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如何划分上士、中士、下士?为什么下士嘲笑理想国?
第二段经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上述道理千真万确,都是人们所经历的。世人心存怀疑,不肯相信。老子把人分为三等:上士、中士、下士。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
经文“信不足焉”是指中士,好像如此,又不敢确定,更不会努力奉行。经文“有不信焉”是指下士,完全不信,反而嘲笑。
老子告诉弟子,不要气馁,下士不嘲笑,那肯定不是道。弟子们经常遇到世人的嘲笑,有些弟子退缩了。老子一语点破机要。经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老子对弟子的耳提面命,“不笑不足以为道”则是棒喝了。
作为有志于修道的大丈夫来说,看见中士的“信不足焉”而犹豫,不敢勇往直前,拳拳劝勉。对于劣根之下士,真心已死,故对道发出阵阵嘲笑,那是对修道士的最好鼓励,也是一种反向赞许。
所以庄子反复申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亦次之矣”。嘲笑道的劣根者身虽没死,心却早已死了。老子“有不信焉”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犹“戚戚焉”。
第二段经文有四处争议:
1.此句注释家很困惑,文本句逗很不一致。河上公本缺“有不信焉”一句,然注释“下者应之以不信以欺其君”,意即君欺下民,则民亦欺其君。推测应有“有不信焉”一句。帛书甲乙本作“信不足,安有不信。”把“焉”作“于是”解。此句意为“信不足,于是产生不信任”,与老子深刻丰富的原意差距万里。
2.经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断句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更是极不严谨,自古未见有如此句型。古文最忌重复,一句二个焉字重复,老子岂会如此行文?
3.今人注释家朱谦之《老子注释》为“信不足,有不信”(依据唐易州龙兴观石刻本)。王念孙认为“焉”是衍文,朱赞同。《道德经》行文极简,有时省助词,不影响语义,只影响美感。但有时却会严重影响语义,此句经文缺“焉”就是这样。
《龙兴碑道德经》使老子深深的悲悯情怀荡然无存。正如“戚戚”比“戚戚焉”少了很多的悲悯情怀一样。王念孙、朱谦之简单的以文字处理,微妙之意尽失。老子前章刚宣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修道士伟大而深刻的情怀学人应该悉心体会。《道德经》经义不明,望文生义,不知所云者甚多,惜哉!
4.此句经文又见第二十三章,有注释家认为是误在此重出,应该删去,亦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