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即“出暑”,炎热夏天将过去?还能热多久?老农民说出答案

如今已是8月中下旬,天气依旧很是炎热,而立秋节气也到了尾声,8月22日就会进入处暑节气,在这个节气来临后,也会迎来不少农作物的成熟,玉米、大豆、水稻等都会陆续的成熟收获,因此农民很重视这个节气,生怕这一节气来临后雨水增多,耽误了庄稼生长不说,也让采收难度加大。
处暑作为第十四个节气,此时的阳光则是照射到了黄经150度,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都是处暑节气,而这个节气的含义是“出暑”,也就是炎热的夏天将会告别,接下来就要降温了。不过尽管话虽如此,但整天的天气依旧十分闷热,很多人抱怨,立秋这么久了,为何天气还这么炎热,是不是处暑之后就好了呢?看看有经验的老农民怎么说的。
其实并不然,处暑来了后,大家也需要小心“秋老虎”。其实今年很多地方入夏时天气比较凉爽,一直到初伏都不是太热,反而从8月初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这几天笔者的家乡很是炎热,最高气温37℃,而从全国来看,部分地区更是超过了40℃。
就现在的气温来看,距离秋天还有一段时间,毕竟秋天的真正到来是持续5天气温小于22℃。其实在老农看来,处暑过后还会迎来秋老虎,因此并不会很快就降温。通常来说,秋老虎则是在8-9月份时出现,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通常是7-15天左右,如果是南方地区,甚至会持续2个月之久。
民间关于处暑的谚语有很多,比如说“处暑处暑,热死老鼠”,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这也证实了处暑时天气比较炎热。而南方地区也有“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讲究,此时的气温依旧十分的炎热,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几个省市,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天气还很闷热,立秋前后不会改变太多。
说白了立秋后,很多地方依旧是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此时地面辐射的热量多,因此暑气很难除,而在处暑时天气依旧比较热,尤其是南方省份,很难能感受到气温的降低,反而小暑大暑不是太炎热。其实这和近年来的温室效应有关,气温的热度范围扩大。而目前正处在末伏,可见气温是不会随意下降的。
根据老农的经验来看,恐怕需要白露节气后天气才能稍降一会,如此来看还需要等待半个月左右。其实处暑节气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天热问题,反而是是否下雨,雨水多不多。如果在处暑时降雨,那就表明接下来的雨水都比较多,不然的话则是为晴天。
其实老农最担心的就是雨水降落,这意味着接下来的粮食收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毕竟此时很多的农作物就要成熟了,而持续的阴雨对作物影响很大,可能产量和品质都会有所下降。
而阴雨天气的来临,也会让农作物出现霉变、发芽等情况,一旦来不及晾晒,那损失就非常大了,大家怎么看?
本文已获取原创授权
【感谢您看到这里,大家能帮我点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和【】嘛,谢谢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