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总龙王庙,治黄总指挥部

       武陟县是一个古老的地方。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即置武陟县。县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过境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等15条河流。其县南域40多公里都是沿着黄河北岸。这样的地理形式造成了其历史上水患频发。康熙年间近三分之一的年份黄河都有水患。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八月黄河决武陟的詹店、马营口、魏家口,到年底才堵上。后又连三年决武陟境内。当年的雍正曾奉旨督办武陟河工,十分辛苦。雍正登基后的第一年(公元1723年),河决武陟马营口,洪水逼京,淹天津。雍正皇帝派河道总督齐苏勒亲自率兵治理水患,大修险工。
       就在这一年雍正在了这里开建嘉应观,观又被称为黄河龙王庙。可见其在黄河的地位。
        嘉应观在现在武陟县城东南十二公里处,那天早上我从焦作去了武陟,从武陟县城乘乡村公交到嘉应观。
       嘉应观坐北朝南,面向黄河,占地140亩,现在离黄河边不到十公里。观里的建筑规格高,样式规范。说是当时都是御用工匠施工,是“原汁原味”的清朝官式建筑群。
       山门为单檐歇山顶,上为蓝色琉璃瓦,檐下为五踩重昂斗拱。外檐有彩绘。门额为雍正皇帝手书 “敕建嘉应观”五个大字。
      
      进去正面就是御碑亭,金黄色琉璃瓦复盖的伞形圆顶,六角重檐。


      

     我去的时候,有人正在碑亭内拓碑。 雍正亲笔御书的铜碑。碑高4.3米,宽0.95米,厚0.24米,说是国内体积最大的铜碑,碑额书“御制“,在铜碑周边共精雕24条龙,象征一年24个节气。看其内容,雍正很大程度上还是为自己歌功颂德吧。
       左右两侧为钟鼓楼,重檐歇山式,方形元宝脊,平面呈正方形建筑。楼内有大量的彩绘图案。钟楼可以上去,里面的大铜钟,上有八卦,是当年的物件。
        中轴线再往前是“严殿”,是文武百官祭祀之前休息的地方。
       中大殿,又名金龙殿。上下两层,面阔五间,重檐歇山迴廊式建筑,也是蓝琉璃瓦覆顶。
      大殿中间供奉的是嘉应观的第一任道长---牛钮。两旁供奉御封的南宋金龙四大王谢绪、明代黄大王黄守才、清代朱大王朱之锡和栗大王栗毓美。都是新搞的蜡像,一般。但中间供的牛钮很有来头,传说他是康熙的兄弟,雍正的叔叔。这我倒觉得有点着谱。要不然如此高规格的供奉。那个栗毓美是山西浑源人,我去过他在浑源的墓地,也是七批国保。
       

         中殿前的铁香炉是雍正时的物件。
       说是此殿为“无尘殿”,大殿顶棚有六十五幅彩绘,上绘三十三只凤和三十二条龙,这六十五幅龙风图近三百年时间不沾灰,少有虫鸟。经勘察,大殿顶棚是檀香木,其香味把虫鸟熏跑了。据说这六十五幅龙凤图是现今国内仅存的六十五幅纯满族风格的彩绘。

 

(网上摘片,侵权立删)        
        彩绘下方悬挂着的“洽德敷仁”匾额,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五年第一次率领文武百官到嘉应观祭祀河神时亲笔御书原件。
     


(网上摘片,侵权立删)

      “恭仪厅”,是一个过厅。要表示对后面“禹王阁”的恭敬,文武百官在此净手、整理衣冠,然后恭恭敬敬的穿过去拜大禹。
      最后面是供奉大禹的“禹王阁”,地方,这是两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重檐硬山式楼阁建筑。,供奉着咱们治河的祖宗——大禹。原来的大禹像是檀香木雕的,在楼上,过去的文武百官站在楼下行礼,但原像已毁,现在是新塑的泥像,供于楼下。
  
        禹王阁东西两侧群房各九间,东为风神殿,西为雨神殿,里面供奉24位风神、雨神,都是借鉴封神榜里面的人物新塑的。倒是挺好玩。
        
        东边的跨院为清代的河台、道台衙署、修防厅。

       西边的院子是现代建筑。1950¬—1952年间修建新中国第一个引黄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时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以及首任黄委主任王化云,苏联专家布可夫,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等人在这里办公,可以说是当时治理黄河的指挥部——“河道衙门”。
       这是傅作义的办公室。
       旁边是王化云的办公室。王化云可是在治黄工作上干了多年。他1946年就在解放区任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1949年至1982年任水利部黄委主任,其中1979年至1982年任水利部副部长。可以说他一辈子在治黄工作岗位上任要职。当年修三门峡水库就是他向毛主席提出来的。不过这个水库后来诟病太多,到今天一提到三门峡,还是遮遮掩掩的,没有人出来大大方方承认当时的谬误。
       不过49年以后治理黄河,黄河安澜多年,但又搞得时不时断流。近些年逐步走向科学调度,看来有成效。

(0)

相关推荐

  • 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

               北望太行,南襟黄河.河南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与郑州黄河游览区隔河相望有一座"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   自古,滔滔黄河到了相对平坦的河南孟津以下常形成决口 ...

  • 中国治水史鉴

    该书通过丰富的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大量可靠.科学的祖国水利历史知识.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六篇,分别为: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匹夫"有责;注重管理,有章可循;总结经验,科 ...

  • 【中州作家】朱俊明:嘉应观与黄河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06] 嘉应观与黄河  河南郑州       朱俊明 在我国只要你是研究黄河者,就绕不开嘉应观.因为当年大清国的治黄机构就设在这里.是千里黄河治理的中枢机构,也就是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178-仿弘治黄釉碗)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会议 ...

  • 为什么有的‘肩周炎’总也治不好?

    肩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也是最容易"累"的关节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肩颈痛已成为困扰全球约10亿人的常见病.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肩痛的那些事儿~ 肩膀痛,莫瞎动!大多 ...

  • 黄釉至尊,舍我其谁:娇嫩的弘治黄釉瓷器!

    明弘治 黄釉盘及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一夫一妻制"在今天来说,是婚姻法的最基本要求.可在中国古代,一夫多妻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对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本人来说,三宫六院就更 ...

  • ​治黄汗古代三方

    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药汁,脉自沉,何从得为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皆 ...

  • [皇朝遗珍]娇嫩的弘治黄釉瓷又称帝王之色

    皇朝遗珍:娇嫩的弘治黄釉瓷又称帝王之色 "一夫一妻制"在今天来说,是婚姻法的最基本要求.可在中国古代,一夫多妻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对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本人来说,三宫六院 ...

  • 慢性头疼怎么办?医生总想着治头痛,仔细找病根治病根才高明

    慢性头疼怎么办?医生总想着治头痛,仔细找病根治病根才高明

  • 裴永清:论“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上)

    论"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体会 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 裴永清. [编者按]本文提出了"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治血&quo ...

  • 黄河西岸的沿黄观光路,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号称中国的1号公路

    黄河西岸的沿黄观光路,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号称中国的1号公路

  • 治黄癣方,{俗称癣秃头}

    治黄癣方,{俗称癣秃头} 处方:生斑蝥9克.生半夏9克 用法:将上两味研成细末,用鸡蛋油{鸡蛋放在菜油里敖成的湖状的东西}配成膏状备用,把秃处洗净,一天抹一次,七天可愈.大家不防一试. 我喜愛用一貫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