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思想认识深刻
一 、深度是比较出来的
在《试论议论文的“思想深刻”与写作教学》一文中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深刻”的标准问题。的确,如果不与一个标准进行比较,那么,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写作,其思想都不一定会深刻。这个发现很重要,它让我们不用那么苦恼了,因为所谓的深刻,其实就是比较的结果。
总结了深刻的四种类型:
第一,以本质为深。例如人类之所以使用石器,就是根据需要认识到了石器的本质属性。
第二,以层次为深。例如从常识思想到科学思想再到哲学思想;再如从直觉思想到实证思想再到思辨思想。
第三,以反为深。例如从反面来论证或者思考。
第四,以新为深。例如采用新视角、新取向、新路径等。
我们实现以上任一类型的深刻,都可造就文章的“深刻”,并指引我们如何去寻找新的工具。“深刻是目的,方法则是手段。”那么,有哪些具体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深刻呢?有哪些工具既比较新鲜又容易掌握呢?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同理,实现深刻的路径也可以有多种。
二 、思考的工具比思考的结果更实用
不同的作者,理论素养、修养、立场、角度等都不会相同,其文章往往各有各的深刻。基于此,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思考的工具。
(一)以本质为深的“泊松分布概率”
北京师范大学刘里远博士在《有一种高论叫“大多数是好的”,怎么破?》一文中,告诉我们怎样去一招破解无数的“大多数”。
这一工具,相当实用。如果学会,将能破解生活中的无数难题。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属于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是正常事物的分布范围。而社会和自然界中事物发生的个体数,则属于数学中的离散分布或泊松分布,一般用于异常个例的发生数目或分布范围。在计算和评价发生坏人、坏事的概率时,应该用离散概率或泊松分布概率,应当以每千人、万人甚至十万人、百万人中发生的数目,作为概率值。如果坏人由过去的平均值万分之三上升到万分之五,就是警惕信号;如果上升到万分之七,就是危险信号。如果十个人中有一个坏人,尽管百分之九十都是好的,但一百个人中就有十个坏人,那该多严重啊。
刘里远博士用专业的知识,拨云见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异常个例的发生数目或分布范围),让我们立刻透彻地认识了社会中的这类现象,让我们也实现了一次深入本质的深刻。
通过学习这个思考工具,学生不仅能看透“大多数是好的”这种掩盖严重现实问题的永远正确的废话,还能培养数学兴趣和逻辑能力。
(二)以层次为深的“需求层次论”
这里采用的不是纯理论的心理学著作,而是借用毕淑敏在《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一文中对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温饱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以及她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一段名言的讨论(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毕淑敏以此来帮助读者分析和认识——“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引导读者去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乃至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里用了明显高于我们一般读者的心理学理论,从更高也更新的层次,让我们跟随文章去实现深刻的认识,以及采取明智的选择。
我用这篇文章,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二是帮助学生明确更高的目标,三是让学生掌握一个思考的工具——从心理学层次来认识现实、分析难题、解决困惑。于是,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便又多了一个思考与论证的工具。
(三)以反为深的“第三份名单”
2017年6月28日“搜狐教育”发表江寒园的一篇文章《对最近疯传两份状元名单的思考》。文章对网络疯传的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都是状元,最后却籍籍无名;第二份名单,不但都没考中,最后还流传千古)及名单对读者的误导(逃避现实的“考试无用论”)做了分析论证。
江寒园老师对这个思维陷阱做了解构,其中的关键要件是“第三份名单”:
1.欧阳修为避嫌曾巩,不然苏轼本是状元;
2.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是状元;
3.文天祥是状元;
4.王维是状元;
5.柳公权是状元;
6.郭子仪是状元;
7.贺知章是状元;
8.三国演义开头曲,写二十一史弹词的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他也是状元;
9.张居正更是出名的神童,顾璘怕他年少得意,故意压制了几年,即使如此也在嘉靖二十六年中了进士;
10.其继任者申时行也是状元。
然后设问:制作两份状元名单并误导读者的人怎么不举这些例子?
这第三份名单,像“黑天鹅”一样,用一串相反的例证对前面两份名单进行了有力的反证与反驳,从而捣毁了网上疯传的“两份名单”形成的思维陷阱,让读者如梦初醒,立刻开始理性地思考事物的另一面,从而引导了辩证思考。它还教给读者方法,让他们从“幸存者偏差”“故意含混的因果逻辑”“单维度的价值判断”等角度去破除误解,从而引导了正确的认识与判断。
这个思考工具,主要是让我们关注事物的另一面,注意事物中的“黑天鹅”。
(四)以新为深的“剧场效应”
郭山老师的《从坐着看戏到站着看戏——兼谈教育现状》让我们接触到一个思考的工具:剧场效应。文中举出一个故事: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接着做了分析: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得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
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
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
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
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
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郭山老师的这篇文章,让一个大家见怪不怪又深受其害的现象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后面的举例论证、分析原因、设计对策之类的并不新鲜,但“剧场效应”这个小工具,却让问题一下子变得清晰透明,也因此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和思考。
这一工具,使用范围很广。如果使用得当,将给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个解剖工具,让许多社会现象变得清澈见底。比如中国当前阶段的各种乱象,购物不排队、恶意赖债、毒牛奶、地沟油、药品回扣等。这些乱象用“剧场效应”来解剖,都能很快发现是因为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才使得乱象层出不穷、愈演愈烈。
(五)以新为深的“狄德罗的睡袍”
2018年《读者》杂志上发表了刘峻歧的文章《如何拒绝“狄德罗的睡袍”》,大意是: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过一个“狄德罗效应”的理论,援引的是200余年前法国启蒙哲学宗师丹尼斯·狄德罗的一件轶事。话说狄德罗某日收到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他穿着新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总觉得家里的家具风格老旧,地毯的针脚粗鄙,配不上身上雍容华贵的睡袍。于是,狄德罗一通买买买,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这时候他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来反思。
“狄德罗的睡袍”,这个短句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无数类似的经历。检视一下,我们房间里有多少欲望之后的新欲望,比如小孩子的玩具一个接一个、女士逛街买的衣服、男士的游戏机等。最好的抵御办法就是不接受那件“睡袍”,而是理性地衡量目前的欲望和将来的状况。
“狄德罗的睡袍”这个表达较为新鲜,当我们讨论现实世界中衣食住行等物质欲望与追名逐利等入世欲望时,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分析与论证。因此,它也是一个有效的深度思考的工具。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课标组负责人王宁老师曾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论述,语文核心素养分四大块: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内涵,又列举了四块内容: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用什么内容、什么载体来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呢?用什么活动来培养“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呢?这些都不是凌空蹈虚、纸上谈兵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载体,需要鲜活的现实生活、实在的语文活动、具体可感的阅读、激发情感与思考的讨论。这些课堂上的阅读、思辨、讨论,都是具体的、实在的语文活动,都在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