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你所不知道的德胜门
北京的城门之多,估计是其它地方所不能比拟的。老北京的城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其中,“内九”是指内城有9座城门,“9门走9车”,各门有其不同的用途。
正阳门是北京城正门,中间门洞只有举行国家大事和皇帝出行才开启,故称“国门”。崇文门是税收管理部门所在地,故称“税门”。宣武门是行刑送葬必经之门,故称“刑门”。阜城门外对着西山,是运煤通道,故称“煤门”。西直门外对着玉泉山,玉泉山泉水水质清澈、甘甜,每日清晨,给皇宫运水的大马车进西直门,故称“水门”。德胜门是军队出征时走的门,故称“出征门”。安定门是军队得胜班师回朝进入的门,故称“回朝门”。东直门是运送砖瓦进京城的专用城门,故称“砖瓦门”。朝阳门是经大运河运粮进京的城门,故称“粮食门”。
有意思的是,每个瓮城门洞内都刻着标记,也叫“门
北京内城城门形制大体相同,都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德胜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4年(1439年),箭楼朝北,通高30余米,面阔7间,重檐歇山,前楼后厦,上下4层,开箭窗82个,昔日与城楼、瓮城形成保卫北京城的坚固堡垒。
在瓮城内,原有一座真武庙,毁于兵燹,1993年得以复建。德胜门是通往塞北之重要门户,在城门里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德胜门箭楼还是唯一一座没有门洞和城门的箭楼,这对研究北京城防设施和城楼建筑有重要价值。清朝的德胜门有重兵把守,派章京2员,骁骑校4员,马甲200名,由正黄旗管辖。
明清时代的老北京,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和扩建的。元朝时北面有2座城门,北之西曰“健德”,北之东曰“安贞”。明大将军徐达率军于洪武元年攻克了大都城 ,因“德胜”与“得胜”谐音,便将“健德门”改成“德胜门”。为了体现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于是,又将“安贞门”改名为“安定门”。明正统14年(1449年),蒙古瓦剌军包围了京师,兵部尚书于谦统领军队,在德胜门外驻扎,与来犯的瓦剌军展开激战。战斗持续7天7夜,重创入侵之敌,解除了京城之危,在战斗中,坚固的德胜门箭楼起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到了清朝,德胜门依然受到重视。史书记载,乾隆皇帝出征平定新疆、青海、四川等土司头人叛乱等战役都是从德胜门出发,每次出征前都在德胜门举行盛大出征仪式。听说士兵们出德胜门时要高唱“得胜歌”,据传这得胜歌就是八角鼓(单弦)的前身。
清朝末年,德胜门受尽屈辱。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占领了德胜门,把守城大炮掀到城下,架上他们的大炮,对准城内重要目标,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12年,北洋军阀拆毁城楼,拍卖了木料,用这笔钱给政府官员发了薪金。德胜门城楼也成为北京第一个被拆毁的城楼。
20世纪80年代,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呼吁下,人民政府对德胜门箭楼进行大规模修缮。今天的箭楼平地耸立,气势不凡,那迷人的雄姿,让人难忘。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观赏,都难以掩盖住它那别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