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峥辞职?拼多多的这三点我们一定要学

一行

读完需要

5

分钟

速读仅需 2 分钟

大家好,我是极客一行。

前天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那就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辞去了董事长的职位。

而要知道,随之一起发布的拼多多财报显示,拼多多的月活已经超过了淘宝,而黄峥的个人资产从账面上来看,也超过了马云,仅次于马化腾。

其这个时候退出,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不同阶段的人类对未来的迷茫是一致的吧

不过在流量领域,这拼多多可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典范。对人性的充分理(利)解(用),游戏化的产品设计,对心理研究应用的重视,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点。

难怪其创立 5 年就超过淘宝,难怪能够让大家一边骂一边买,并且在大家的不经意间,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1

那拼多多是怎么诞生的呢?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段别人对拼多多起盘的描述:

黄峥因为中耳炎在家养病的时候,每天玩手机发现一个现象:人们一天花在移动社交 APP 上的时间占到了手机使用时间的 40%,但是由此达成的电商销售额,不到电商销售总额的 1%。

他觉得,这里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在维持乐其和寻梦运营的同时,他开始做一个新的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

新项目的名字叫:拼好货。

拼好货的起家,是在微信注册服务号,发布水果拼团的信息,然后通过社群把信息病毒式地扩散出去。等客户凑够成团人数下单后,拼好货团队再去采购水果发货。

而在拼好货的极速壮大过程中,拼多多就这么诞生了。

2

为什么要说这段经历呢?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么几个关键词:

  1. 流量洼地(当时的微信)

  2. 游戏公司(游戏化)

  3. 自带传播的产品形态设计

有了这三个要素,所以拼多多的增长可谓如虎添翼,用之前讲社群那期的名词来说,那就是「增长基因友好型」APP 啊。

从这三个关键词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三点启示。

哪三点呢?

1.流量池

黄峥发现在移动社交 APP 上的时间占用了手机使用时间的 40%,进而观察到了流量池的聚集地。

之前我们也分享过,在做一个项目之前,需要清楚的去分析用户画像,了解用户所处的平台或者了解各个平台的用户特征。

怎么去了解呢?一方面利用各种指数网站或者官方发布的数据报告,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在自己不断接触中留心观察平台的用户特征。从而确定用户的流量池。

当你在做项目的时候,这些流量在各大平台的动态变化,下载量、日活、月活、排行榜等数据有尝试去了解并挖掘流量吗?

2.流量洼地

黄峥在发现电商销售在社交流量里没有被充分利用,说明这是一个在电商销售领域的流量洼地。如果是将电商在这里领域切入进去,它的增长可能会比较性感。

就好比线下生意总是会往人流量多的地方聚集,且所有的传统生意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做一遍,移动互联网诞生的时候又成了新的流量洼地,微信流量成了新的一个流量洼地(在当时)。

所以当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有想过其中哪些流量入口还没有被我所在这个行业发现,或者是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流量洼地吗?

3.流量运营

拼多多如何在社交领域里将电商销售切进去的呢?

在我看来主要来自于被拼多多写进招股书里的两个本质:Costco 和 Disney。

Costco(实惠)激起了人们对便宜的欲望。

DIsney(有趣)激起了人们对任务式游戏的上瘾感,对购物愉快的满足感。

要知道拼多多的前身是一家叫做「寻梦」的游戏公司,游戏里的各种引导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玩家上瘾,以及执行成本降低,这一套玩法也被运用到了对于电商流量的运营,从而不断的锁住用户。

所以你有思考过你的项目用什么内容、活动、福利、以及其他手段,去拿流量或者连接这里流量背后的人来转化?

以上这三点可以说是分别抛出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拼多多流量模式的三个基本点,那你的流量项目有没有想清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呢?

当然,上面说过,拼多多的流量玩法还有很多点值得深入拆解,对人性的理解,对用户心理的应用,游戏化的产品设计方案 ......

这其中每一个都值得细细说道说道,甚至其有一些非常经典的页面,就能包含非常多的值得借鉴的细节要素。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18年的旧文,当做拓展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下,了解下啥叫用户心理大师,啥叫魔鬼细节大师:《策略角度:在拼多多小程序看“分享”的13个细节

今天就简单说下,之后 OK 的话,可以开个拼多多专场,好好分析下它。

3

对了,另外说一个有意思的点

还记得我和大家说过无数次的那条流量底层逻辑吗?

流量操盘第一步:先了解平台规则!

了解平台规则既是为了不违规,也是为了在平台允许的范围内,将利益最大化。

拼多多显然是深谙其法,甚至不惜使出了最底层的“物理攻击” —— 挖对方的人。

大家一定有耳闻,拼多多为了充分了解微信平台的规则或者是说“在微信平台中流量获取最大化”,甚至专门在微信总部附近设立了一间办公室。

主要目的就是从微信挖人,最后甚至逼着腾讯跟自己签订了一个“互不挖猎”的协议。

从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印证,了解平台规则的重要性。

如果你要做一个出色的流量操盘手,可以说你应该成为该平台的一个“外编”产品经理,甚至要在 APP 的某些模块或入口上,你要比他们的产品经理还要了解他们的产品。

OK,今天就这么多,蹭个热点,来个轻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流量永不眠,我们下期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