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釉面中的气泡与窑温

瓷器有一种的鉴别方法,即认为旧瓷气泡多,新瓷气泡少。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敢断言对与于否。但当你一旦了解了瓷器的烧造过程时,你便会明白它有多大的不可靠性了。

我们先说一说瓷器的制作。瓷器是用高岭土,石英石,长石等不同矿生物,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的粘土,它经过配料、粉碎、筛捡、淘洗、水浸、陈腐、碾压、揉搓、拉坯、立坯、成型、上釉、高温焙烧,氧化还原最终而成的瓷制品。由于窑温的高低会倒致瓷胎瓷釉中液相分子的溶解程度,温度低溶解差,瓷胎中分子与分子之间液相填充不满瓷化程度差,瓷胎釉面中会有大量气泡存在。窑温高则可充分溶解胎,釉中的液相群,充分填满胎,釉分子之间的空隙这样烧制出的瓷器不但瓷化程度高,而且釉面中的气泡也很少。在古代历朝历代的烧瓷窑工们为了“多、快、好、省”地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瓷器,在窑炉炉具上进行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造,使烧造瓷器的技术和原料一次比一次提高,从而创造出无数的历代陶瓷艺术精品。然而,就在这一次次的提高中,都会在瓷器产品中留下历史的痕迹。瓷器釉面中的气泡现象就是其中一个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痕迹。

从原始烧制陶器的盖土窑到直烟窑是一次革命,从烧制半陶半瓷的直烟窑到倒烟窑又是一次革命,而从烧制瓷器的倒烟窑到阶级窑又是一次革命,而每一次窑具的改革与革命都会使窑炉炉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都达到了一次质的飞跃,而在此同时,烧成的瓷器釉面中的气泡也相应地随之减少。从宋朝龙窑的兴起到元朝元窑的鼎盛,从元朝元窑的鼎盛到明朝葫芦窑的生成,从明朝葫芦窑的发展到清朝蛋窑的生成,从清朝蛋窑的生成到解放后转窑的产生直至今日煤气窑的普及,可以说每一次窑具的革命都是一次飞跃,都会给陶瓷的瓷胎瓷釉留下一种历史的痕迹。

我这里有组数据可以说明坯胎、瓷釉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胚胎在窑炉中温度升至100--110度时属于胎体釉面自由排水阶段,温度升至110—400度时属强排水阶段,而500--800度时属慢溶收缩阶段,800-1000度时胚胎和瓷釉中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开始出现结晶体熔化(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液相分子),到1000--1100度时属溶液渗透阶段,在1100--1300度已属于完全烧结阶段,而1400--1500度时已属二氧化硅及三氧化二铝的膨胀阶段。我们从这一组数据中即可以看出胚胎及瓷釉在各个温度条件下的不同转化过程。而在古代,所渭高温窑炉烧造时的最高温度也不过是 1000--1200度左右,而在这种温度下氧化硅和氧化铝还没有完全充分烧结的情况下,这就给瓷胎瓷釉单分子结构之间没有造成完全液体填满的机会,分子与分子之间还有着一定的空隙,在这种温度下烧成的瓷器我们在高倍放大镜下面观察时会发现有大量的气泡存在,如果炉温在1300--1400度时,氧化硅及氧化铝充分溶化后产生的液体就会充分填满分子之间的空隙,在这种温度下烧成的瓷器再在放大镜下观察,就会发现气泡会很少,甚至个别地方完全没有气泡产生。这就说明古代窑炉烧造的瓷器,由于窑室的火温相对较低,不能使氧化硅及氧化铝充分溶解,瓷胎及瓷釉中分子与分子之间还没有达到完全烧结到致密的程度,所以造成大量的气泡存在。而现代化炉温生产出来的瓷器由于氧化硅及氧化铝的充分溶解,已达到了完全烧结的水平,就不会产生出大量的气泡了。但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达,现代窑炉的窑温己可随意控制,一些制造仿古瓷器者也会故意将窑炉炉温降低下来己达到旧时瓷器釉面的效果,所以说单从釉面中的气泡多少来判定瓷器的新与旧应当说是不准确和不科学的,但作为一种旧瓷器的烧造时代及炉温高低倒可作为一种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