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学指南》清·余丙照【张秀东注释02】

注《赋学指南》卷一

论押韵

作赋先贵炼韵。凡赋题所限之韵,字字不可率易押过,易押之字,须力避平熟,务出新意,庶不至千手雷同。难押之字,人皆束手者,争奇角胜正在于此。但不得过于凿空,反欠大雅。押官韵最宜着意,务要押得四平八稳。凡虚字、俗字、陈腐字、怪诞字,总以典切不浮者押之,要知试官注意全在此处。所限之字,大约依次押去,押在每段之末为正。或意有所便,亦不必过拘。押官韵外,所用散韵,须择新丽流活之字押之,切不可押生涩字及陈腐字,尤不可凑韵硬押。凡字不典不显,非限官韵,即可不必押。通衢坦道,任人往来,何必自寻荆棘乎?遇险韵,正须善押,要有舒展自如之致。不以仄径窘步,方可出色。用韵宜变换,如连押实字,连押虚字,或连押同音者,皆赋家大忌也。须相间而用之。官韵中两字同在一韵,有押作一段者,有仍押两段者,如唐时王起《白玉管赋》,“神、人”二字并押;自居易《赋赋》,“诗、之”二字分押。大约限韵多者则同韵可并,少者则各自为段也。近来花样,有两字同在一韵者,总以仍押两段为是。韵中有字同义同者,如寅字在四支,又在十一真,涯字在四支,又在九佳,又在六麻,意义虽同,若限官韵,即宜遵在先者押之。韵中有字同义异者,如逢字,一东二冬兼收,冯字,一东十蒸兼收,意义迥别,岂可假借?须细辨之,不得混押。初学作赋,先求韵稳,句之工巧次之。盖押韵既稳,句虽平常,亦不棘目;韵一不稳,虽有佳句,卒难合拍。故详论押韵,特选数条,以为入门之路

押虚字  因韵法  出色韵  押人名地名

O押虚字

押虚字最难稳惬,而又最易出色。若系官限,注意即在此处。或顺押或倒押,或活押或实押,总要俱有来历,出于自然,不得勉强凑合。

唐肇垚《王猛扪虱赋》:

叹或抚髀1,岂是因人者也2;暸如指掌3,尚须俟我乎而4。

注释:

1、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虔恒抚髀称劭,自以为不及也。

2、《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自荐:“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管子》:“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乐者也。”

3、《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4、《诗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蒋诗《去害马赋》:

应竹竿而吸鼻1,其在斯乎2?搓绵絮以缠头3,伊胡为者4?(上顺押法)

注释:

1、注者疑为青梅竹马典。李白《长干行其一》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青梅,青色的梅子。竹马,把竹竿当马骑。亦或有“嗅青梅”之化用。

2、《史记》“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 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 《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3、《神异经》曰:西南大宛有马,其大三丈,髯至膝,尾委地,蹄如升,可握。日行千里,至日中而汗血。乘者当以絮缠头以避风病,其国人不缠。

4、注者以为当语出《晏子春秋》:晏子曰:“君胡为者也?”

顾元熙《吴季子挂剑赋》:

任尔化龙飞去1,此别何如2;怜余控马孤还3,怀归岂不4。

注释:

1、 “双剑化龙”之传说记载于《晋书张华传》中。《太平寰宇记》中说:“昔人就水淬之,剑化龙去,故剑名龙泉。”

2、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

4、《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韦肇《瓢赋》:

安贫而饮,颜生何愧于贤哉1;不食而悬,孔父常嗟夫吾岂2?

注释:

1、《论语雍也第十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论语季氏第十七》: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冯嘉谷《项羽垓下闻楚歌赋》:

恨不从示玦三番1,而今已矣2;谁御此埋兵十面3,其奈之何4。

注释:

1、《史记》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已矣:完了;逝去。李陵《答苏武书》:“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而今已矣,惜哉!袁枚《祭妹文》:而今已矣。

3、十面埋伏。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4、《汉书王莽传下》:“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李昉《太平广记报应十六》:“夫寿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注者后戏补注曰:传说项王与虞姬于垓下被围而歌,唱甚: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固当该句之正解也!然人家夫妻帅帐里唱歌,刘季料未曾去听房也,彼时亦无扩音设备,汉营兵将如何听见耶?

唐肇垚《王质观棋赋》:

落子丁丁,伐木之声宛若1;拈棋得得2,积薪3之势何如。(上活押法)

注释:

1、《诗经伐木》: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2、得得:任情自得貌。语出《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象声词。多形容马蹄声。清黄景仁《道中秋分》诗:“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注者以为此两层意思兼而有之。

3、积薪:积聚木柴。《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 以下无关该骈之意矣,亦记之——《汉书汲黯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熊大音《聚头扇赋》:

有时同玉佩之投1,赠吾良友;有时并诗囊之载,典自小奚2。

注释:

1、投佩,李白:“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2、诗囊,典出《全唐文李贺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遂以“诗囊”指贮放诗稿的袋子。小奚奴,是指小男仆。

伍长华《贯月查1赋》:

看飞天镜2,便凌万顷茫然3;谱奏霓裳4,恰听一声欵乃5。(上实押法)

注释:

1、贯月查,亦称贯月槎。传说尧时西海中的发光的浮木。借指舟楫。晋王嘉《拾遗记唐尧》:“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

2、指月。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诗:“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

3、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霓裳:裳字读昌,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霓裳羽衣曲》的略称。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欵乃:“欵乃”是“欸乃”的误印。象声词。摇橹声。唐元结《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题注:“棹舡之声。” 唐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象声词。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宋陆游《南定楼遇急雨》诗:“人语朱离逢峒獠 ,櫂歌欸乃下吴舟。”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橹咿哑。象声词。泛指歌声悠扬。唐刘言史《潇湘游》诗:“野花满髻妆色新,闲歌欸乃深峡里。”

注者今戏补注“其奈之何”曰:传说项王与虞姬于垓下被围而歌,唱甚: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固当该句之正解也!然人家夫妻帅帐里唱歌,刘季料未曾敢去听房也,彼时亦无扩音设备,汉营兵将如何听见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