也会被转发,是为“接血气”。
这条原微博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姑娘在转发、留言、祈福
话题下的参与者
这样一个没有实体庙宇、没有清规戒律、不需供奉香油的赛博庙宇已经开出诸多分社,豆瓣有“姨妈庙”小组、经期软件如美柚等辟出“姨妈庙”功能,用户甚至p出了面目不一的“姨妈神”的脸,只为了得偿所愿、风调雨顺。
豆瓣的“姨妈庙”小组
美柚的“姨妈庙”功能
几个姨妈神形象
意外,在多远的未来?
身边几乎没有不恐孕的女性朋友。
西西的恐孕几乎成了她“人设”的一部分,几乎每个月我都会收到她的消息:姨妈还没来,我不会中了吧。
我:……现在只比你的预计经期晚了三个小时而已。你的姨妈是火箭吗,要掐着秒表发射?
西西有足够的性知识储备,她知道安全期不靠谱、中途戴套有风险、体外蹭蹭都有中招可能,所以她每天兢兢业业口服短效避孕药、每次性生活都会使用安全套,但这不妨碍她在每个周期临近前去“姨妈庙”小组虔诚地接别人的血气,并在每个月经没能如期而至的时刻焦虑到抓狂。
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西西这样接受过良好的性教育。走进在任何一座“姨妈庙”,几乎都能看见心怀忐忑的女孩子细数自己的错漏,真的就仿佛信徒向神明忏悔。她们诉说着那些安全期的侥幸心理、事后吃紧急避孕药的补救措施,一边自我安慰,一边消极地自我暗示。
局外人或许觉得荒谬,但的确是有人笃信姨妈庙的。比如这位在各种孕检显示怀孕征兆时仍然在持之以恒地拜姨妈神,结果成了姨妈庙逆天改命的最好广告,信徒口耳相传,姨妈庙由是成了“豆瓣第一灵验风水宝地”。
“玄学”的原理说来也简单,毕竟只有如愿以偿者才来还愿,幸存者偏差让人们只看得到满屏喜讯;而另一方面,如果是西西这样身体健康并做了安全措施的女性——它当然、一定是会来的啊!
但我也真的能理解这些女性的担忧,常见的避孕方式里,没有一种是可以保证100%安全的。那些代表失败率的数字是悬在几乎每一个当代女性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个月迎来一次摇摇欲坠的检验。
官方数据显示,国内每年会发生超过1300万起人流手术,但事实上应该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在信息渠道闭塞的环境中,大量的非手术流产以及黑诊所的违规操作才是更多女性的选择。同时,意外怀孕的女性还要面对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或独自承受精神与身体上的负担。人流手术室门口每每有排队等待的年轻女孩,表情常是懊悔、焦虑和无力。
我不知道那些拜姨妈庙蹭血气的女孩子有多少成为了1300万分之一,但面对这样的一种群体性恐慌,似乎很难嘲笑她们的迷信和坚持。
我们如何谈论“它”
尽管信徒甚众,但在“庙”里求姨妈,这件事本身实在有些反传统。
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月经或多或少都作为一种禁忌存在。现存的190多种语言里,人们发明了超过5000个“委婉”的说法:大姨妈、好朋友、“好事儿”、“那个”、例假……5000多个说法只为了不说出“月经”两个字,仿佛它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伏地魔。
这种“月经羞耻”可能是每个女性青春期的记忆:初潮来临时母亲含混不清的语言和解释、去厕所时紧紧攥在手里的卫生棉、体育课请假时闪烁其词的理由、不慎弄脏衣裙时的尴尬……这些是月经在我们生活中的样子,接近一半的人口都在来月经,但人们坚持闪避地对待它。
我从来没有为了月经感到羞耻过。初潮来临时我只感到长大成人的欣喜,但也察言观色地明白了这种欣喜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我在青春期的每个经期做出许多羞涩和尴尬的样子来,只是为了显得更加合群一些。
对月经的恐慌不仅仅反馈在语言上,在许多国家,经期的女性被认为是污秽不洁的,有许多禁令加诸她们身上:不许进入新人的房间,因为会招致血光;不许进入厨房,因为会导致食物酸败。甚至在宗教氛围浓重的一些国家,她们不被允许进入庙宇。直到去年,印度最高法院才立法推翻了这一存在了多年的不成文的“禁令”。但新法规的颁布招致了巨大的不满,印度大量男性涌上街头,抗议这一新的法令——他们坚信,女性的月经是一种渎神行为。之后有女性想要进入当地的神庙,仍然需要警察开道,为她们挡开愤怒的、试图阻拦的人群。
护送女性进入神庙的警察与抗议者
尽管国内没有严苛的禁令,但“来大姨妈不要进神庙”也是一种流传颇广的“潜规则”。姨妈庙的存在则在无意中完完全全消解了这种“月经禁忌”。月经是此地唯一的主题,所有人都在谈论它、期待它、视它的到来为一种健康的讯号。这种讨论甚至细节到流量颜色和周期,在这里,这是一种最正常的生理周期,和健康生育都休戚相关,它不污秽也不晦气,它是女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姐妹,我为你祝福
女性之间的友谊近来有被污名化的趋势,在铺天盖地的段子里,女性好像就是牵手一起上厕所、背地里互相说坏话、热衷于互相比较互相嫉妒的“塑料姐妹”。坊间纷纷的八卦里,“闺蜜抢男友”可谓不会过时的热点。
但姨妈庙里展现了一种守望相助的女性相处模式,豆瓣姨妈庙的小组公告是这样的:
所有来这里的用户都互称姐妹,没有人会怀疑这声姐妹后面有没有什么不良的居心。来了月经的女性会自觉自愿地开贴呼叫姐妹来“接血气”。这背后当然没有什么科学原理可言,但这种传统被诚心诚意地传递了下去。用户们本着一种“希望你也好”的朴素善意,和陌生的姐妹们在这个虚拟空间充满温情地相处着。不存在什么所谓“抢男人”的戏码,这里是真正属于女性的地盘。
女性对于月经不正常的恐惧感常常是孤独的,无论是恐惧怀孕,还是恐惧妇科疾病,这种恐惧常常都无法和他人分享,甚至越是亲近的人我们越难对ta启齿:真的很难和母亲开口自己的私密状况,也很难指望异性伴侣能真的理解这种情绪。
但姨妈庙构建了一个神奇的空间,所有人都可以来诉说自己的恐惧和恐慌,并且常能得到许多“我也是”的回应,大家互相安慰、互相分析、互相给出一些偏方和建议。西西说,来到姨妈庙才真正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女性都和她一样对意外怀孕有近乎偏执的恐惧,她的敏感和紧张在这里一点都不显得奇怪。她们不需要什么互相了解,但她们能理解彼此最私密的生活与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感觉姨妈庙这种赛博玄学背后有更深刻的理由:这并不单纯是许多人侥幸的尝试,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日常禁忌的一种解放。当你在姨妈庙里自然地与别人姐妹相称、毫无顾忌地坦露自己心中的隐私时,姨妈庙不一定真的能为你召唤来姨妈,但确实能让你获得一些信任和勇气。这种信任和勇气是属于女性的,是“姐妹”之间天然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