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起源及发展史
《礼记》:“酒者,可以养老也。”
《本草求真》:“温饮和胃,怡神壮色,通经和脉。”
《名医别录》:“引药势,杀百邪恶毒气”。
《本草纲目》:“酒,天之美禄也。曲面之酒。少饮则和血气,壮神御寒,消愁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
《养生要集》:“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
……
中医认为,味甘、苦、辛,性温,归心、肝、肺、胃经,具有通血脉,行药势等功效。适当饮酒,可通络祛风、舒筋活血、驱寒暖身、消积健脾和安神镇静。
酒,百药之长——《前汉书·食货志》
酒与医渊源深厚。医繁体字为“醫”,“医”表示外部创伤的治疗,“殳”示按摩热敷、针刺以治病,“酉”本为酒器,与酒意通,表示酒是内服药。因此,《说文》云:“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
药酒结合有2大核心作用:
①酒引药势。酒能使药力外达于表上至于巅,使药物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
②酒助药效成分析出。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媒,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于溶解于酒精之中。酒精还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的作用,促进置换和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现代外科学中,酒占有一席之地,如碘酒、痒子水、虫咬水等含有酒精成分。
药酒方始于汉代
药酒一般是把特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或动物的主体和内脏以及某些矿物质按一定比例浸泡在一定浓度食用的酒、黄酒、米酒或葡萄酒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析出,经过一定时间后去渣而成,或将药物的有效成分萃取兑入酒中,或将药材与酿酒原料通过发酵等方法而制成。
《素问·汤液醪醴论》:“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邪气至时,服之万全”,论述了 古人酿酒 ,专为配药而备用。
从汉代开始,药酒逐渐成为中药方剂的组成部分。
《神农本草经》:“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记载有药酒的生产方法。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有桃仁酒、猪胰酒、海藻酒等治疗性药酒。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提出“酒可行药势”,明确提出了药材粉碎度、浸渍时间及气温影响药物的浸出效果, 并指出71种药材不可浸酒。“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
药酒方成熟于唐宋
唐宋时期,药酒作为补酒较为盛行,这时期几乎所有的方剂书、本草书籍等都有药酒专篇,收录各种用以治病的药酒及制作药酒的方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这一时期,药酒已开始由治疗性药酒向补益强身和养生保健酒方面发展,有不少药酒成为了宫庭御酒。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桃花浸酒,以美容。
宋代《普济方》中的固本酒能补益气血,调理肺、肾、脾、胃,可固人之根本,使人体气血充盈,面部经络疏通而达美容效果。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补酒方200余种,这些药酒大多以烧酒为基酒,与明代以前的药酒以黄酒为基酒有明显区别,烧酒可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
唐·《食医心鉴》、宋·《太平圣惠方》、明·《本草纲目》提出仙灵脾酒方剂。淫羊藿酒制后,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适于治疗阳痿、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筋骨痿软、神疲健忘等。
药酒方发展于明清
清代盛行养生保健酒,清宫补益酒空前兴旺发达,如人参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长春酒、健步酒、扶衰仙凤酒、延寿翁头春。《永乐大典》记载有雪花酒、真一酒、枸杞酒等,《清太医院配方》记载有参茸药酒、松龄太平春酒、神仙药酒丸等。
明清的很多药酒配方采用平和的药物以及补气养阴药物组成,可适用于不同的机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