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追寻唐代宁海史迹

追寻唐代宁海史迹

文/应可军

10月19日,宁海县委书记林坚在该县桥头胡街道调研文旅工作时强调,要以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再出发”专项行动,文化赋能,聚力前行,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项目进展情况怎么样?推进中有哪些困难?”

确实宁海人有一种韧劲。拼命在找宁海的唐诗,据说唐代诗人描写大海的诗句均属宁海。

其实宁海在唐代尚属蛮荒之地。春秋时期,楚国还大肆向淮河以北移民,以徐州为中心,建立奴役中原人民的殖民地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
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两广一带,大一点的是指长江以南。楚国和吴、越曾被中原诸国称为南蛮。台州宁海一带,只是朝廷将不喜欢的官员、贬臣流放地在信仰上而言,中国道教于东汉时形成,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这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
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术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教文化对唐代诗人的出处行藏、功业观念、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熔铸了唐诗既注重功名又顺应自然的思想内容和既自由浪漫又淡泊超然的美学风范。
除此之外, 道教文化对唐诗游仙题材的新开拓、幻想奇境的新探索、玄妙手法的新发展等方面, 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思想开放, 文化昌盛的时代 , 产生了一大批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大诗人 。自唐朝建立以来, 随即着手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生产的措施 ,诸如安置流民, 实行均田制、租庸调政策 ,以及兴修水利等。这样 ,使唐王朝很快地从动乱中得以复苏。文治方面, 唐帝国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文化政策 ,哲学思想界的控制也较为灵活与宽容 ,允许各种学术思想和哲学派别存在 ,儒 、释 、道家各种学说并存 ,各种思想都很活跃 。
儒家的正统地位有所加强, 这主要体现在儒家典籍的校订与流行上 。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 颜师古完成《五经定本》 , 基本上结束了漫长的今文 、古文之争。唐代士人明经考试必须精熟儒家典籍 ,这是入仕的重要保证。当然 ,佛教与道教的流传也是很广泛的 。
佛教虽然在唐代曾经受到过几次打击 , 可是佛教的流布仍然广远 ,唐代统治者中, 武后 、宪宗、懿宗等虔信佛教是很突出的,宪宗和懿宗还迎过佛骨 。道教发展到了唐代, 由于统治阶级有意的扶持与倡导,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影响更为深远 。李唐统治者依托老聃而自高其门第, 据《唐会要》卷五十载 :“唐高祖武德三年五月, 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 ,仪容甚伟 ,曰:`谓吾语唐天子 ,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 子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 乃立庙于其地。”以制造舆论来说明李唐乃李聃之后裔 。
唐太宗在诛除李建成时曾受到过道教徒王知远的支持, 故太宗即位后对道教给予不少方便 ,在茅山为这个陶弘景的弟子构建“太平观”。高宗追谥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号老子之妻为“先天太后” 。唐玄宗于开元九年遣使迎道士司马承祯入京, 亲受法;开元十年,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 每年依道法斋醮;开元二十五年,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 ,这就视道士为宗室了;并且,还于这年设置玄学博士, 令其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 ,每岁依明经考试方式取士, 时人谓之“道举” 。因此 ,道教在唐代有“国教”之尊。
不少文人就走先隐居学道再入朝扬名的曲线到位法 ,如前所举之司马承祯 、后来的吴筠等人即为显例, 就是大诗人李白也因其隐逸名山 ,蓄养高义,诗文又很华美而被征辟入京待诏翰林的 ,因此有所谓“终南捷径”之说。道教和道家文化之所以受到唐代朝廷的重视、知识分子的推崇 ,社会75 各界的接受,这当然与其清静无为 、自然清真的价值观念有关,也与其无为而治 ,行不言之教的政治倾向相联系。道家哲学并非一概排斥入仕为官,道家的处世态度是顺应自然,不必强求 ,亦隐亦仕,无可无不可 ,要求与现实保持一种若离若即的松散关系。
这从《庄子·德充符》和《庄子·田子方》中的哀骀 、姜子牙的形象就可获此印象。他们把入仕为官看成是“其来不可却 ,其去不可止”的事 ,坦然处之 ,听其自然 ,没有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这样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哲学影响了有唐一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出处行藏。唐代的道家文化 ,虽然承袭了汉魏以来的道家学说和道教思想 , 但也有所变化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道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上 ,其重要特征是研究的对象由外部向内部转变并有所深化。先前追求长生不死成仙飞升已发展为对其内在精神的探索 ,由本体论转向心性论 。
这当然是从佛教哲学中汲取营养而形成的新的理论体系。具体言之, 佛教哲学般若本无论思想就被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所摄取 ,而佛家的三界随劫轮回理论、《佛说四十二章经》则分别为道教的《度人经》和《真诰》所吸收。唐道士司马承祯受佛教三论宗思想和天台宗止观学说的浸淫而形成其理论。当然 ,这种影响是双向并行的 ,佛教哲学也从道教思想中汲收了对之有益的成份。
唐代的百官与知识阶层与道教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唐代的官吏与文人大都从思想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过道教文化的熏染 ,与道教有着深浅不同的接触。唐代帝王不管他是否真正由衷地信奉道家学说和道教思想 ,但都有意识地对道教予以积极的扶持 ,李世民不必多说, 李隆基不仅对道教给以种种优厚条件, 而且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上行下效 ,不少名公巨卿不仅信奉道教, 而且亲受道,如宰相李林甫,大臣贺知章 ,名相李泌 ,隐士司马承祯 、吴筠、知识阶层的李白 、李签 、成玄英 、杜光庭等等,以至于出现了官吏、文人与道士三重身份并列的现象。
其次是道家文化和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 ,特别是对唐代诗歌的浸润。这归结起来,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论列。
一、道教超越功名利禄的思想对唐代诗人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响 。道家以冷静而超然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 ,以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来处理千变万化的世间事物。冷静与超然本无可厚非, 可冷静的过度和超然的无限就会趋于冷漠与消沉 。因此 ,人们论及道家和儒家哲学时 ,总会落入前者出世 ,后者入世的结论。此外 ,顺其自然的放达也会给人造成消极等待与厌世悲观的印象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入仕与隐逸的人生道路选择上 ,道家的态度决不是非此即彼, 往往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现象 。
老子“功成而不处”“功成身隐”的思想就明确表示对入仕的肯定, 至少不是简单的排斥 。而《庄子·山木》中也说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浮游于万物之祖 。”指出其处世方式是时隐时现 ,与时俱化,不拘执于一定的形式 。仕与隐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总要对功利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超然物外 ,追求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自由而超越的状态,应当说这才是道家哲学对入仕与隐逸的灵活态度。
传说老子曾做过东周王朝的柱下史,庄周也在楚国当过漆园吏 。问题不在于仕与隐的取舍选择, 一切都要视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决定其态度。这种出处行藏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 ,进入唐代 ,变化得更为具体与灵活了,这在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的李白身上有典型而全面的体现。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按照道家思想和自身的处境 ,设计了一个对待“仕”与“隐”的人生奋斗目76 标,这在唐代那些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中 ,有一定的普遍性:“近者逸人李白 ,自峨眉而来……遁乎此山 。仆(北寿山)尝弄之以绿绮 ,卧之以碧云, 之以琼液, 饵之以金砂 ……俄而, 李公仰天长吁 ,谓其友曰 :吾未可去也! 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 荫君青松 ,乘君鸾鹤 ,驾君虬龙 ,一朝飞腾,为方丈 、蓬莱之人耶? 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 ,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 、留侯 ,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李白为自己一生奋斗勾勒的轮廓和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是唐代受道家思想浸淫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也是唐代诗人中在仕与隐、出与入的抉择上大体遵循的原则 。其核心是蓄养道义 ,启迪道性,创造条件等待从政的机会 , 达则兼济, 穷则独处 ,功成身退, 超然物外 ,保持精神的绝对自由和行动的不受拘束 。所谓道行则仕 ,道不行则隐 ,以隐求仕, 亦仕亦隐,先隐后仕,先仕后隐……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初唐的王绩等人, 由隋入唐, 亲历战乱 ,似乎没有觅得切入仕宦的良好角度与机会,只好过着以隐待仕, 最后寂寞无闻的生活 。据说还是“自有居常乐 ,谁知身世忧”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 颇具“道性”的陈子昂, 在未登仕前,与当时的赵贞固、卢藏用、杜审言 、宋之问 、毕隆泽、郭袭微、司马承祯 、释怀一、陆馀庆等人号称方外十友。这些文人 ,有的隐逸终身 ,有的亦隐亦仕,有的以隐求仕,有的先仕后隐,一般都受道家文化浸润熏染,受道家处世哲学和价值观念影响颇深, 在他们的诗文作品中更有明显的道教文化的印记。陈子昂《感遇诗》本是咏怀言志,感慨时事之作,然则言及道家思想及道教经义者, 保守的估计也占五分之一, 诸如“市人矜巧智 , 于道若童蒙 。……曷见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 。 然遗天地, 乘化入无穷。”“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 谁能测沈冥 。”“圣人元命,惧世乱其真 。”“深居观元化 ,悱然争 颐 。”而他在《赠严仓曹乞推命录》里也说:“闻道沉冥客,青囊有 篇 。九宫探万象 ,三算极重玄。”显示了陈子昂与道家文化的血脉相连。卢藏用曾隐居终南山 、少室山, 虽有道心 ,却未忘情政治,《唐诗纪事》称他“时有意当世, 人目为随驾隐士 。晚乃徇权利”是不错的 ,显然是以隐求仕的人物 ,道破终南山大有佳处之秘密的也是他 。他的从政经历在唐代知识分子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布衣终老的隐逸诗人孟浩然 ,隐于鹿门山以养高名, 但他的从政努力失败了,被迫终生赋闲。为人傲岸 ,性格戆直狷介的任华,曾隐居多年 ,以“野人”“野客”“逸人”自命, 沉迷于求仙服食。中唐诗人施肩吾放浪诗酒, 有隐居待仕之志 。吕岩更是八仙之一,传云受丹诀 ,苦心修炼而得道。当然 ,更有不少诗人、文士更是浸淫极深 ,亲自作了道士的 :大诗人李白不消多说,十才子中之吉中孚、少年早慧的韦渠牟、女道士薛涛 、杜光庭 、郑遨 、元淳 、刘崇远都是作过道士的诗人。
如果把唐代诗人与道教和道家文化的渊源进行归类, 大抵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隐居读书或著书讲学者如张谓 、刘长卿、窦常、李白等人 。②隐居学道,求仙服食者如任华、施肩吾 、吕岩 。 ③隐居学道以求仕者:卢藏用、司马承祯 、吴筠 、严维 、王建 、刘轲、李端、马戴 、项斯 ……④仕途失意后隐居者:孟浩然 、刘方平、郑常 、徐凝 、张甫 、张彪等。 ⑤厌世归隐者 :殷 、丘丹、刘高、顾非然、司空图 、郑合 。 ⑥隐居避乱者:戴叔伦、陆龟蒙、顾云 、陆希声等 。 ⑦被迫终生隐逸者:牟融、张祜 、鲍溶 、卢仝 、方千、陈陶。 ⑧受道家思想影响而淡泊名利者就更多了。
综合观之, 在这几种类型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以隐求仕和受道家文化影响而淡泊功名利禄者为主流 ,约占各类隐逸之半数 。由此观之 ,唐人卷舒随意 ,出处灵活 ,超越功利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 ,实在与道家文化的浸润与道教思想的广泛流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若以哲理的眼光来辨析 ,上述八种类型和热衷于仕进的儒家观念 ,以及视一切为空幻茫然的佛教文化, 又可以把唐人的出处行藏归结为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顺应自然,以及佛家的空观无为三种方式了。公允地讲 , 道家思想并非一味消极颓丧, 它处于激进与消沉之间的自然状态 ,既不汲汲于功利 ,又不排斥一定的努力,一切听命于自然 ,这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中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它是小农经济个人价值自我认知的折光, 广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

二、直接表现神仙世界的游仙之作。游仙诗是直接描绘神仙世界,表现仙游乐趣和服食丹药 、祈求长生之类的作品 , 是典型而生动的道家文化在唐诗中的反映。我国的游仙诗渊源深远 ,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在其所撰的《彭祖经》里就有导引服食 ,长生房中之类希冀成仙的歌诀, 反映了在生产力和营养、饮食及卫生条件都很差的条件下人们追求长生福寿的愿望, 尽管那还不是严格意义的文学作品 ,将其视为游仙诗之发轫和滥觞还是可以的 。
其后, 秦博士的《仙真人诗》 , 应是够格的游仙诗了。汉乐府里一部分出世求长生之作,建安诸子, 包括曹操在内的一些渴求长生的诗歌也属此类 。曾以撰写游仙诗闻名的郭璞,他那十四首《游仙诗》由于在仙游世界中免不了咏怀言志的抒发和功业之念的寄托 ,已被评家称为非正格的游仙诗了 。唐代直接表现游仙服食的诗歌 ,也正是沿着郭璞开创的借游仙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的方向发展而来的 ,与那种“滓秽尘网, 锱铢缨绂, 餐霞倒景 ,饵玉玄都” (《 文选》李善注) 的正格游仙诗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如李白的《古风》中几首游仙诗 ,就是并非为游仙而写游仙,显然另有寄托之作,这是人所共知的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怀仙引》, 刘孝标的《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仙字》 , 陆敬 、赵中虞的同题之作 ,宋之问的《王子乔》及《冬宵引赠司马承祯》等 ,均属此类 。兹举《王子乔》诗 ,即可见一斑:“王子乔, 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 。白虎摇瑟凤吹笙 ,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 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头草 ,草露湿人衣 。”当然, 卢照邻的《怀仙引》更为典型 :“若有人兮山之曲 ,驾青虬兮乘白鹿, 往从之游愿心足 。披涧户, 访岩轩,石濑潺潺横石径 ,松萝 掩松门。下空 而无鸟 ,上 岩而有猿 ……珠为阙兮玉为楼 ,青云盖兮紫霜裘。天长地久时相忆, 千龄万代一来游 。”表现了诗人向慕神仙世界,急欲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 ,当然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否定。在诸多的游仙诗中, 最有典型意义与批判精神的无过于李白的游仙诗了。像《游泰山》六首,每首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神仙世界,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歌更以夸张手法突出了仙境的迷幻 ,展示了对现实的批判精神。此类作品在浩瀚的唐代诗坛里虽占有一席之地 ,但还不能真正体现唐代诗歌的思想意义与审美价值, 只不过是道家文化在唐诗中较为直露的显现罢了。
三、驰骋纵横,在玄想中创造新生活 ,寻求新境界的浪漫情调在唐诗中的回响。道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变异、不因循守旧 ,这与儒家文化重视传统 、排斥变革是截然相反的。道家重视自然天性, 强调个性的尊严 ,主张放浪形骸、追求自由和逍遥 ,因而常对现实持批判的态度。这些表现在文学创作里, 就是一种驰骋纵横的奇特想象和寻求新境界的开拓精神, 而这一切恰恰启迪了唐代诗人的浪漫情怀并开发了唐代文人的想象空间 ,奠定了爽朗壮健、豁达豪放的唐诗基调 。
一般地说,作为诗歌创作而言,不外两大流派,这就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当然不排除二者兼融的诗歌创作 。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往往与道家文化渊源颇深 、联系紧密。道家文化无论表现主观意念还是进行客观描绘, 总是奇想联翩、离奇古怪的 , 并有大量的神灵怪异场景的生动描写 。老子好发奇想, 庄子侈谈怪诞荒谬的神话、寓言,而自屈原以降的浪漫派诗歌创作,无不充溢着神奇怪异的巫灵气氛 。这些看似荒诞实则玄妙空灵的文学作品 ,无疑是玄想奇思,变异创新的产物。演变到了唐代 ,就出现了那些构思突兀, 境界幽玄 ,交织着天上人间各种不可方矩的瑰丽诗章 。人们熟知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不必征引, 就是在高适、岑参、李颀、李贺、韩愈 、任华 、李商隐等人的作品中也不难获得明证 。岑参诗歌尚奇奔放,充溢着奇情壮采, 令人应接不暇, 被殷 所激赏的“山风吹空林 ,飒飒如有人” (《暮秋山行》)、 “长风吹白茅 ,野火烧枯桑”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等就是发新声 、拓新境、觅新意的名句 。此外 ,还有李颀的《古从军行》 , 韩愈的《南山诗》 、《陆浑山火和皇甫 》 ,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真是不胜枚举。所有这一切浪漫横放、驰骋纵横、摆去约束 、求异标新的艺术追求,无不从道家文化和道教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那些崇尚自然 、追求自由 、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浪迹林泉、批判现实、抨击黑暗 、向往理想境界的诗人与诗歌, 亦无不与道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丰富的道家著作中摄取过素材 ,从历代的神话传说里获得了启示与灵感 。至于一些讴歌成仙得道、寻求长生不死 、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寻求精神自由和适意的诗歌, 更是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 有的简直就是道教经义的演绎 ,道家思想的折光 。大凡此类作品的共同倾向 ,无不构思奇异 、想象新奇、意趣深微 、朦胧恍惚 、轻灵自然 、意象跳宕 。这应当说是道家文化对唐诗的另一浸润。
四、自然深秀、空灵飘逸的审美追求是道教文化在唐诗中着上的鲜明底色。唐代诗歌内容丰富, 风格各异 ,流派甚多 ,名家辈出。可是, 在群星灿烂的众多诗人和诗作中,有一种自然深秀 、空灵飘逸的审美情趣是非常令人注目的。而这类诗作往往是抒发人与大自然的各种复杂关系与独特感受的个性体验 、品味 。这些体验、味品恰恰最能打动读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往往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征, 最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因此,千百年来其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不仅不会因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而变得陈旧与落后,恰恰相反,在生产力和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引人重视,这类作品的价值 ,也随之历久而弥新了。这就是唐代诗歌中讴歌山水林泉之章和田园朴野生活的篇什 。这些作品产生于中国封建庄园制的完善时期 ,其时人们生存环境是那么的甜蜜 、适意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如此的和谐 、温馨 ,人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产生的诗情画意经过诗人物化为作品 ,其艺术造诣和审美价值自然倍受读者喜爱 、激赏了。如王绩的“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 野望》)、 陈子昂的“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度荆门望楚》) 、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临洞庭》)、 常建的“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题玻山寺禅院》)、 刘长卿的“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 (《寄龙山道士》) 、韦应物的“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寄全椒山中道士》)、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江雪》)、 钱起的“谷口好泉石, 居人能陆沉” (《题玉山村叟屋壁》), 一直到晚唐山水田园佳品 ,真可谓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了。
当然最杰出还要算李白 、王维 、杜甫等人的这类诗章 。李白的山水之章,大者气势恢宏,气象万千, 小者玲珑剔透, 堪称唐人山水之章的逸品 。而王维更是以造语幽雅 、设色清峻、意境空灵、构图飘灵著称, 他的《辋川集》篇篇幽独, 句句新奇 、不仅有佛释意念的深层浸润, 更浸淫着道家的清静玄远旨趣 。 我们从以上四个方面审视了唐代诗人和唐代诗歌与道家文化 、道教思想的关系和联系,从中不难窥探唐代的道家文化对其时诗人与诗歌创作的规定与影响 。如果要对唐诗的特质进行全面观照和深层把握的话, 毫不夸张地说, 道家文化和道教思想的存在与影响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唐诗有别于此前的汉魏六朝诗作 ,也迥异于宋元明清的诗韵风貌,这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 ,唐人有机而灵活地将道教和道家文化的精髓,尤其是老庄哲学的灵魂与价值观融入其为人行事与诗歌创作之中了。

再回头看看宁海的情况;宁海置县始自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除正式县名外,还有许多美丽的别名,如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缑城、广度里等,多与道家挂上钩故清代末年,有一首《宁海县歌》广为流传:“丹邱白峤古名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回浦就是宁海县的别名。南宋时,宁海被时人称之为“宁川”,当时的县令李知微在《县学新泉记》中说:“宁川,海邦也。”将宁海两字涵盖其中。王艺在《后梁宣帝祠碑》里写道:“余宦游宁川,宁川地广,山连括苍,水通闽中,得无名山大川,神灵圣迹者乎?”宁海境内的山脉乃天台山脉之延伸,水源亦多发自天台山脉。很自然地,《搜神记》里刘晨、阮肇两位樵夫入桃花溪遇仙的神话便也随着天台山水流到了宁海,于是,宁海被古人称之为“桃源”,意即世外桃源,超然脱俗。元朝县丞黄溍写过一首《初到宁海》的诗,诗中有“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之句,至今,宁海仍有桃源路、桃源桥、桃源村等名称。但宁海的别名中,影响最久、流传最广、争议最大的要算“缑城”了。有人说缑城原叫猴城;有人说缑城乃周灵王之子晋自河南缑氏山驾鹤南飞至桐柏山而得名;有人说缑城是为了纪念方孝孺而来;有人说缑城系宁海之军事要塞……不管怎么说,缑城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心仪和向往的地方——一个难攻宜守、仙气十足、儒学广播之地!宁海的道家文化只有;宋嘉定元年(1404)宁海道士桥的天庆观徙建于东郊东观山为宁海城区道教之始。由于宁海地近天台山,历史上几位道家名人与宁海有些渊源。如宁海盖苍山(又名茶山),历史上这里曾是古代道家向往之地,南朝著名道学家、医药家陶宏景、道学家张少霞均到此游览,在百丈岩刻石“真逸”。但一直没有尖端的环境和人物。在道教史册里,只是小儿科。
1700年前,葛洪来到宁海岔路桐柏山,开炉炼丹、结庐养生,从此与宁海结下了深厚久远的渊源,葛洪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道教理论家、被世人称为小仙翁。他所著的《肘后备用急方》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
道家频繁的活动使宁海的地名染有仙家之气,如緱城、道士桥、桃源河、桃源桥、瀛洲、登瀛桥、回浦、阆风里、县圃、云峤、丹邱等等。流行在宁海的《宁海县歌》,词曰:"丹邱白峤古笱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回浦均一度作为宁海县的代称。
丹邱,地名,在县南九十里,今属三门县。相传三国时著名方士葛玄,即葛仙翁在此山上炼过丹,故名。宁海人以此传说为佳话,自谓居地是仙境,宁海因此代称丹邱,天台文人赖良的《大雅集》中就把宁海人称丹邱人。白峤,为今城关镇一辖村,县治曾设白峤,又名云峤,故曾以县治所在地代称宁海。以上二种代称如在明崇祯三年皇帝的《敕行人司行人胡献来父母》的诏书中还有:“联闻丹邱白峤间,灵气婉蜒,代毓异人……”
再看宁海历史唐代大事记;
 
武德三年(620)邑地为李子通所并。
  
武德四年(621)杜伏威擒李子通归唐,邑地人唐版图。
  
于临海县设海州。复置宁海县,县治设海游(今属三门县),属海州。
  
武德七年(624)撤宁海县并入章安县。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复置宁海县,治设广度里(即今城关镇),筑县城,周围600步建城隍庙,址在今桃源南路。
神龙二年(706)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新建之象山县。
  
景龙二年(708)七月初一,地震
  
开元间(713~741)建圣庙于东冠山,祀孔子。
  
天宝三年(744)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途经宁海,宿白水庵(后改寿宁寺,址在今水车港头村)。
  
宝应二年(763)夏,袁晁起义军为唐将李光弼所败、晁弟袁瑛率500人退守紫溪洞(在今紫溪),被唐兵包围,全部牺牲。
咸通元年(860)春,剡西裘甫率义军攻占宁海县,杀县令陈仲通、四月,义军在县南被唐将王式击败。六月,裘部越王爱山入剡。看来当时宁海不是被撤并,就是战区。不算太平区域。
至于人口迁徙概况如下;王姓 迁入境内分支最多。城西槐里王,南北朝宋元嘉十五年自嵊县迁入。竹林王氏,后晋时自剡(嵊县)避乱居塔山(前童),第五世分徙至此。唐开元二十六年,闽人王承事任县令择居东隅,后裔分居桑洲等地。薛岙乡王石岙王氏,其中下岙系唐天佑二年黄岩县令王石青弃官游览至此定居;
陈姓,南朝陈为隋所灭,其后从福建迁王爱岭头陈隐迹。旗门乡东岙陈氏,唐武德三年徙自海游。城郊乡上白峤陈氏,唐天佑三年从福建长溪迁入。黄坛乡溪边陈陈氏,唐建中间自福建迁来。
葛姓,山水乡西洋葛氏,东汉末年,丹阳葛原习弃官游览至此定居。岔路乡葛氏,南北朝时自东阳迁此。
叶姓 东仓叶氏,唐乾符年间从临海迁入,子孙分居上宅、下宅、东屋等地。官岭乡里岙叶氏,唐末叶景泰因谏钱王纳土归宋不遂而隐居于小梅枝,后嗣徙此
李姓 梅林镇花园、茶院乡后坑李李氏,均于唐僖宗时从杭州桥陵迁入。竹口乡竹溪李氏,唐咸通间自桥陵迁入
潘姓  冠庄潘氏,唐元和间,自河南荥阳迁入深甽独山
周姓,旗门乡东岙周氏,唐昭宗时自台州迁此。
孙姓 ,唐广德元年,浙东统兵防御孙功棐卒于宁海,其子孙得遇奔丧至此,返途经铁场石屏山,爱其地,植樟为帜,迁居于此,
洪姓; 唐谏议大夫洪经纶,丹阳人,奉命于唐广德元年至宁海镇压袁晁起义部属,后以亢直忤时,退隐花架山,即今香山乡洪家洪氏先祖。
蔡姓, 大蔡蔡氏,隋大业元年自天台迁入。
薛姓  晚唐宁海教授薛元吉,定居城内市门。
丁姓;凤潭乡外丁丁氏,唐德宗时从新昌迁入。
这十余姓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能有多大的占地。包括原住民不算人丁兴旺。
总而言之,设想宁海在龙宫马岙一带虽有汉代驿道,唐朝诗人登临天台山一带虽是必经之路。对宁海的兴趣不会太浓。宁海有何佳境留住他们有谁接待他们。因为宁海直到北宋台州才出现罗适,才让世人知道台州的文化底蕴。我们今天所阐述的景象大部是北宋开始的舒岳祥、胡三省、刘庄孙叶梦鼎、郑霖、周弁他们是宋代人物。所以对唐诗的挖掘,本人不很乐观,需要大家另辟蹊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努力吧不要望人家麻糍当夜饭。我知道宁海有些人总是水缺头等鱼吃。,拦路抢窃,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用。这次可能要失望了。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

  • 無爲淺識

    小橋流水 無爲是道家學説的主要特色,道教思想秉承的是道家之道,以道家學説作爲思想基石,所以無爲也是道教的一個主要教義. 道家思想的特色是能夠出世又能夠入世. 道家之道是道法自然清靜道,清靜之道是取法于 ...

  • 应可军 | 周恩来与宁海

    周恩来与宁海 文/应可军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应可军 | 孙中山与宁海

    孙中山与宁海 文/应可军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quo ...

  • 应可军 | ​诗路宁海节点——清溪

    诗路宁海节点--清溪 文/应可军 清溪,位于宁海桑洲镇,一走进宁海县桑洲镇,就会看到一条宽阔的河道穿镇而过,它就是桑洲百姓的母亲河--清溪.清溪,发源于天台县苍山北麓,由天台下溪头村进入宁海桑洲境内, ...

  • 应可军 | 民国时期宁海与飞机相关轶事

    民国时期宁海与飞机相关轶事 文/应可军 民国时期,飞机对宁海人来说,还是稀罕物,没有几个人坐过.可是与飞机与宁海相关的几件轶事,具有历史意义的. 民国15年(1926)4月,正是春暖花香之时,丹麦国二 ...

  • 应可军|老宁海应知的十大地名

    老宁海应知的十大地名 文/应可军 一善巷 曾用名东风巷,是城东大街上的一条小巷.北起东大街,南至白石头路,长230米.此巷因善人王肇基得名.王肇基虽然也是这条巷子里的普通百姓,却家境富裕,更难得的是乐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应可军 文化名人主要是指在文化生活中特别突出的人,对于人类的进步与人们文化境界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影响.流行名人主要是指那些在社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