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简对“□(□+䌛)”字得名之研究无太多意义
“章黄国学”公众号“安大简《诗经》读书班讨论纪要(六)”一文中孟教授论述了“□(□+䌛)”与“诱”字的关系。
其文云:
孟蓬生認為,根據《野有死麕》“䌛”“誘”之異文關係,可推知《說文》“
”字的語源。他指出:看到“䌛”借為“誘”,很自然會聯想到《說文》的“囮”字下所收或体“
”字。《說文·囗部》:“囮,譯也。从口,化聲。率鳥者繫生鳥㠯來之名曰囮,讀若譌。
,囮或从䌛。”段玉裁於“名曰囮”下注:“率,捕鳥畢也。將欲畢之,必先誘致之。……潘岳《射雉賦》:'恐吾游之晏起。’又:'良游呃喔,引之規裏。’徐爰注:'雉媒,江淮閒謂之游。’唐吕温有《由鹿賦》。'游’與'由’皆卽㘥字也。”桂馥注:“云南人猶呼游子。生按:《射雉賦》:“良游呃喔,引之規裏。”徐爰注:“良游,媒也,言媒呃喔其聲,誘引令入可射之規内也。”徐爰和段玉裁都知道鳥媒之作用在於“誘引”(也許他們的注語中已經暗含了語源的探索),然均未明確指出“
”和“誘”的關係。今由安大簡《詩經》《野有死麕》之異文,可悟“
”字得名之由。安大簡之時義大矣哉!
按:孟教授所论可以说是非常之精彩,然“
”,“囮”,“誘”的关系196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朱芳圃先生的《殷周文字释丛》通或卜辞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已作出了更详尽更清楚的解释(不再引)。可以说安大简对相关研究无太多意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