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六千年——来来讲上海(3)】上海的租界及上海特别市
上海的开埠和租界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规定清朝要五口通商,上海也是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1845年11月29日,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谈判,双方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也称《上海租地章程》。根据这个章程,划定东面到黄浦江,南面到洋泾浜,北面到李家场,也就是今天的延安东路到北京东路之地,次年又议定西到现在的河南中路为界,共830亩面积的地方,作为英国人的居住地,这就形成了英租界。每亩地年租金为1500文铜钱。当时规定,英国人可以在租界里面建立自己的居民点,在那里租地建房,办产业,将其作为一个通商的口岸。
1846年,英国人组建道路码头委员会,作为租界的市政组织、管理机构。到1848年11月,英租界面积已经扩大到了2820亩,西面到今天的西藏路,北面到苏州河。
这幅1848年法文上海地图中,标注了开埠初期的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县城的基本情况。红圈内为早期英国领事馆在上海县城内的位置,其具体地点至今并无权威定论。图中苏州河同时标注了“Woosung Soochow”的字样
地图来源 | Histoire de 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i by Ch.-B. Maybon
1870年前后的外滩
图片来源 |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1899年上海租界华界之间的界碑,具体确切位置已无从查考
图片来源 | 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1854年7月11日,租界当局召开租地人会议,修改《上海土地章程》,将原先的道路码头委员会,改组为工部局,并由工部局组建巡捕房,从此,工部局就成为租界的最高市政机构。
美租界是1848年设立的,起初并没有正式划定地方。到了1863年6月,美国驻上海的领事和上海道台划定了它的界址。因为当时美租界划的地方很大,但里边没什么工厂、码头,空地很多,而英租界里面人口多,土地也贵。所以同年9月,英美双方商量把两个租界合并了。因而美租界的存在时间很短。
到了1899年,合并后的英美租界的面积达到了33503亩,正式定名为“公共租界”。以后租界当局又想出花招,向清政府提出要越界筑路。就是把租界里的道路一直延伸修筑到租界的外面,比如虹桥路。筑了越界道路后,租界当局又提出要保证道路的管理治安,把警察派到这条道路,然后找借口把这条路及路旁边的地划为他们的地方,这变相扩大了租界的占地面积。虽然在法律上这不是租界,但很多事情都直接归租界管。
1915年,雪后的法租界外滩
图片来源 | Institut d'Asie Orientale
越界筑路地区的房价一般要比租界里面的便宜,治安和市政管理往往都是租界管的。因为租界的管理比华界好,所以,中国人也喜欢利用越界筑路地区。比如鲁迅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就属于越界筑路的地方。他从家里步行没有多远,进入四川路就是租界了,但他住的地方不是租界。包括以后左联活动的场所,好多都是越界筑路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是房子质量不错,房价比租界里面的便宜,治安由租界来管理,有什么事进入租界比较容易。上海有些红色文化地点也设立在这样的越界筑路地方,因为在这里有些事情租界管不到,又便于与华界和外界联系。
就格能,公共租界在3万多亩面积的基础上,实际上控制的地方要更大,包括今天的杨浦、虹口、黄浦、静安等区。这些地方有的全部是,有的部分是,英租界、美租界合成的公共租界所占的地方比法租界大很多。
法国人不甘落后。在1849年4月,法国驻上海领事就用跟英国人同样的方式,获准设立了法租界。它的最初面积是986亩,后来经过多次扩展,到1914年,法租界面积达到了15150亩。
当时的上海县城外面就是法租界,再往北是公共租界,从苏州河边上西藏路以东,一直到虹口、杨树浦。那时的上海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格局,叫做“一市三治四界”,即一个城市有三个管理机构,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又分为南市与闸北。
租界是清政府把土地租给外国人居住、经商的,中国人不可以随便入住租界,但可以进入租界做买卖,这叫“华洋分处”。最初的几年里,租界和华界相安无事。到了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上海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就是小刀会起义,它改变了上海租界原先“华洋分处”的状态。
租界里面本来是不准华人租房租地的,由于小刀会起义爆发,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有大批华人迁入租界,其中不少是富人,有资产,租界当局很乐意留下这批华人。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修订《上海土地章程》,在租地人大会上通过了《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确定租界范围为原来的三倍,华人租地可直接呈报各国领事并转上海道台查核,默许华人租地。从此,华人可以合法的在租界里面租地、建房、居住。于是,就有了以后第三次修订《上海土地章程》,在工部局里增设华人董事席位,简称“华董”的后续。
20世纪30年代,汉口路东望。图右侧建筑就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办公大楼。上海解放后,曾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今汉口路193号、江西中路215号
图片来源 |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全体董事合影。前排左一:华董 江一平(曾任东吴大学法学教授、复旦大学校董等职);左二,副总董 樊克令( C.S. Franklin );左三,总董 安诺德(H.E. Arnhold);右三,华董 虞洽卿。后排右三,W.J.Keswick(凯旋路旧称Keswick Road,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
图片来源 | UWM Libraries Digital Collections
上海开埠以后,只有过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公共租界这四个租界。同时存在的要么是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要么是公共租界、法租界,从来没有其他租界。现在有的影视剧或是书籍中提到的“日租界”是错误的,日本从来没有在上海正式设立过租界。造成有日租界这样误解的原因是:当年在上海的日本人大多数聚集在虹口,加上一些日本人横行霸道,租界当局奈何不得,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里是日本人的租界。其实除了英美法三国,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在内,根本没有租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接管了公共租界。
1941年,在上海租界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行军的日寇
图片来源 | UWM Libraries Digital Collections
因为中国参加了反法西斯同盟,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1943年,中国与美英两国签订了新的条约,美、英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将租界交还给中国。投降了德国的法国维希政府也宣布把法租界交还给中国。所以,租界实际上到1943年就不存在了。当然,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履行租界的收回法律手续,是在抗战胜利以后。
1945年12月12日,《申报》头版刊发“租界及北平使馆界接收办法制定公布”一文
上海特别市与“大上海计划”
从元代1292年设立上海县,到民国政府建置上海特别市,格个当中跨过了六百多个春秋。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行政区没有市的建制。明朝和清朝通常是三级规划,省,也就是布政使司,下辖府或者州,府下面的建制一般是县,也有厅或散州。虽有类似城市的繁华之地,其实也是县,只不过这些县比较特殊,属于“附郭县”,也叫“倚郭县”,就是“府城”设在城郭里厢,是“治所同城”,它是不同层级的行政区的治所设置于一处城池之内。
上海作为一个县,在元、明、清时期属于松江府管辖。清朝雍正以后,因“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的道台衙门设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内,常直接受上海道台节制;清朝灭亡后,在北洋军阀时期,上海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淞沪护军使或者镇守使;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1927年7月7日,经南京国民政府决议、批准,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才开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新建置的上海特别市设10个局:财政局、工务局、公安局、卫生局、公用局、教育局、土地局、港务局、农工商局、公益局,任命黄郛为第一任上海特别市政府市长。当时上海特别市的范围是吴淞、引翔、殷行、江湾、闸北、彭浦、真如、蒲淞、沪南、漕泾、高桥、高行、陆行、洋泾、杨思、塘桥、法华等17个市乡地区,同时包括不受实际控制的租界特别区。
1929年上海分区地图中标注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办公楼位置,现今徐汇区平江路48号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在1922年所著《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书中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与要求”,进而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上海特别市政府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在1927年11月成立了一个设计委员会。由于上海最繁华、最重要的地方,包括黄浦江的那些码头都在租界里面,中国人管不到,新设立的市政府通过综合考虑,选址现在五角场地区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黄浦江以西的约7000亩土地,作为新上海的市中心。“大上海计划”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出台的,目的在于绕开租界,在租界的外面另建一个新上海,试图为改变上海城市的现状和命运奋力一搏。
“大上海计划”,也叫“新上海建设计划”。现在的五角场以广场向五个方向辐射的道路,就是原来计划的市中心的位置。目标是在租界外面建成一个设施功能齐全、一流的新上海城。包括政府行政区、商业区、居民区、铁路和火车站、码头和内河河道,还有道路系统、文化教育设施、市政设施等等。
“大上海计划”,从1930年起,前后共实施了7年。先后完成的部分项目有:
1、建成了其美路、黄兴路、三民路、五权路、淞沪路、翔殷路等道路。其中,其美路现在叫四平路,三民路就是三门路,五权路就是民星路。还计划构筑11条“中”字、10条“华”字、5条“民”字、10条“国”字、9条“上”字、13条“海”字、15条“市”字、12条“政”字、8条“府”字打头的道路,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9个字。形成以五角场为中心的蜘蛛网状的干支道路系统。
2、建成市政府大楼及其他社会、工务、公用等各局办公楼。那幢市政府大楼就是现在上海体育学院的行政办公楼。
3、建成上海市体育场,就是现在的江湾体育场。1935年10月交付使用,当月举行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4、1936年2月建成市立博物馆,并对外开放。当时首次展出的中国建筑博览会,参加人数超过4万,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会。
5、1936年5月建成市立图书馆,并对外开放。它就是现在的杨浦区图书馆。当时拥有藏书50万册,其中珍本4000余册。
6、还建造完成了虬江码头、市立医院、音乐专科学校和其他36栋花园洋房等,也叫“三十六宅”。存留至今。
1933年10月10日,上海市政府落成,沪上媒体特刊报道
“大上海计划”之三足鼎立航拍照。市政府居中,博物馆和图书馆分列东西,其中博物馆似乎还未完工,推测照片摄于1936年前后
图片来源 |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大上海计划”市政府大厦前孙中山铜像
图片来源 | 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1936年绘制的上海市中心区域图,城市规划的雏形已显现
从保留下来的图纸中可以看出,“大上海计划”的规划相当全面,相当宏伟,也非常规范。因为当时经费不够,为了解决经费问题,还专门发行过市政公债。1932年一·二八事变,第一次淞沪战就是在这个地方打的,规划遭到了破坏;另外市政府始终处于财政极度紧张的状态,能够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极为有限,原来的规划只建成了一小部分。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大上海计划”执行中止。
抗战胜利以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收回,政府当局考虑已经没有必要离开租界,去建一个新上海。“大上海计划”也就没有重新恢复和延续执行。随着民国政府的垮台,上海解放时,那个持续编制完成的详细规划资料交给了陈毅市长。同济大学出版社还曾经把这个规划出版了。从书里可以看到,当时的这套规划做得很超前,是参照世界一流标准的。
1949年6月6日绘制的“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初期草图
从上海解放,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一直面临很大的困难,市政设施严重不足,居民住房极其困难。“大上海计划”离开了当时出台的特殊历史时期,市政府没有照规划再实施续建,但也没能制定新的上海总的建设规划。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这是1949年后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办的全运会。图为在江湾体育场(前身为“大上海计划”上海市体育场)举行的开幕式盛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飞跃发展,上海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规划。上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调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出台。对比当年的“大上海计划”,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权,没有殷实的经济支撑,没有和平的环境,它的城市规划的实施是多么地特殊,又是多么地艰难啊!看到今天上海日新月异的建设和发展,我们怎能不为之欢欣喝彩!
《话说六千年——来来讲上海》沪语版和普通话版均由原上海交通广播电台主播秦来来老师担任主讲人。本节目内容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联合制作。特别鸣谢东方网、阿基米德、喜马拉雅提供技术支持。“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分享
来源:方志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