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清热燥湿:黄芩

黄芩又叫山茶根,为唇科植物黄芩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多,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入药常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一、功效应用

黄芩味苦,寒。苦入心,寒胜热,归肺、胆、胃、大肠经。

功效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其特点善清肺热,善清肝胆火,乃治湿热之要药。

常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

《本草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痛,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长沙药解》:“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

《本草备要》:“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治澼痢腹痛,寒热往来,黄疸五淋,血闭,痈疽疮疡,及诸失血。消痰,利水,解渴安胎,养阴退阳,补膀胱水。酒炒则上行,泻肺火,利胸中气。治上焦之风热、湿热,火嗽喉腥,目赤肿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而利小便。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利脓血。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为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治肺病、肝胆病、躯壳病,宜用枯芩;治肠胃病宜用条芩。”

二、配伍应用

1.用于湿热诸病,如湿温、黄疸、泻痢、热淋、痈肿疮毒等。黄芩苦寒,燥湿泄热,并能解毒。治湿温发热、胸闷、苔腻之证,常配伍滑石、通草、白蔻仁等渗利化湿药,即黄芩滑石汤。

若治湿热发黄,常配伍栀子、茵陈、大黄等,以增强清肝利胆功效。

若治热在半表半里之阳黄证,常与茵陈五苓散配伍应用。

若治肠胃湿热所致的泻痢,常配伍葛根、黄连,即葛根黄芩黄连汤。

若治少阳阳明合病下利,常配伍芍药、大枣、甘草等甘缓之药,即黄芩汤。

若治痈肿疮毒,常配伍天花粉、白芷、连翘等清热解毒药。

若治下焦湿热,小便涩痛,常配伍生地、木通,即火府丹。

李时珍言:“有人素多酒欲,病少腹绞痛不可忍,小便如淋诸药不效,偶用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遂止。”

2.用于湿热病壮热烦渴、苔黄脉数等证。黄芩善清气分实热,并有退热之功。治气分热证,常配伍黄连、石膏、栀子等药。

若治邪入少阳,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等证,常配伍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等,即小柴胡汤。其中柴胡与黄芩配伍,乃清肝胆热之要药,诸方皆用,内藏至理。

李时珍言:“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

汪昂言:“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痢,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之圣药。”

3.用于肺热咳嗽。黄芩尤善清肺热。单用疗效显著,即黄芩散。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即用一味黄芩汤,常效如桴鼓。

若治咳嗽痰壅证,常配伍半夏、南星等,即小黄丸。

朱丹溪言:“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按痰因火动,当先降火。”

4.用于内热亢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等证。黄芩有清热与止血双重作用。即可单用黄芩炭,也常配伍生地、白茅根、三七等清热凉血止血之品。

若治上焦火盛,见吐血、衄血者,常配伍大黄、黄连,即大黄黄连泻心汤。

若治远血(下消化道出血)证,常配伍附子、黄土等,即黄土汤。

5.用于胎热不安。黄芩还有清热安胎功效。常配伍白术、当归等,即当归散。

汪昂言:“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

6.《伤寒论》中黄芩用法。治气分热结者,常配伍柴胡,即柴胡诸方。

若治血分热结者,常配伍芍药,即黄芩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土虫丸、当归散等方。

若治湿热阻中者,常配伍黄连,即诸泻心汤、葛根芩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方。

《金匮要略》:“诸黄,腹痛而呕吐,宜柴胡汤。”

三、用法用量

黄芩常入煎剂,亦入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取效不同,剂量可酌情增加。

清热多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黄芩;清上焦热常用酒苓;止血常用黄芩炭。

黄元御言:“清上用枯者,清下用实者,内行醋炒,外行酒炒。”

汪昂言:“黄明者良,中虚者名枯芩,即片芩,泻肺火,清肌表之热。内实名条芩,即子芩,泻大肠火,补膀胱水。上行酒炒。泻肝胆火,猪胆汁炒。”

四、应用注意

黄芩苦寒之品,易伐人生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平素中阳不足者忌用。

汪昂言:“过服损胃,血虚、寒中者禁用。”

——中医实战笔记:21.1.14二稿

#中医实战笔记#

(0)

相关推荐

  • 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黄连.黄柏皆为苦寒之品,都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湿热.火毒所致的病证,均可配伍使用.三者均常用治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黄疸.带下,以及湿疹湿疮;火热毒盛所致的痈肿疮毒.红肿热痛.若三者同用,可 ...

  • 《伤寒杂病论》黄芩用药总结

    黄芩首载于<本经>中品:"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补云:"大寒,无毒,疗痰热,胃中热,小 ...

  • 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功效异同

    (1)共同性 黄芩.黄连.黄柏均味辛性寒,多归经肺与膀胱,皆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均可用于湿热或热毒炽盛之证,临床常相须为用. 黄芩.黄连.黄柏均属清热燥湿药.如三药相配使用,更能增强其清热燥 ...

  • 本能药解——黄芩

    阅客资讯 2021/03/24 10:02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 ...

  • 【中药解析:清热燥湿3黄子,分工各不同】...

    从我们中医的用方上来看,黄连.黄柏和黄芩,算得上是占据清热燥湿类中药的半壁江山了.它们其中的药性不同,作用和分工也就不同.   1. 黄连 黄连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生用可以清心火,去掉大肠湿热 ...

  •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腐肠.黄文.经芩.空肠.元芩.土金茶.山茶根.枯芩.条芩.嫩黄芩. [来 源]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成 分]黄芩含有 ...

  • 《本草精荟》:清热燥湿:苦参的功效与应用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外形如参,味道极苦,故此得名.其种子是中药鸦胆子.全国各地均有产出.常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 一.苦参的功效: 苦参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能清 ...

  • 《本草精荟》:接续筋骨:续断

    续断为山萝卜科草本植物续断的根.其能接续筋骨,故此得名.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以四川产者为佳,又叫川续断.入药常生用.酒炒或盐水炒用. 一.功效应用 续断味苦.甘.辛,微温. 功效能补肝肾,行血脉,续 ...

  • 《本草精荟》:活血舒筋:鸡血藤的功效与应用

    鸡血藤又叫血丁,为豆科藤本植物鸡血藤的藤茎.在新鲜的时候,将其藤茎割断,会有红色液体流出,像鸡血一样,因此得名.主产于广西.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多秋季采割,晒干后切片入药.常生用或熬制鸡血藤膏用. ...

  • 本草精荟,桑树四药,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一点资讯】

    桑叶是桑树之叶,经霜后采收质量为佳,故又叫霜桑叶,常晒干生用或炙用:桑枝是桑树的嫩枝,春末夏初时采收,去叶晒干入药,常切片生用或炒微黄用:桑椹是桑树的成熟果穗,也叫桑椹子,是果穗成熟时采收,常晒干生用 ...

  • 《本草精荟》:瓜蒌的功效与应用

    瓜蒌古时又称栝楼,为葫芦科植物瓜蒌的果实.入药有瓜蒌皮与瓜蒌仁之分,若整个果实都用叫全瓜蒌.下方时一定要写清楚.瓜蒌之根是中药天花粉,会单独介绍.常生用与炒用. 一.瓜蒌的功效: 瓜蒌味甘,性寒.归肺 ...

  • 《本草精荟》:止渴生津:天花粉的功效与应用

    天花粉就是中药瓜蒌的块根,最早就叫瓜蒌根.唐宋时期,将鲜块根加工成粉状应用,所以叫天花粉.唐宋以后,又不再加工成粉了,但是"天花粉"的名称则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全国各地皆有生产, ...

  • 《本草精荟》:理气化痰:橘皮(附:橘核、橘红、橘叶)

    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橘类的果皮.因其入药"陈久者良",故又称陈皮,也是中药"六陈"之一.广州新会地区产者质量为佳,又称广陈皮.新会皮.常生用或炒用. ...

  • 《本草精荟》:养心安神:柏子仁的功效与应用(附:侧柏叶)

    柏子仁又叫柏实,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种仁,与中药侧柏叶是同一植物.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采收后晒干,去壳后阴干入药. 一.柏子仁的功效: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功效能养心安神,润肠 ...

  • 《本草精荟》:通络止痛:威灵仙的功效与应用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其名乃是"威猛灵验"之意.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常生用. 一.威灵仙的功效: 威灵仙味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