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场景”也要搞数字化?信息(二)
一直以来,学者将信息视为交易成本。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的眼里,信息经济学不仅仅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而是对经济学大部分内容重新阐释的必须。在企业中也是一样,如果把企业管理简化成“观”和“控”两个字,就很容易看清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占了一半以上的内容。有些管理问题,只要看到了,就不需要“控”了,看到就起到了“控”的作用。从销售过程管理到生产过程管理,从研发项目里程碑到供应链仓储信息共享,无不是这样。
在没有数字化之前,关于信息的获取总是在这些方面纠结:为了获得这些信息的激励机制是什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信息的后果是什么?个体获得或提取信息的关键机制是什么?他们如何分配获取信息的回报,在不完美信息条件下管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在信息不完美条件下,通常都是这样管理的,在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方面,以及在分配资源方面有多有效,例如管理者在分配回报的关键问题上效率如何。数字化之后,以上大多数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经济学家科斯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他试图通过交易成本来界定企业的边界。即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应该低于社会。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占据主要部分。数字化之后,随着上下游供应链信息透明,信任达成。企业的边界将有可能扩大到整个供应链,甚至出现无边界的维基型企业。案例:华为对他的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数字化交付,即你不仅仅交付配件,还要让我看到配件的实时生产过程。一码到底,数字孪生等技术要求供应商做到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