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剑平简介
冯剑平,1984年7月生,广东阳东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专业硕士学位,师从谢少威教授。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三期杰青班画家,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院聘画家,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并获奖,其中2016年,作品《早春》获“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典藏作品”奖(最高奖),在2019年十三届全国美展中,作品《舞春风》被评为“进京作品”。
2019年:
《舞春风》获广东十三届全省美展优秀奖,并评为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青青之苗--青苗二期优秀画家汇报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西安)
《岭南春早》入选“粤港澳”美术作品展(最高奖)
2018年:
“茁壮--青苗二期·2018年度汇报展”(广州);
《冬闲》获第二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教师组一等奖,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早春》入编《四十·四十--广东中国画(细笔)“时代印记/精品奖”》,广东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岭南春早》入选“工以载道--广东省第七届中国画(工笔)展,广东美协;
“院风新象”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学术邀请展(北京);
“工以致象”--南方新锐当代工笔作品展邀请展(广州);
“一带一路 岭南海丝”--青苗画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写生汇报展(广州);
2017年:
《春语》入选“庆祝十九大召开--广东美术作品展”(最高奖),广东美协;
《初春》获“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广东省文化厅;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特展,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美术家协会;
《春语》入选“逐梦·威海卫”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获奖作品” 特展(中国,香港);
“同学·当代工笔九人作品展”,(广州,珠江美术馆);
“千年古宣--百家金陵获奖作者晋京展”邀请展(北京,千年古宣美术馆);
“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二期第四回展,(广州);
适逢其会--青苗二期优秀作品与广州画院青苗专家主题创作汇展,广东美术馆;
2016年:
《早春》获“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典藏作品奖(金奖),中国美协;
《和平》入选“工在当代·2016年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暖冬》获“第三届广东岭南美术大展”优秀奖,广东美协;
《写生小品系列》入选“广东画家笔下的世界”邀请展,广东文联艺术馆;
《春眠不觉晓》入选“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广州美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15年:
《暖冬》入选“中国大连首届中国画大展”,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
2011年:
《乡土情》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中国美协。
“绘事后素”显本色韵致
——剑平兄其人其画
文/刘宁
面对当今社会色彩纷繁、资讯爆炸、图像泛滥等信息化冲击实况,身处其中的各类艺术家们不免要寻觅适合自身且具有独立价值的表现方式和发展之道。在当代工笔画坛里便有这么一位厚积薄发的后起之秀——青年艺术家冯剑平。他敏锐地洞察到在工笔画表现语言上值得求索的那个至妙方向,无惧打破程式化绘制效果的风险,静心沉淀数年并精心切磋琢磨画理与画法,创作出《早春》、《冬闲》、《舞春风》、《和平》及《写生小品系列》等以无色的黑白灰调、静穆的形式法则、冲淡的素朴气氛为主要特征的系列作品。对于其作品之精到,境地之悠然,笔者希望援引《红楼梦》中宝钗形容白海棠“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句诗以喻之。
《舞春风》 中国画
210x160cm 2019年 纸本
《和平》 中国画
178.5x97.5cm 2015年 纸本
《岭南春早》 中国画
180x85cm 2018年 纸本
《早春》 中国画
2016年 216x140cm 纸本
在谈论艺术家时,我们习惯将其放进他们自己的语境和他们身后的故事中来理解。常言道“画如其人”,若要解读一幅绘画作品独特风貌的由来和形成,我们需要试着了解该画的创作者:剑平兄是我所熟识的画家中,对艺术有着最近乎完美理想追求的使命者。如果生活中远远地看到一位身着素色衣裳、质料无华的年轻人正在朝你打招呼,估计便是他了。谦逊平和、踏实勤恳是他一贯作风的注脚,偶尔流露出的锐利也只是在专业上的“较真”,那些平淡隽永却又暗藏玄机的画作恰是其人格调的说明书。《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这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经典案例之一,意为首先要有白色底子,然后再其上进行绘画。夫子的理念在于强调良好本源质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加工并能彰显本色之美是为美的极高标准。此标准融于中国人的基因骨血,绵延数千年至今不衰,尤其对后世文人画影响甚深,以至于对画面品质的评论无法忽视其作者的品格。若以此来预估剑平兄的艺境之途,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确具备在未来画面上挥洒形象与意象的虔敬而淳厚的底色资质。
《春风细语》 中国画
200x50cm 2020年 纸本
《夏日》 中国画
174x38cm 2019年 纸本
《小息》 中国画
70x70cm 2019年 纸本
明确了画家底色,接着即可围绕着“绘事后素”来用视觉触摸其画面的“底色”。此处“底色”包含两部分:其一,仔细观察剑平兄作品中实际的背景色处理,会发现那一幅幅看似无色的背景都是在画家精心营造下呈现的。画家通过反复的喷洒,不厌其烦地推敲底色的最佳程度,如此这般才获得了似有似无但冷暖倾向明确、情绪饱满的背景氛围,巧妙利用了宣纸的洁净质地,加以微妙地处理,并恰如其分地保留了不同宣纸原本的质感,给予后续步骤中物象表达的充分空间。其二,站在实体“底色”的阶梯上,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的画面整体格调韵致便是另一层“神”的“底色”,对于这样摸不着的虚幻存在,我们可以从具体画面中略窥一二。例如他的花鸟小品《二乔》,各个形象在其位置经营下疏密有致,两只互相依偎的斑鸠、玲珑有致的太湖石、馥郁的国色牡丹和一片装饰感与自然感适中的叶片大小如分、高低错落、你我呼应,漫溢着某种幽锁却不孤凄的气息;牡丹的渲染技法上将黑、白推展到一定程度的极致,你看它是平涂,实际上分染层次十分清晰;斑鸠渲染方面可见其传统功力之扎实,薄中见厚、实中有虚。小品《赏花》一作中有趣的地方在于其将中国易学“阴阳”观念在构图方面的尝试,为画面意境“底色”奠定哲思基础。又如他近几年的代表作之一《早春》,刻画功夫自不必说,关键是他做到了突破既有程式,实现了将传统造型技法与现代视觉观念的结合。可贵的是这种结合灵动不生硬,既有“疏影横斜”的梅枝、“枯瘦皱透”的怪石等古典意象,又有对点、线、面等构成规则的研究成果,还有对“火鸡”等传统画面稀有形象的化用,而且开辟了一种工笔花鸟画的当代表达新“语汇”。画面虽然制作精良,但画家力求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我们知晓这般万物自得的意境背后是默默地辛勤耕耘。作为青年工笔画家,剑平兄的写意也并不逊色,从《植物园写生之八》、《海风》等写生作品中,除了画面的完整性之外,我们还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写意的笔墨功力。他曾说过;“画工笔,在用笔的时候,更应该以‘写’的手法去完成画面。”或许正是他的这种观念,在他的写意作品中也体现出笔墨的酣畅淋漓,就像《华南植物园写生之七》,释放了他在水墨活用方面的才气,尊重自然造型,用笔沉着温润,特别那一抹秋香红宛若淡妆的佳人被墨色衬托的空灵绰约......
《乡土情》 中国画
118x88cm 2008年 纸本
《四月》 中国画
55x55cm 2017年 纸本
《立冬2》 中国画
55x55cm 2017年 纸本
南粤之地常年闷热潮湿,剑平兄生于斯长于斯,度过了他多年的求学与研究生涯,这样的气候某种程度上对他而言是种修心的锻炼秘境。他就像是在客观外物中跋涉与参悟,逐渐发现自然造物神奇的实验员,缘其拥有纯粹本真的好奇心、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日月不怠的意志力。曾听他言说对于下个阶段的艺术追求又有新颖的规划,将会继续研究学习传统、突破他人和自己的程式并不断塑造和诠释焕然一新的艺术形式与内涵,我们拭目以待。
《海风》 中国画
38x32cm 2017年 纸本
《岁月》 中国画
40x32cm 2017年 纸本
《北斗乡》 中国画
42x42cm 2018年 纸本
《农舍》 中国画
33x33cm 2017年 纸本
《华南植物园写生之七》 中国画
33x33cm 2018年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