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子女5博1硕:他的教子理念被誉为家庭教育的“孙子兵法”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古有窦燕山,今有蔡笑晚。
窦燕山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先后中了进士。
而蔡笑晚,教子亦有方,6个子女5博1硕,他的教子理念被视为家庭教育的“孙子兵法”,而他本人则被众多媒体誉为“人才魔术师”。
“人才魔术师”蔡笑晚
蔡笑晚虽然在培养孩子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他本人的经历却并不顺利。
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医生。
21岁那年,父亲病逝,他从杭大物理系退学回家。
人生本该有一个辉煌的开端,可是家庭出现变故,作为家中老大,不得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蔡笑晚曾跑到父亲坟头,暗自发誓:
一定要让这个家振作起来!
他说到做到。
26岁那年,他和妻子拥有了生命中第一个孩子,“人生失意”的蔡笑晚决定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为此,他取名“蔡笑晚”:年少时不能开怀畅笑,那就让自己笑在最晚!
10年间,蔡笑晚和妻子一共生了5个儿子、1个女儿,生儿育女对别人来说也许仅仅意味着传宗接代,但是对蔡笑晚来说不是,培养子女成材,是他倾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他把“做父亲”视为事业,既是事业,就要狠抓落实,怎么落实?
蔡笑晚重操父亲的旧业——做了一名个体医生,这样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自由安排,他一方面努力赚钱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和妻子一起为每一个出生的孩子制定一系列的“养育方案”。
有人曾问蔡笑晚培养成才的秘诀,蔡笑晚说自己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比别人准备的更早、更长远。
蔡笑晚的家庭教育“孙子兵法”究竟有多牛?
蔡笑晚关于养儿育女的第一个重要经验:
教育孩子,自己要有主见!
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
古语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但是蔡笑晚认为,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路上,多听则乱,越听越糊涂。
拿早教来说,有人认为大脑开发越早越好,但是,也有人说“拔苗助长”只会损害孩子的天性,对儿童成长极为不利。
育儿理论各派纷争,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有漏洞。
蔡笑晚提出了一则辩证育儿观,他认为:当今世界没有新东西,只有新组合,任何理论经验都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存在。
所以,父母在培养成才的路上,要排除干扰,勇敢坚持走自己的路。
但是,这条路并不是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而是有一套精密的实操手段相配合。
蔡笑晚教子成材的关键:
超前意识。
子女们从出生开始,蔡笑晚便给他们设计了一条“成才之路”——读博士。
在这条目标的指引下,蔡笑晚告诉孩子:
眼前的名次对未来发展并不重要,如何在人生的马拉松赛跑取得最后冲刺才重要;
放弃许多参加比赛和过量做练习的小选择;
没有意义的课外作业可以不做。
除了对孩子的超前培养意识,蔡笑晚还认为:孩子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教养好孩子是父母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自我的警醒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让蔡笑晚在“父亲”这个事业上一干就是一辈子。
蔡笑晚教子成材最重要的经验:
重视早教和志趣培养。
①早教训练
蔡笑晚的大儿子天文出生不到一个月,父母就开始对其进行“专注力训练”,具体就是通过孩子注视某个对象,不断延长时间,训练孩子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
后来,他们又通过“举高高”、爬行、学走路训练孩子的胆量,这其中有一条经验引起了我的关注:坚持每天给孩子洗澡,并且让他玩水玩个够。
这个方法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卫生习惯,更增强了孩子的体质,有了良好的体魄,学习和生活才能有保障,这是医生出身的蔡笑晚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人生资本”。
②语言训练
从《百家姓》、《千字文》到《明日歌》、《朱子格言》,蔡笑晚通过诗词和歌谣的背诵,对孩子进行口语和记忆力训练,他还自编《家教三字经》,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加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到了第六个孩子——小女儿蔡天西,口语和识字训练相同步,不仅认汉字,还认阿拉伯数字,蔡天西三岁前已经能认全1-100。
③思维训练
蔡笑晚大学期间学的物理专业,他曾写了数篇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因此受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亲笔回信。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他最厉害的是将理科思维的精髓融入到孩子的早教过程中。
大儿子天文一岁多一点,父母就用硬纸板做成一块块的小四方块,每块上写着一个数字,背后画上对应的点数,教他认数字,孩子不认识数字的时候,就数后面的点数。
两岁半开始,又对孩子进行最简单的加减运算训练。三岁以后,又让他背熟加法表,并教他排竖式。四岁左右孩子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④从小立志
在蔡笑晚看来,一个人志高德高,所以,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特别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
良好的道德教育来源于好习惯的约束和志趣的培养。关于好习惯,蔡笑晚提了一条:“要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关于志趣培养,他除了让孩子熟读传统名家经典,还重视西方文化的熏陶,他曾教孩子读《圣经》中的小诗:
莫偕无道行,耻与群小立,避彼轻慢徒,不屑与同席。
除了读万卷书,蔡笑晚还带孩子“行千里路”,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他领着孩子爬长城、游北戴河……
蔡笑晚说:“孩子除了努力学习增长知识之外,更需要有一种精神滋养他们的灵魂”。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从小立志、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蔡笑晚教育子女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01一个人才的培养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蔡笑晚的爷爷曾供父亲在中央法学研究所读书,后来从医为业,而母亲是一位正规助产士,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再加上亲自抚养过众多儿女,所以在育儿方面相当权威。
蔡笑晚和妻子在养育6个子女的过程中,任劳任怨、配合默契,丈夫主导孩子的学习发展规划,妻子则在“母亲”的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
看了蔡笑晚养育儿女的经历,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一个人才的培养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当年供蔡笑晚上大学,虽然没有顺利毕业,但是他将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并取得成就,蔡笑晚的经历告诉我们: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成功养育一个良才并不容易,后代的培养可以通过传承和延续的过程来逐步实现,此乃教育为百年大计之精髓。
02早期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很多人都持否定的看法,但是蔡笑晚认为:人的脑细胞越使用,大脑就越灵活。
大脑功能开发的最典型表现便是记忆敏感,记忆敏感主要体现在“符号敏感”,那些早期识字的人记忆力普遍都比较好,这是因为当人的大脑在早期阶段对某一特定符号产生记忆,成长过程中潜意识里便会吸收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形成更为突出的直觉。
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书中看到叶嘉莹也有相似的提法,她说:儿童幼年时记忆力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典诗书。
03重视子女间的“叠加效应”
蔡笑晚6个子女,一个成材,个个成材,这当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蔡笑晚总结出的子女之间的“叠加效应”。
孩子都有模仿的习惯,在子女众多的家庭中,孩子的进步都来源于比较,如果哥哥们爱学习,弟弟妹妹们也多半会爱上“学习”,两个孩子之间相互竞争,会激发出更多的积极性,这样不管是对学习成绩提高还是个人习惯培养,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蔡笑晚说如果有一张名片,他一定会在正面印上:
蔡笑晚 头衔:父亲
背面印上:
五个儿子:四博一硕。小女蔡天西,22岁获得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她带的博士生比她大12岁。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