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夜话 | 东来顺 武汉唯一的清真风味餐馆

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716号的东来顺饭店,曾是全市唯一经营北方清真风味菜肴和小吃的地方。

这东来顺正式悬挂招牌是1938年春初,创始人为1887年生于河北保定的马辅忱。抗战前,马辅忱曾去北京东来顺学艺,还曾在平汉铁路餐车上当过服务员。抗战开始后,为了找一个安稳栖身之处养活家人,他邀集失业的亲朋好友,共同筹措资金,在中山大道生成南里口租赁两层双开间门面作店堂,创办了一家具有清真风味的餐馆。马辅忱得到“北京东来顺”丁德山三兄弟的同意,并根据“紫气东来,万事顺遂”的吉言,取名为“北京东来顺”。

他还在饭店一楼大厅进门正面悬挂绿底金字“紫气东来”横匾。店堂经营民族风味清真面点小吃及菜肴,深受广大回民及汉民的欢迎。后又在生成南里内增设了后厅雅座,营业面积扩大到250余平方米,这在当时的武汉可算首屈一指的了。马辅忱还善于交际,他在经营饭店基础上,与工商各界朋友合作, 并得到马应龙、杨松珊等人的支持,以多种经营合股合资的方式,先后创办了东来公寓、交通旅馆、清真酱品厂、家具厂、电影院等,为回民提供多种服务。

1943年,武汉遭空袭,“东来顺”不顺,被迫停业,次年迁至交通路经营,在此期间马辅忱在民权路清真寺组织消防队并任队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规划交通路为文化J街,此店又不得不迁移到清芬路碧云里口一处门面经营,虽说规模小了些,但仍保持传统清真风味。

解放后的1954年,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的麻配三同志协调一些关系, 此店迁至中山大道南洋大楼旁,此时已与北京东来顺分开,正式定名为“武汉东来顺饭店”利用地域优势,并扩大了经营规模,生意逐渐上升。1956年东来顺店经公私合营,上级派公方代表刘本忠任饭店主任,马辅忱为私方代表任副主任。1960年11月,马先生患病去世,终年73岁。生前还把收藏的齐白石的工笔画“麻雀”四条幅无偿捐献给国家。

该店在北方烹调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煎、炒、爆、烧、烤等菜,闻名全市。尤以涮羊肉、明炉挂鸭、一鸭四吃更具有特色。这涮羊肉,该店制作上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做到用肉、切肉规范、达到选料精、刀工美、火力旺、锅底鲜、糖蒜香、调料全、配料丰、吃得香。这挂炉烤鸭,听说选用北京填鸭,他们经宰杀、扒毛、扒膛上坯等八道工序后,置入木炭炉内烧烤成。端上桌,只见色泽金黄,尝一尝皮脆肉香,肥而不腻。当然,一只鸭还可以做鸭皮带饼、炒鸭丝、炒鸭、鸭骨炖汤等。其他菜肴,如红烧羊肉、铁板泡椒牛肉、水晶财鱼片、酱爆丸片等也都不错。在小吃方面,该店也不逊色,如牛肉锅贴、葱油花卷、千层大饼,一楼的牛肉面、牛肉饼都很受顾客欢迎。

在20世纪60年代初,正遇三年自然灾害,有人想把“东来顺”饭店改为经营其他饮食品种,武汉市财办主任王健坚决不答应,认为这大一个武汉市,不能没有清真风味的餐馆,不然怎么对得起众多的回民兄弟。为此,国家财政拿出资金补贴,牛羊肉特殊供应,这样才保住这个武汉唯一的回民餐馆。

为了使该店烹饪水平大幅提高,政府特地从各处调来烹饪高手前来加盟。该店红案大师吴文秀擅长煎、炒、爆、溜,曾在上世纪50年代为周恩来总理在东湖宾馆直接制作佳肴,深得周总理好评。吴文秀还曾以高超的“响堂鱼”技艺夺过全国烹饪比赛的金牌。

老武汉人都曾对“东来顺”印象深刻,店容店貌整洁卫生,定期打扫,店堂明亮宽敞。前堂师傅身着白衣,态度和蔼,眼明手快,老中青互相搭配,是饭店第一道“关口”的关键人物。如当时张世魁师傅的几手绝活,就是报菜谱和唱菜的口上和手上的功夫,结账时不用算盘的心算功夫和店堂穿梭的腿上功夫,凭其扎实的功底,为“东来顺”赢得了广大的顾客。来此店的大多是北方人,接待顾客自然形成以北京话为主,这更是汉口东来顺饭店的特色之一。

“东来顺”与民众乐园里的京剧演员关系密切,很多演员如郭玉昆、杨菊萍、陈瑶华等演出完毕经常到此店宵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来武汉时,亲临“东来顺”作客,受到马辅忱热情接待,相互建立亲密的友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阿富汗达乌德国王,曾来到“东来顺”,主厨吴文秀师傅特意做了一道焦盐松鼠桂鱼,味道极佳,让达乌德国王赞不绝口。

文革十年动乱中,营业受到较大影响,店名也改为回民餐馆。1976年在政府的关怀下,几经扩建,恢复了东来顺饭店牌名。省、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业,多次上“东来顺”了解情况,先后通过市、区财政及中国工商银行,以低息贷款的形式,相继筹措100万元和170万元,对东来顺饭店进行了全面维修。饭店原有的4层楼经过“托梁换柱”、“壮骨强身”式的加层改造,将经营面积由800平方米增至1800平方米。

饭店的外立面和楼内店堂装修一新,使年过花甲的老店“鹤发换童颜”。用回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斗大金字“清真东来顺饭店”招牌、绿色的玻璃幕墙和一扇扇弧形门窗、屋上3个宝顶一起,在艳阳照耀下,显现出格外肃穆的清真气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来顺也面临激烈的竞争,经理杨世龙带领职工克服困难,使得此店的传统风味仍然坚守。二楼为多功能风味餐厅,三楼设有清真美食包房。为了让厨房制作民族饮食品种的菜肴小吃,此店不仅坚持严把进货关,一件件牛、羊、鸡鸭,均经阿訇亲手下宰,按照清真食品制作程序烹饪。

由于六渡桥片实行旧城改造,东来顺停业了,但在武昌岳家嘴德成大厦,东来顺的招牌又竖立起来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武汉“东来顺”这个老字号也一定会顽强坚持走下去的。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中山大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北方好吃的都在回民街呢?

    随着中秋和国庆放假通知一出,不少人已经提前开始谋划着去哪里旅游了. 当上流君在做旅游美食攻略时,发现每当搜索北方的美食小吃,总能看到回民街的身影. 北京的牛街,西安的回民街,天津的西北角--无一不是回 ...

  • 夜吟江城武汉

    ​作者:虎尘老师 1.<汉口江滩> 夜色锁大江, 两岸入梦乡. 细浪窃私语, 微风拂暗香. 2.<夜吟东湖> 杨柳对畔依, 霓虹撩涟漪. 月亮羞遮面, 情侣笑意盈.

  • 颍上寻味记︱甘罗清真美食

    坐标:刘集乡甘罗村 刘集乡甘罗回族村,濒颍河.据传,这里是甘罗故里.甘罗故址,位列颍上古八景.颍上典籍记载,这里还有甘罗墓(实为衣冠冢).明清时的当地文人,有一系列吟咏诗作. 清初,顺天府宛平人翟乃慎 ...

  • 清真美食~焦溜蹄筋,回民美食焦溜脆,蹄筋这么做外焦里筋又酥脆

    清真美食~焦溜蹄筋,回民美食焦溜脆,蹄筋这么做外焦里筋又酥脆

  • 江城夜话 | 武汉名师在海南农垦中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群武汉重点中学的中年老师,相约调到海南农垦中学,始于1989年7月.那一年,海南省农垦总局教研室吴多雄主任,邀请我到海口给该局100多所农场中学的语文老师讲教材教法,借农垦中学的学 ...

  • 江城夜话 | 武汉一绝 铫子煨汤

    1988年7月,北京一位朋友,因从未尝过武汉夏天"火炉"的威猛,颇有勇气"偏向火炉行"南下来武汉出差,恰巧那一年是武汉少见的38度以上持续高温,他住的恰是一家单 ...

  • 老字号 ▏五芳斋 武汉唯一还在老地方的老字号老餐馆

    近来,我坐车来中山大道大智路,又见到苏浙风味的老字号五芳斋.在武汉,众多的饮食界老字号不是停业,就是异地搬迁,能够坚持至今不变位置的恐怕只有五芳斋了,离它几百米远的老字号小桃园鸡汤也改名换姓了. &q ...

  • 江城夜话 | 匠与师

    匠与师,在特定条件下可互通,比如文学巨匠与文学大师.但在某些场合则是不同的两个层面,匠者手艺人之总称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过去手工业为主,民间有九佬十八匠之说,九佬:阉猪.杀猪.打墙.打榨.剃头. ...

  • 江城夜话 | 晒台街书简作坊

    当年武汉涉足书简行业的,大约有百余人,汉口约有30家这样的书简作坊.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书简"有些陌生."书",指书信:"简",原义为竹简 ...

  • 江城夜话 | 初涉汉口“江湖” 入口在华景街

    本人祖父曾厚诚,原名曾广清,"老通城"的创始人,汉阳永安堡九真山义田湾人.因家贫,为生计1905年来汉口谋生.他的以下经历为家族口传. 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茶馆- ...

  • 江城夜话 | 五马路彭焱新麻袋店

    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各麻袋店纷纷组织货源,支持抗洪抢险. "老汉口"都晓得五马路,指的是中山大道"老法院".民意四路一带.在"老法院&quo ...

  • 武汉还会继续一路向东吗?武汉西北是否迎来了腾飞的机遇呢?

    文章导读: 1.会议上讨论的是长江新区和天河枢纽 2.新加坡文章关于武汉发展方向调整的论述 3.武汉城市圈  01 引子: 如果你关心时事,你应该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新闻是什么,也知道湖北的代表们都谈了些 ...

  • 百亿武昌湾为何撤牌?北上东扩的武汉将迎来武昌版“武汉天地”?

    2020年6月18日,武昌湾项目效果图曝光.该地块位于武昌区张之洞路以南,解放路以北,占地面积398989.8㎡(约598亩),包含办公,购物中心和新天地商业街,武昌湾项目预计总建筑规模在150万㎡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