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诗人耶稣
孤独的诗人耶稣
文/李业梅
耶稣如果迟生两千年,他可能就不单纯是基督徒,而应该是诗人,文学家,他的布道,言辞是那么的优美,他的比喻句用的又是何其的灵动。为了让信徒理解“信”的含义,他在旧约诗篇教导信徒“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是啊,如他所说葡萄枝必须在葡萄树里面才能结出好果子,否则枝若离开树,必枯死,被人弃之或者捡回来当柴火烧了。所以耶稣用了这个形象的比喻来教导民众,你们若真要有信仰,就必须虔诚,要大信,否则就如枝离开树,必枯必死。我是葡萄树,你们是葡萄枝,你们不能离开我,离开我就结不出果子。要在我的里面,才能多结果子,结好果子。在这里,我想偷偷告诉我的读者们,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徒,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我不信天国,不信永生,因为几千年过去了,天国的路依旧是那么远,耶稣又怎么可能有再来的那一天?我只是一个“拿来主义”者,借用一下《圣经》里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用来超越自我,医治我的伤痛。但我崇拜耶稣的智慧,耶稣的聪明,耶稣的善用文字。曾有一个信徒,对耶稣说“主啊,我要跟随你,无论你去哪儿?”以耶稣的大智大慧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个人的虚情假意,因为有背誓才有起誓,但耶稣的拒绝是这样的――“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人子”就是指耶稣基督,因为人心都不愿意接纳他,所以他无法在人心里安息,也就是没有枕头的地方。看,他的语言是多么具有艺术魅力啊!
他说“白发并不等于是智慧。”
是啊,教堂每天人进人出,那些老头老太太大多是携着困惑而进,然后带着茫然而出,他们信耶稣,大多就是进教堂去完成一种仪式,真正懂教堂含义的有几个?人类有大智慧,若人类把这种大智慧用在人本身而不是教堂本身,那么将会是有多大的成就?耶稣爱世人,用诚心来爱,世人也爱耶稣,但世人不配,真正的基督徒只有一个,那就是――耶稣。
我常于夜深人静醒来,然后完成自己对自己的独白,这是一种自我教育,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也是一种痛苦的孤独。其实我说这句话,我内心有羞愧,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配说这句话。
真正孤独的人是耶稣。
言,说给懂的人听;道,讲给民众听。耶稣为什么说自己是上帝的独子,道成肉身来拯救世人,因为他本是某个村上一个普通木匠的儿子,知道的人肯定会看低他的身份,以他的身份去布道,势必被愚昧的那些民众看轻。原来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为什么整本《圣经》到处都在用比喻句,因为不用比喻句,大多数愚人无法听懂,他亦是不得已啊,所以我感觉他的天才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和真正懂自己的人说话是不需要用比喻句的,比如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一个眼神,回眸一瞥,便可心领神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连话都不用说,哪里还需要用长篇累牍的比喻才能让对方明白“我爱你”。耶稣爱世人,可他曾经在山上布道时,山下的那些门徒有的却熬不住睡着了。
所以,耶稣的一生才是孤独的,他一生没有朋友,只有十二个门徒,最后竟然也是死于其中一个叫犹大的门徒的出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觉得他需要朋友,可是已经晚了。 耶稣爱世人,为了拯救世人,为了让世人明白他的爱,最后甘心赴死,被钉死在十架。用付出生命的代价来让世人得到警醒。
附:耶稣(公元前4年-公元29年),是《圣经》中所说的救世主,又称基督(弥赛亚),常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