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比尔·盖茨喜爱的5本书中,包括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 的作品《The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
在盖茨笔记中提到:我读过好几本介绍冥想的书,但每本都让我望而生畏。安迪的简易入门法让我喜欢上了冥想,并坚持至今。那么,正念和冥想有什么区别?在安迪的作品《十分钟冥想》中是这样阐述的:说实话,一提起“冥想”这个词,你不免会想到缠着腰布在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冥想的瑜伽修习者。或者,你可能会想到僧尼坐在寺院里,吟诵经文,暮鼓晨钟,身着僧服,周身香雾缭绕。多年前,当一些进步医生试图将冥想引入主流医学界时,在他们工作的医院里,他们遭到了各种嘲笑。为了不被抵制,他们将冥想改名为“正念”,并继续他们的研究。正念是大多数冥想技法的关键要素,它远不限于坐下来闭上眼睛。正念意味着心在当下,活在此刻,心神不乱。它意味着在自然的觉醒状态下安顿心灵,不带任何偏见或评判。事实上,这与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相悖。我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断地被大大小小的想法和感受所困扰,不断地挑剔和评判自己以及他人。通常情况下,只要我们过度纠结于那些微小的事物,我们就会开始犯错。至少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如此。这些错误会影响到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甚至会影响到我们银行账户里的盈亏底线。
正念意味着心在当下,意味着“活在此刻”,意味着在生活中直接体验它,而不是分心走神、纠结执迷、陷入沉思。在冥想中,你需要创建和保持的不是某种人为的或者暂时的心理状态。相反,你应该顺其自然,让心灵在自然状态下安定下来,免受日常杂务的干扰。你可以花一点儿时间想象一下,这样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把所有的“包袱”、故事、争论、评价以及占据了太多心理空间的日程安排都放下,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正念的意旨。在陷入沉思状态的生活后,你若想学会正念中的顺其自然,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便发挥冥想的作用。这没什么神秘的。冥想不过是一种为你练习正念技巧提供最佳条件的技法而已。当然,你可以通过任何活动(不只是冥想)体验“心在当下”或者完全沉浸到此刻。事实上,在你之前的人生中,你早已多次体验过这种感觉。它也许发生在你滑雪从山顶疾驰而下的时候、骑自行车的时候,以及听着你最喜欢的音乐、跟你的孩子玩耍、欣赏日落的时候。这种感觉发生得太过于偶然和随意,因此,我们常常未能意识到它。不过,通过每天坐下来冥想,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你会越来越熟悉那种“心在当下”、觉醒、活在此刻的感觉,并且更容易将它引入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跟学习其他新技能一样,如果你想从正念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你需要给自己提供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事实上,冥想修习为学习正念提供了如此好的环境条件,以至于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想要开始冥想的原因。仅仅是每天安定心灵10分钟,他们就会觉得足够了。你并不一定能很轻易地理解正念和冥想的理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你可以试着这样想:想象自己正在学习开车,很可能最初的时候,你宁愿去安静的乡间大道,而不愿意上繁忙的高速公路。当然,你可以选择在哪条路上开车,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对正念来说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出于任何理由用它,但是对于正念这种技能来说,最容易的“学习方式”便是冥想。有趣的是,即便在你有足够信心,觉得自己能够将正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时,你仍然有可能想要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去冥想一会儿。因为即便你是个车技精湛的司机,在安静的乡间大道上开车,总会感到一些令人慰藉甚至令人喜悦的东西,这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所无法比拟的。这还会使你有时间和空间去留意发生在你周围的事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冥想和正念的区别也许听起来没那么重要,而且我们常常将两个词替换着用。除非你打算打包行李去当僧尼并开始一段新生活,否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要你在山中静修中心以外的地方生活,那么你坐下来以非常正式的、有条理的方式进行冥想的时间总是非常有限的。我常听到人们说:“我没时间冥想,我很忙,我有太多事情要做,我压力太大!”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无论你身在何处以及在做什么,如果你能够随时随地对心灵进行训练和教化,那么突然之间,你会觉得冥想似乎是更容易实现的,至少听起来它更能与现代生活中你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兼容。由此,本书对你而言成了一个无价的指南。它会告诉你如何继续在尘世生活的同时,日常抽出一点点时间进行冥想修习,这点儿时间一方面短到不会打乱你的日程表,另一方面又长到足以给你带来影响。它还会告诉你如何利用广义的“心灵训练”或者“正念”来转变你的日常体验。我确定,“十分钟冥想”这个想法会让一些经验丰富的冥想者恐惧地举起手。如果你是这些人中的一个,那么我想,你可能觉得这种修习听起来好像一份提前做好的、微波即食的饭菜。其实如果你更严密地审视心灵训练,你会发现,“少时多次”这个理念是很有道理的。在冥想方法上,我们需要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响应力。能够安静地坐够一个小时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这一个小时里,你并不能自始至终保持觉醒,那么你便不会从中得到益处。另外,一天中剩下的23个小时怎么办呢?跟人生中的许多事物一样,关于冥想,重要的是质量而非数量。从每天进行十分钟冥想开始,如果你发现这很容易,从而想要做更多,而且你也有时间,那当然很棒。冥想还有许多其他好处。就算不提这些年坊间流传的益处,我也有大量的科学依据(你会在本书中始终看到这种依据)证明,短暂的、有规律的、日常的冥想在健康方面的好处。本文摘编自《十分钟冥想》,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现已开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