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险“遍地开花”背后:“一城一险”两低一高 铁三角阵容齐发力

两杯咖啡奶茶钱就能买的普惠险你了解了吗?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郜融莲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险”,普惠险自2015年试水推出后,已经走过了5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普惠险累计落地我国12省27城,其中海南省和广西省已全省覆盖。

2015年至今,共有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保财险、人保财险等21家保险公司相继入局。还有多家第三方平台接连“入股”这一项目,为普惠险的推广施行提供保障。

这个几十块钱就能买得起的新兴险种与传统产品相比有何优势?头部险企为何争相入局?为何“遍地开花”渐成“燎原之势”?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普惠险的“前世今生”。

诞生5年后“遍地开花”,“一城一险”两低一高

2015年,在深圳市政府的推动下,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诞生在深圳,由此拉开了各地发展普惠险的序幕。

据《每日财报》了解,该产品由深圳市医保局主办,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独家承保,辅以采用个账划扣、个人付费和企业购买等缴费方式。历经5年发展,至2020年参保人数已达752万,占1400万医保人的53%。

在深圳推出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后,各地政府纷纷前往考察,但并没有很快落地。此后,在政府鼓励政策密集出台、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普惠险得以快速发展迭代。

今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实现更好保障病有所医的目标。

为响应该号召,深圳、南京、珠海、广州、佛山、惠州、苏州、成都、长沙、贵阳和连云港等多个城市和地区陆续推出了由政府组织、商保承办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截至目前,普惠险一共在我国12省27城落地。

普惠险这类新型健康险的快速增长奠定了我国医保市场“医保+商业保险+社会互助”的一种新模式。至此,普惠险这一新兴健康险种正快速从市场教育初期迈进市场扩张期。

对比一般商业健康险,普惠险的优势大概可以概括为“保费低、门槛低、赔付高”9个字。从普惠险运营模式来看,由于每个城市的医保政策、市民年龄结构、医疗费用不同,所以,“一城一险”的人性化定制模式成为了普惠险的特色。

《每日财报》注意到,尽管有“一城一险”的特色模式,但总体来看各地普惠险的产品形态也是大同小异,主要都是对接医保、并覆盖特效药的报销,也是因为这一点,普惠险也被称为“医保补充险”。

具体来看,以广西惠桂保为例,最低保费仅需46元/年,最高可享有200万元的赔付保障。保障范围主要为住院医疗费用和11种高发疾病住院医疗报销。此外,产品设有2万元免赔额和80%的报销比例。

而普惠险与普通的商业健康保险区别就在于“门槛低”。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为了把控风险,会给产品设置年龄、职业、健康告知等高门槛,这也导致那些年老、多病的出险率较高的消费者被拒之商险门外。

而普惠险彻底放开了这些限制,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一般既往症也能保、保费统一且低廉。因此对于高龄、非标准体这类不能购买百万医疗险的人群而言,普惠险成为最优选择。

铁三角“阵容”齐发力,险企、运营平台争相入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普惠险已经形成了政府、险企、运营平台的铁三角模式,共同助力普惠险的快速发展。

2015年以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保财险、人保财险等21家产寿养健保险公司相继入局。目前普惠险这一市场格局初定,人保、平安争做盟长,国寿、太保紧随其后,其他险企不甘人后、奋起直追。

然而,由于普惠险门槛较低,放开了对受保人年龄、健康状况等限制后,只能通过提高免赔额或是限制报销比例等方式来控制理赔率,这也决定了这一险种对险企的运营要求。

此前,普惠险基本上是由一家保险公司单独承保,参与竞争的险企主要以人保、平安、国寿、太保等大型财险公司为主。例如,2015年深圳推行的普惠险,由深圳市医保局主办,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独家承保,辅以采用个账划扣、个人付费和企业购买等缴费方式。

直到今年5月,成都市提出了推动试行运营承保分离、分工明确、平衡制约、多方共赢的健康保险运行的创新模式,杭州市紧随其后推出了无政府部门参与,以纯商业化运作,完全由商业公司来主导的杭州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由多家保险公司承保,能够更大程度规避承保风险,在产品把控、多方制衡、市场推广等方面表现更优。

而参与普惠险的开发,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业内人士表示,参与普惠险的开发和运营还能够获得大量极具价值的医保数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无论是承保端,还是理赔端,甚至下一步的保险产品研发,都有直接的帮助。

除政府参与、险企承保外,第三方运营平台也在普惠险的推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70%的普惠险项目都有第三方平台的身影,这些第三方平台多为特药服务、保险流量平台、保险科技和大数据公司。其中,思派健康、镁信、圆心惠保、南京智慧医疗参与程度较高。

可以看到,东莞市民保有镁信健康和腾讯微保的双重加持,前者制定销售推广策略,后者提供微保流量资源;而温州惠医保也有镁信健康和蚂蚁金服两大靠山。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项目的承保公司均为人保财险,这也说明了即使拥有强大财力的险企承保,普惠险项目也离不开第三方科技公司的推进。

第三方平台的加入也证明了普惠险这一市场已经不仅仅是各险企之间的较量,还有第三方平台的厮杀。

然而,保险业务的最终目的便是打开三四线城市的大门,一二线城市的大门容易敲开,相较落后的三四线城市业务展开较为困难。这一点来看,轻松集团和国富人寿打造的省级项目广西惠桂保便相对出色,将普惠险项目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目前,普惠险这一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一个良好的趋势,它代表着我国健康险市场的逐步扩大。而只有通过政府、险企和第三方平台对项目的不断优化,提高受众人数,尽快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才能使普惠险这一项目做大做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