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英丨洛阳文峰塔 千古才子梦
作者:袁海英
诵读:乔仁卯
洛阳,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变迁,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佐证和印迹。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重大转折的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无数风流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华章。如果把洛阳说成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一点也不为过。昔三代之居和汉唐风韵,由于年代久远,地面遗存已经十分稀少。现今的老城,倒是留存着许多民族文化记忆,令人流连忘返。
从洛阳定鼎路东侧的五贤桥进入老城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始建于隋末的周公庙、接着就到了明清古城的丽景门,从鼓楼向南,再向东,就是山陕会馆、洛邑古城和潞泽会馆、老子故居、孔子入周问礼处等名胜古迹,可谓星罗棋布。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每条古街巷,每块砖瓦和椽子,都能向你诉说一段从前的故事。然而,老城区最让我瞩目、最让我发怀古之悠思,也最能给我带来希望与憧憬的,则为那高高矗立的文峰塔。
矗立在洛邑古城的文峰塔,初建于北宋年间,是一座四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高约近30米。作为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它俯视古城,经历近千年风雨,依然高耸挺拔。文峰塔,顾名思义即文化之巅峰,是供奉与祭祀文化圣贤之所在。平心而论,神州大地上文峰塔遍及大江南北,若论高大雄伟、造型奇妙,洛阳这座文峰塔并不占优势,但若以得天独厚的史学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比较,洛阳文峰塔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洛阳文峰塔的建设初衷,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加持当地文化气氛,从而催生出更多的洛阳才子。它最初的功能,还是为了平舆。从周公勘定洛邑乃天上紫微之宫、天下大凑定鼎之地,自兴建“人间帝王都”以来,这天造地设的宝地,王者气象充盈,才财景气十足。美中有憾,河洛地区河流纵横,水患频发,财阜聚散无常。此一烦恼困扰当地多年,始终无人破解。直到北宋,有方外高人发现了其中奥秘:原来洛阳风水虽优,但尚有瑕疵,城池地舆为西北高、东南低走势,至王气聚散无常,聚而复泄,常聚常泄,不能持久,才财之气亦是如此。高人献出聚蓄不泄之方,在洛阳东南最低洼处起高塔一座,将洛阳地舆拉平。于是,一座九层方形阁楼式风水方塔拔地而起。塔高28.5米,塔尖与城西北数里外的城区最高点(今东站一带)形成一个水平面。
文峰塔的兴建,平舆功能是多方面的,在使洛阳倾斜地势被纠偏补平的同时,也在洛阳城与洛水间设置了一道风水闸。按风水说,洛水乃一条天河横亘中原,天河瑞气来时开闸接收;洛水泛滥呈凶恶之气时,落闸阻隔。使之兴利除弊,扬长避短。文峰塔亦有平衡阴阳之功能,塔所建乃水泽低凹至阴之地,而塔为九层乃至阳之数,如是形成阴抱阳、阳镇阴的平衡格局。因此,塔更兼与远在东北方向中国佛教第一祖庭的白马寺齐云塔遥相呼应,形成了强大气场,从而使风水平舆效果倍增。洛邑这座文峰塔,也因此成为了风水学上起到了平舆补失、城池不覆、培元固本、纳益增气、设阀堵泄、城汤永盛的经典之作。
文峰塔的出现与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密切相关。洛邑文峰塔在全国灿若星辰的文峰塔中具有独特的霸主地位,享有无与伦比的尊贵与荣耀。这实际上得益于洛阳是中国科举制的兆始之地。中国权威性的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大业四年(公元607年)隋炀帝都洛阳,颁诏试策取士,而终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国浩瀚历史长河中绵延了1298年,对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影响极其深远。考试入仕是科举的核心,而中国的科举最高级别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头名为状元,这个最高科举荣誉并非是与科举制同时出现的,它出现在科举制实施83年之后,第一名状元产生于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大周皇宫洛成殿内。也就是说,中国历史第一次殿试及产生的历史上头一位状元均是在洛阳。历史赋予了洛阳科举制无以复加的尊崇地位,而与科举密不可分的洛阳文峰塔自然也水涨船高,有傲视天下的资本,其它文峰塔谁也不能望其项背。
文峰塔里供奉的神灵是保佑读书人科举考试,鲤鱼跳龙门的两尊大神——文昌帝君和魁星。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由于科举与状元的源头都在洛阳,洛阳的文昌与魁星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法力、知名度,是其它地方文峰塔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实际上,在早期读书人之间,神话中文神的崇拜并不特别痴迷,出现这种癲狂情况,则与宋神宗年间的变法家王安石有关。王安石大举改革科举制,将已然实施了数百年的与科举制并行的贡举制取缔,并将科举制中相对简单的明科取消,代之以更难、广、深、多的科目,从而使科举的道途异常艰难,出人头第更加不易。于是人们开始求助神灵帮助,民间供奉祭拜文神之风也由此盛行,主宰考试的文昌与魁星的地位陡升。
洛阳文峰塔的多功能性、文化载体的多样性、承载历史的厚重性,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除了风水平舆与文神祭祀两大功能外,它也曾是一座军事瞭望塔、一座镇压妖孽塔、一座灾难预报塔、一座因果报应塔、一座历史事件鉴证塔等等。一座文峰塔兼职如此之多,这在全国也是极其罕见的。而如今,这座历经风雨的古邑宝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之路上被再次唤醒,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为了洛阳“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文化园区洛邑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修复一新的古寺庙观、隋唐码头、金元城址,特色民居环绕在古塔周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塔下奔波忙碌,展示着奇能异技。幸福快乐的市民徜徉花丛掩映中,骄傲地耸立在洛阳老城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文峰塔直插云天,被现代3D技术妆扮的流光溢彩,炫目惊艳,在邙山洛水间熠熠生辉,充满枯木逢春的活力,它既昭示着一座悠久文化古城的辉煌过去,更让人感觉到了古城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作 者 简 介
袁海英,供职义煤集团,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研究员,洛阳作家协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会员,《义马文学》杂志副主编,新媒体《行苇春秋》《义马文艺界》主编。
诵读简介
诵读简介;乔仁卯: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洛阳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洛阳市作家协会诗歌朗诵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