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反对儒家仁义?(下)

中国古代哲人们已经认真探索人类的终极追求,探索人间的理想国如何建立。

庄子描述理想国是:“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就是说,君王如同树的末梢,随风飘荡,百姓如同野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食草,不相妨碍。

老子在“大道废,有仁义”的前面一章描述的正是人类的理想国:“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人类社会分为四等,理想国是第一等。这个时候,百姓不知道有君王的存在,但社会井然有序,人们自然互相协助,但不会有居功的意识,对天下的老人都当成自己的老人来孝顺,把天下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他们都遵循天道法则,互不伤害。人们不需要首领,天道法则就是唯一的首领。

《易经》乾卦“用久,见群龙无首,吉。”今天群龙无首是大凶之象,远古群龙无首是大吉之象,社会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易经》和《道德经》二个文化系统不谋而合。这是学习文化的好处,我们可以看得很远。

第二等的国度,有仁君存在,人们赞不绝口。儒家子弟一定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但老子和庄子一定沉默不言,忧心忡忡。德已经下衰,更坏的社会就会出现了。

果然,人们不再赞美自己的君王,而是道路以目,不敢讲心里话,只能从眼神中读出哀伤。后世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描述这种恐怖的社会。这是第三等的国度。老子说“其次,畏之”,十分形象。

“其次,侮之”,就是第四等的国度,天下大乱了。


老子对国度的四分法之精辟,与后世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雅克·卢梭十分一致。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就是天道法则衰落的开始,仁义被人们高唱,仁君被传扬,只要人们心中开始追逐外界的五色五味,平静的心受到外界信息的控制,残酷竞争就不可避免,最终愈演愈烈。

老子时代无休止的战争,社会的极度不公正就是常态,这正是老子担忧的。

陈鼓应引冯友兰的话说:“'大道废,有仁义’,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不仁不义,只是说在'大道’之中,人们自然仁义,那是真仁义。

庄子用一个比喻来说:“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仁义”只是鱼口中吐出的湿气,靠这点湿气是无法活下去的,只有回归大海,鱼才能自由自在,大海才是鱼的归宿。

老子反对仁义,是因为仁义的不可靠。人性的纯朴失去了,欲望追逐无止境,结果可悲。只有追求天道法则,让纯朴之心回归,理想国才能出现。

老子对理想国的要求比儒家的理想国要高得多,这就是《道德经》与儒家经典的本质区别。

站在今天的角度,人们无疑更喜欢老子的学说,喜欢天道法则,喜欢天性的自由自在。博爱精神无处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似乎更与老子的自由自在、天然博爱的方向一致。

老子关于仁义的话有点刺耳,但心是热的

(0)

相关推荐

  • 老子差一点讲透了真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想要有喜欢.有快乐.有爱.喜欢.快乐和爱,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然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甚至还有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要普渡众生的学问,教我们从修行获得大智慧. ...

  • “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反对儒家仁义?(上)

    "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18章,任何人第一次读这一章都会大吃一惊.老子对儒家仁义的批判可谓不留情面. 继孔子和弟子们之后,经过董仲舒和宋儒二程.朱熹 ...

  • 39.问道老子:何为“大道废有仁义”的“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9.问道老子:何为"大道废有仁义"的"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 老子庄子为什么要反对儒家的仁义思想?老子反对仁义的三个理由!

    中国文化历来以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为主流,在佛教出现之前,儒家和道家学说占据了中国主流文化的位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伦理哲学,它以血缘关系和宗法制为基础,构建了一整套社会治理和人伦秩序的哲学系统.儒家的 ...

  • 道经之十八、大道废,有仁义……

    帛书校订本: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白话通译本: 所以说,大"道"被弃,才会提倡仁义.智慧出现了,才会有诈伪出现.父.母. ...

  •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提出的反对仁义和智慧与前一章讲到的天道自然相对应,从文字上看,老子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就 ...

  • 大道废,有仁义 | 《道德经》笔记

    第十八章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王弼本 老子心目中是有一个理想社会的,大致相应于伏羲女娲时代.而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尧舜时代.老子认为在 ...

  •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河上公注]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戶有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不用,惡逆生,乃有仁義可傳道.智慧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下則應 ...

  • 王蒙: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丢弃了,人们各行其是乃至胡作非为了,才会出现对于仁义道德的提倡彰显.智慧计谋发达了,心眼儿越来越多了,虚伪与欺骗才会越来越多 ...

  •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混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18章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不通,出现仁义. 大道,天之道,为何会行不通呢?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