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丨杂谈《出书人还值得羡慕?》
杂谈《出书人还值得羡慕?》
作者:王金山
最近,我在整理旧作时,无意中发现我的一则幽默小品,至今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篇小品原载于《合肥晚报》1991年8月20日“副刊版”,题目是《随你猜》,内容仅4句话。
甲:您出的书怎么没标“编、编著、著”等字样,只署自己的大名?
乙:随你猜!
甲:甭猜,你那部书有99.99%都是东抄西摘,七拼八凑,把人家的葫芦变成瓢的……
乙:喔,有0.01%是我的,那就当作是我“编著”的吧……
小品讽刺的是现实中某种靠“抄书”的人,虽然基本上100%的书稿内容是别人的,竟然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是“编著”。看看如今,这样大言不惭毫无廉耻之心的“编著者”还少吗?
有一次,笔者看到某本书上的“编著者”自我介绍,说他10多年竟然出了30多本书,惊得我半天说不出话。天哪,我从事医务工作40多年了,虽然发了大量的稿件,但关于出书的事至今还“深待闺中”。我的一本书至今“难产”,另外一本书始终在“孕育”,他怎么能在10多年弄出30多本书?后来,一位笔友传授“秘诀”说,如今出书有什么难,主要看你有没有出书的“资本”,我说什么“资本”,他说比如资金啦,权力啦,等等。我惊愕地问,出书跟这有什么关系?他说我是“外星人”,怎么连一点“国情”都不懂,难怪你出书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呢,40多年了还“生不出孩子”。我又问他,若有了这样的“资本”又如何?他说,你可雇“枪手”呀,或可自己找书“扫描”或“网上下载”呀?我将信将疑地将某君的30多本书的其中几本“比对”了一下,首先不说书中的内容真伪,就说那几本书的内容就差不多,不同点是出版社不同,里面的层次被打乱了。再就是完全“扫描”或“网上下载”别人的文章或书稿,一字不漏,一字不动,连结构、层次及语言,都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书后都有注释,说摘自某某书本、某某杂志、某某人,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等等。如此,既显山又露水,还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叫被摘(抄袭)的人哭笑不得,不忍投诉(我就有多篇文章被别人顺手拈来)。
我们知道,“学”在这里指称的是学历、学位、学术职称、头衔、学术著作、文学作品以及与此相关内容。
如今,发表论文、出书已成为稀松平常之事。在我的朋友圈子里,许多人都出过书,有的甚至出了几本、十几本,借用一句流行语:“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砸到路上行人,其中十个人中就有八个人出过书……”至于这些书质量如何,对社会和文化建设有何价值,是否有人阅读,或是否受读者认可,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有人说,出书是出书者的通行证,它可以给出书者带来职称、加薪、名声、头衔、包装、招牌等种种好处,可以成为转化为权力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文化资本。确实,在任何方面都要进行所谓“文化包装”的今日,在这个许多人追名逐利,人心浮躁的社会里,无论你从事哪个领域的活动,如果你想出人头地,是一定要弄本把书出一出的,似乎不出本把书称不上“现代人物”。
当今,专家学者队伍的扩大,学术出版的繁荣,这些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可是,在所谓“变化”、“发展”、“繁荣”的背后,我们难道不是同样看到了学历、学位、学术职称的泛滥与贬值,学术著作与艺术作品的泡沫与垃圾吗?而随着“学”的贬值,则是名的升值、利的升值。当学历、学位、学术职称、学术著作几乎已成为所有的人追名逐利之途径手段、工具时,学术、教育、文化的“繁荣”令人可疑;学术腐败与文化堕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实讲,笔者自少儿时代就对出书人崇拜得不得了,甚至五体投地,并发誓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出它几本书,然而,面对如今的一个个出书者,一摞又一摞的“废纸”,我失望至极。对出书者何羡慕之有?!
如今,当我一提起某某又出了什么大书,周围的同事们听了都不屑一顾。吾辈真为众多的出书者感到悲哀,也为我们的一些出版社感到困惑,更为知识和文化的堕落感到揪心。
有人说,知识文化界的堕落,则是一个社会的最低底线。斯言有理。
文/王金山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