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射箭技艺博得姑娘芳心的锡伯族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和新疆省,在东北的沈阳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基本保持着一夫一妻、妇随夫居的典型的父权制婚姻形态。个别无子嗣者招婿入赘。同姓不婚,但偶有姨表、舅表、姑表兄妹婚配情况。

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

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

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

锡伯族习俗婚俗在伙子向姑娘求爱,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艺博得姑娘的芳心。如果姑娘看中了哪个小伙子,就主动同他一道拉弓射箭,以此沟通情感,结为良缘。

婚礼一般要举行3天。前一天上午称送“喜车”,男家就要把婚礼所需的肉、米、菜、烟、酒等一应礼送到女家。

这两日新娘躲在亲朋家里,由姑姨或是表姐给她开脸,以备结发为妻。第一天,女家大宴,四方宾客前来庆贺出嫁之喜,新郎在岳父的指导下,给长辈、亲戚或德高望重的老人跪拜敬酒。晚上,举行“打丁巴”活动,这是出嫁仪式的高潮。

第二天男家举行成婚大典,为保证大婚进行,娶亲的队伍,根据路途远近,确定出发时间。新娘的嫁妆要由哥嫂和娘家的人亲自送去,去的人一般男女各半,不超过两桌人。

新娘扶下车,由伴娘扶着和新郎并肩而行,在正房门前,新郎新娘面北叩首,参拜天地。新郎跨入门内,隔门栏男女对跪。夫妻才到正屋,先向喇嘛叩头,喇嘛摸顶后,再向父母跪拜,这一切完毕后,新娘入洞房,等到晚上喝“合欢酒”后,才下炕,给公婆敬酒。这些风俗大多已改变,或从简。

成婚大典之天,男方要大宴宾客。伊犁锡伯族与各民族都有广泛接触,客人中的民族成分多,一般多用清真酒席待客。直至晚上,还要举行贝伦舞会,庆祝婚礼。

男方喜宴的第三天,新郎和新娘要早早地起床,新娘要给公婆点烟敬茶,新郎则要提上两瓶喜酒去叩见岳父岳母。这天,婆家还要用车把娘家的二老接来,专门招待亲家吃“完婚饭”。新郎和新娘在父母的带领下这天还要去墓地上坟地祭祖。

到了第五天,娘家人要送来帐幔和两块油饼,油饼要包在报纸里,卷在帐幔的挽结处,新郎和新娘在睡前各吃一块,表示吉利。

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娘家探亲,住一夜。满月后新娘要回娘家住满一个月。

禁忌:子女在偶龄时禁止结婚;堂气妹和同姓间禁止婚配;忌单日结婚,因为婚配是成双的喜事;忌闰年办喜事、盖房子;忌在父母大寿年份办喜事;忌一年内办二到三次喜事;已婚的姑娘,婚后三年内不准在娘家过春节,看娘家灯。为保持正常生理发育不准女子缠足。妇女忌缠足裹脚,怀孕时不可干重活,不可看死婴、听凶事和使人伤心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