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客家人的智慧结晶
梅州客家民居种类繁多,除土围搂、围龙屋外,一字屋、列杠楼、府第式、山寨式、四角楼、混合楼等亦内涵丰富,各具特色。
一字屋 中间为厅堂,厅堂两侧各有相称的一房或两房。由于规模小,不需投入大多的资金,适合独家小户居住,至今客家农村仍有不少人按此模式建造房屋。以“一字屋”为基础,在两端正面向前延伸加筑几间房,这种屋宇称为“下山虎”。以一字屋厅堂为中轴线,向前檐唇下置天井,天井两侧建南北各一廊(厅),天井前端檐唇内筑一列与上堂相对称的屋宇,中间大门对正上堂中轴线形成完整的二层楼方形屋,楼上内外四周筑游路护拦,这种屋宇称为“走马楼”。在二堂二横的后面,再向后依山形地势叠筑,层层起栋飞檐,形似凤鸟群聚翘首展翅,显得纵横有序、层次分明的屋宇,则称“五凤楼”。
列杠楼 列杠楼在梅州客家农村亦随处可见。一般正面有几个层面就称为几杠楼,二、三杠比较普遍,多的达五、六杠。每杠都是房间或厅堂,杠与杠之间为天井,有走廊过道相通,中心位置的厅堂为供奉祖先牌位的祖堂。楼高普通为一、二层,也有少数三层的。有的一杠纵深十数间,后面还有横列的“枕头屋”。大多数列杠两侧还有较低矮的杂屋用作厕所、灰间、牛栏、猪舍。全屋房间多少不等,少的十数间,多则百间以上。梅县程江镇西山村的济济楼就曾居住过二、三百人。
府第式 一般为官宦人家所建,与围龙屋相类。大门门楼较高,筑成单飞檐歇山式,屋檐大都用硬木雕刻成狮头、龙头、猛兽头等图案,色彩鲜艳。正堂之中,一般有精心雕刻的木屏风,四壁雕龙画凤,花鸟相映。厅堂可摆十二台至十四台大型宴席,其他房舍、院落均比一般围屋宽敞。虽称“府第”,但没有中原封建王朝时代“府第”中广筑园林亭台楼阁、荷塘山水等建筑。梅州客家为“文化之乡”,读书中举为官作宦者多,“大夫第”、“光禄第”、“进士第、“双魁第”等每每可见。
山寨式 多为元明时期避乱抗敌而建,一般沿山夯筑土墙,东南西北设立大门,里面中间设置老祖堂,周围群屋紧聚,巷道纵横。比较典型的有位于五华县大都乡的黄蜂寨、乐和寨、石门寨。兴宁下堡教美村的“龙兴寨”(又称“仙人揽鼓”)亦属此类建筑。该寨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3层2街螺旋式建筑,上下两街长约200米、宽2米,寨墙用自然石砌基,上面灰沙混拌夯实,建筑坚固,防守功能完备。
混合楼 客家传统屋式结构与西洋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中西合璧”式楼房。最有代表性的是梅县白宫镇旅印尼华侨于1935年建造的“联芳楼”。该楼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屋内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110多个房间。它的整体布置内外有别,内部厅堂、房宇平面布局与围龙屋完全一样,外面的门楼、窗棂、天面等设置则采用西洋钢筋水泥柱梁、卡楼雕塑艺术装饰,天面为钢筋水泥平面加隔热层。从外表看,是一座完整的西式洋楼,但屋内的厅堂、屏风隔扇、窗棂等漆金雕花图案等艺术装饰,则全是中国民间习惯采用的吉祥如意物。布局巧妙,富丽堂皇,仿如一座展览馆。
园林式 以黄遵宪故居人境庐为代表。庐为砖木结构园林式书斋建筑,揉合客家和东洋建筑风格,厅堂、水井具客家特色,无壁楼装饰落地玻璃窗呈日本风格。庐内有厅堂、七字廊、五步楼、无壁楼、十步阁、卧虹榭、息亭、鱼池、假山、花圃,楼阁亭榭高低相衬,廊井池圃花木扶疏,拾级登阁,曲径通幽,面积虽只500平方米,却似山重水复,路转峰回,其结构之精巧,令人赞叹。1990年评为国家近现代优秀建筑物。
围屋式 以“建桥围”、“紫荆围”为代表。“建桥围”位于丰顺县建桥镇西北面,明隆庆(1567—1572)年间都乡佥军事张乾福所建,占地面积1578平方米,墙厚30公分,设东西北门,围门设有木楼坪,结构外圆内方,环围有池塘,民房绕围墙内而建,有3街12巷21幢,祠堂有3座;“紫荆围”位于丰顺县砂田区,清代吴六奇参将杨照公所建,周围长223米,均用土泥夯成,设有东、西2门出入,门高2.5米、宽1.5米,墙厚0.6米,为石砖块建造,围中央是大祠堂,沿围建房153间,环围外侧设有水池,宽1.2米,长3米,有“昂天海螺”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