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10、桡管综合征
图A、桡管综合征 轴位PDWI显示桡骨近端前方旋后肌的脂肪瘤(箭头)。
临床表现:肘外侧疼痛。
影像所见:MRI显示桡骨近端前方旋后肌内的脂肪瘤压迫骨间后神经。
鉴别诊断:
1、骨间后神经综合征 和桡管综合征(RTS)不同的是会出现运动异常(功能完全丧失或部分减弱)。
2、腱鞘囊肿 可能是RTS的一个病因。
3、前臂外侧神经炎 肱二头肌外侧缘对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卡压,位于肘关节稍上方。
4、血管瘤 肌内血管瘤可以引起疼痛和水肿,不过大部分都是无症状的。
5、肱二头肌桡骨滑囊炎 肱二头肌桡骨滑囊是一个纤薄的结构,被覆有滑膜,位于肱二头肌肌腱桡骨插入部和桡骨结节皮质之间。
点评:
RTS又称旋后肌综合征,是一种疼痛性综合征,是由骨间后神经(PIN)在前臂近段受压导致。桡管起源临近肱桡关节水平,此处PIN紧邻关节囊。桡管内缘近端是肱肌,远端是肱二头肌肌腱,顶和外缘是桡侧腕长、短伸肌。桡管延伸至旋后肌远侧。压迫发生在前臂近段,此处桡神经分为PIN(主支)和桡神经感觉支(小支)。压迫可以分生在分叉之前或之后。PIN有5个可能的压迫点:桡侧腕短伸肌近侧起始处(ERCB)或者是ERCB内的纤维带;肱桡关节囊;Henry氏条带(桡侧返动脉);旋后肌远侧边界;以及Froshe弓(旋后肌近端边界)。其中,Froshe弓是最常发生RTS的部位。肘关节反复伸直时,前臂外侧疼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因为类似的疼痛部位和机制,RTS常被误诊为肱骨外上髁炎。MRI可以显示PIN失神经后肌肉萎缩,水肿和脂肪浸润,特别是旋后肌。MRI还可以检出别的引起神经压迫的原因,例如肿瘤,腱鞘囊肿,肱桡关节滑膜炎,二头肌滑囊炎,骨折,以及桡骨头脱位。
知识点:
1、RTS又称旋后肌综合征,是一种疼痛性综合征,是由骨间后神经(PIN)在前臂近段受压导致。
2、Froshe弓是最常发生RTS的部位。
3、因为类似的疼痛部位和机制,RTS常被误诊为肱骨外上髁炎。
4、MRI可以显示PIN失神经后肌肉萎缩,水肿和脂肪浸润,特别是旋后肌。
附加图像:
图B、桡管综合征 冠状位脂肪饱和PDWI显示旋后肌内低信号肿块,代表脂肪瘤。
图C、桡管综合征 轴位PDWI显示旋后肌内高信号脂肪瘤。
图D、桡管综合征,轴位T2WI显示旋后肌内高信号脂肪瘤。
鉴别诊断:
图E、血管瘤 轴位STIR图像显示高信号分叶状肿块,其内见灶状低信号影。
图F、肱二头肌桡骨滑囊炎 失状位脂肪饱和T1WI增强图像显示围绕桡骨头的强化软组织影。
图G、肱二头肌桡骨滑囊炎 失状位脂肪饱和T1WI增强图显示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插入部肱二头肌桡骨滑囊区的局部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