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专栏】回忆“三线学兵连”之:离别襄渝铁路/ 作者:高宗魁
我们回家了——离别襄渝铁路的时刻
作者:高宗魁
(1973年7月23号 星期一 晴)
前天晚上宣布了第二批退场人员的名单和去向,我和同班的罗宝宝及另外六位战友(胡志华、陈卫中、石志元、秦建国、董月祥、杨宝山。)共八人一起被分配到宝鸡电力机车段工作,这个单位据说是铁路系统,归西安铁路局管辖。
消息传来,慌乱的心情顿时平静了下来。因为明天,我们终于就要踏上回家的征途了。
自从第一批战友踏上归途以后,连里基本就乱了套。虽然我们从三年前上场的那一天就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而且,就是在两年多的紧张战斗中,也无时无刻不想着这一天。然而,当这一刻骤然来临时,大家却都有一种突然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就要走出大山”的现实使许多人兴奋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大家都心急如焚地整理各自的行装,往日紧张有序的连队一下子变成了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的混乱景象。几乎所有的人首先把那套穿了近两年多、被油污、泥水浸泡得面目全非的“行头”扔出了宿舍,而有的甚至连胶靴、脸盆及毛巾、枕头也扔进了垃圾堆。不过,也有个别有心计的同学,拿着那些无用的、不便带回去的物品四处奔跑,找当地老乡换布票、棕片(棕片是当地的特产,而布票在当地人手中基本无用),或者换只鸡或腊肉,在临走之前喝一顿“壮行酒”……整个连队沉浸在一片混乱和兴奋之中。
我无心收拾行李,因为我没有多少行李,除过一床被褥和几件衣服之外,剩下的就是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所收集的报刊资料和书籍,再就是我所珍藏的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5847部队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字样的搪瓷缸子和那封面印有“铁道兵”字样的纪念册。实在很荣幸,这样的纪念品我竟然有四套:其中连、排、班的集体三等功各一套,另一套是我参加1972年5月在团部举办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文艺汇演时所得到的。这都是我近三年的最珍贵的物品,尤其是那印有隧道、桥梁和火车穿山越岭的搪瓷缸子,我更珍惜的不行,那个图案,简直就是我们所亲手修建的襄渝铁路的真实写照。这些东西,我一样都不舍得丢掉,并且决心一定要完好无损地带回家。
还在四月份学兵二十六连退场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一天离我们也不会太远了,而且,我一直想着要把这些最珍贵的物品毫发无损地带回家乡。于是,老早就从营部材料库的小郭那里找了两个相当结实的炸药箱,完全可以把这些物品保存得安全妥当,万无一失。因此,眼下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现在想的是在离开之前要做的几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认真地看看我们生活了近三年的这个地方,仔细地看看我们亲手修建的沙沟隧道和沙沟大桥,还必须到烈士陵园去看一看我们连长眠在此的两位战友——李全生和蒋宝强,向他们做最后的告别。
今天一大早,我草草地吃了两个夹咸菜的馒头,便叫上同班的罗宝宝,一起去实现我们在退场前的这几项计划。
昨天晚上知道了我们非常幸运地分在了同一个单位,这实在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事,那个高兴和兴奋劲就甭提了。在三线两年多的战斗生活中,我们同在一个班,我是班长,他是我最得力的骨干和助手,在各个方面,他都给我以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在艰苦的隧道施工中,我们是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最亲密的战友、兄弟。而我心中的这些计划也正是他想要做的事,于是,我们就共同行动了。
我们兴冲冲地走下连队的台阶,沿着下面我们已经走了无数次的简易公路,兴致勃勃地走到了沙沟。这里是我们5847部队团部所在地,在这穷山僻壤之中,相对来说,这里是最“繁华”的地方了……我们兴冲冲地转了一圈,然后找到当地一家老乡,用五斤粮票换了一行军壶他们自酿的柿子酒,准备祭奠战友之用。
公路转过弯以后,我们就沿着山边的羊肠小道上山,不一会就到了当时安葬战友的“公募(因当时施工紧张,且经常有人牺牲,所以,这里就是一个全团牺牲烈士的公墓)”。这里安葬着几十个民兵和学兵,还有几个军人。没费多大事,我们就找到了全生和宝强的坟墓。我把从连里出来时带的两个馒头供在他们的墓前,宝宝还带来了一把水果糖(这是退场前连里统一买来的,平时根本见不到),又去路边採了一束山花插在他们的墓前,然后把我们带来的酒也斟在了墓前……此时,山上一片寂静,我们的心中也充满着悲痛,说不出话来……毕竟,我们是一起来到这里的,现在,我们就要回家,就要见到父母和家人了,而他们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尤其是他们的年龄永远地定格在了十七岁,这是我们最感到难受的一点……
下山后,我们直奔沙沟大桥。当时,沙沟大桥和沙沟隧道是我们营的两个重点工程。
两年多来,我们连除主攻沙沟隧道外,还曾数次参加沙沟大桥的抢险和施工。就在数天前,铺轨机开过来的时候,桥上急需道砟,刘营长亲自下令调我们连上来抢铺道砟,以保证铺轨机按时铺轨……那天下着小雨,但我们连是刘营长亲自点的将,所以谁也不甘落后。最后胜利的喜悦振奋着所有人的情绪,整个桥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紧张场面,雨水和汗水到最后变成了满身泥水,大家的干劲却丝毫未受到影响,任务完成得相当圆满出色……眼下,桥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烈场面,只有一些民兵和部队战士在做一些辅助工作,不时还有给前方运送钢轨和工程物资的火车慢慢地驶过······大桥下方学兵26连的住地上,虽然营房依旧,也还有一些人在,但却没有了往日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的勃勃生机,显得一片冷清和寂静……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功夫和机会轻松地看一下这座留有我们足迹和汗水的大桥。如今,当即将离别的时候,我好像才突然发现,这座大桥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壮观,最高的桥墩竟然离地面有七十多米,实在是难以想象……当初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汉江航运的临时码头,运送物资的水泥船就泊在这里。沙沟地区的施工器材和生活物资都是从这里卸下,然后再分到各连队。我们曾数次在这里卸过水泥、钢材。有一次山洪即将来临时,还在水里抢运过木材、化肥。学兵26连和二中队营部就驻扎在大桥左边的高地上,那时,沙沟大桥连一点影子也没有。而现在经过数万人近三年的艰苦奋战,这座宏伟的大桥终于拔地而起……一想到这里面也有我们的汗水和辛苦时,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骄傲和自豪……
当我们走进沙沟隧道时,好像也才突然间发现,往日已经很熟悉,也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的隧道,竟然也是那么高大、雄伟,豁然壮观。隧道口,往日喧嚣混乱的场面已经没有了,显得出奇的寂静。隧道里,两条钢轨静静地躺在崭新的石渣和水泥轨枕上,黑暗中偶尔只听到一两声从洞顶滴下的水滴声。洞内的温度显然比外面低得多,刚从炎炎赤日之下走进隧道,顿时感到一阵爽快的清凉。在黑暗中,我们兴致勃勃,又轻松愉快地沿着钢轨走到了我们连施工的横洞口,从横洞走出就是我们的连队驻地。看着已经竣工的隧道和脚下黑亮的钢轨,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兴奋——毕竟,这是我们两年多来历尽艰难困苦、流血流汗、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为这个时刻的到来而顽强拼搏、努力奋斗,而此刻,我们的目的终于实现了,我们终于胜利了!……作为一个亲身流过血汗、付出力气的工程建设者,我们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出洞口时已是半下午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近三年来最轻松、最愉快、最自豪兴奋的一天。
……
整整一夜无眠。凌晨三、四点钟,大家就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因为船舶在沙沟大桥下的渡口处,我们必须步行到沙沟才能上船。
我用早就准备好的扁担挑起两个装满行李的炸药箱,其他同学有挑的,也有背的、扛的,晨曦中就早早地把行李搬到了院子里。虽然归心似箭,但却都有点依依不舍,后天才走的战友们都已经站在院子里为我们送行……
真的就要走了,真的就要离开生活了近三年的这个“家”,一排长长的队伍下了山……晨曦中,我轻轻地唱起了那支恢弘豪放、铿锵有力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慢慢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唱了起来。刹那间,还在沉睡中的大山间便回荡起了这雄浑有力、响彻云天的浑声大合唱: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
满怀豪情斗志昂扬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打通昆仑千重山
又战东海万倾浪
林海雪原铺新路
金沙江畔摆战场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
歌声为我们送行,我们在歌声中踏上归途,所有人的眼圈都红了。大家恋恋不舍、亦步亦趋地离开了我们洒下汗水、付出艰辛,我们拼搏了近三年,我们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沙沟、蜀河……
作者简介:
高宗魁,
陕西宝鸡陈仓人,生于1951年12月,系宝鸡县虢镇中学初中六七级学生, 1968年9月回原籍——宝鸡县城关公社高家堎大队,在村办小学担任教师;1970年2月20日离开村办小学到车站中学(此时虢镇中学分为虢镇中学和车站中学两个校区)上高中;1971年2月27日应征“三线学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编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847部队2中队学兵12连,曾任文书、班长,并不定期参加营部宣传队创作、排练和演出。1973年7月退场后,分配到西安铁路局宝鸡电力机车段工作,曾任电镀工、汽车司机;1986年5月调郑州铁路局宝鸡铁路司机学校,期间曾担任汽车司机、培训科班主任、辅导员等职务, 2011年10月退休。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