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结婚10日便离家,贺龙劝他重娶,许光达拒绝:我要等她!
01
定下亲事
许光达是我国的开国大将,居功甚伟。不仅对国家建功立业,在家庭上也是一位好丈夫。他少年时定下亲事,与邹靖华结为夫妇,两人一辈子恩爱如初,也是一段佳话。
许光达出生于1908年湖南长沙东乡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他本名叫做许德华。许光达的命途多舛。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小妹也因病离开人间。7岁的时候,许光达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成为了一名放牛娃。
许光达虽然小小年纪就非常懂事,同时他也不能像同龄人一样念书学习。但生活的压力并没有让他放弃念书的渴望。在放牛的空隙,许光达经常会在教室门口偷偷地听老师讲课。在寒冷的冬天,居然晕倒早教室门口。一位叫做邹希鲁的老师看许光达如此好学,便破例收下他。
许光达因为成绩优秀,13岁便考上了长沙师范学校。在家人的帮助下,许光达终于有了正式上学的机会。长沙师范学校是徐特立创办的,还是邹希鲁的同学。靠着这层关系,他也来到了这个学校教书。
邹希鲁虽然在教育界颇有名望,但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家中因为穷得揭不开锅便决计要将孩子卖出去,但妻子怎么也不同意,便悬梁自尽了。悲痛之余,为了不让女儿卖给他人,邹希鲁便决定给女儿说一个好人家,早点嫁出去。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许光达。许光达虽说是家庭贫困,但是聪明善良,说不定将来还会成就一番事业。邹希鲁决定之后,便亲自登门拜访,为自己的女儿说亲。许光达的父亲听说之后,大喜过望,便应下了这门亲事。这时候的许光达才14岁,邹靖华才9岁。
02
新婚10天便分开
许光达来到学校之后积极参加学生活动,25年便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一名革命人士。毕业之后,许光达来到了黄埔军校读书。27年的时候,许光达参加了南昌起义。与此同时,邹靖华因为家境原因也只能是辍学在家。
同年,许光达奉命前往冯玉祥部执行任务,在路途中正好路过家乡,便回家探望。家人觉得两人的年纪不小,时局又不安定。在家人的安排下,便将两人的喜事给办了。
就在两人新婚十天后,许光达被人出卖,将他的行程给败露了。何健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让长沙的眼线将他捉拿。许光达知道这一消息之后,只能是离开老家,告别自己新婚的妻子。
得知许光达的真实身份之后,妻子并没有对此感到意外,还对丈夫表示理解。许光达问妻子害不害怕,妻子便讲述了自己参加过农民协会,参加过妇女协会。马日事变之后,也曾被敌军追捕。许光达即将离开,她对丈夫说道:“一路保重,我会等你回来!”
离开家乡之后,路途中到处都是通缉他的消息。许光达经过了千辛万苦才找到了组织。当过矿工,还辗转来到上海等地,又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他跟随贺龙作战,屡建奇功。
某天,许光达和贺龙散步。正好遇上别人正在办婚事,贺龙便对许光达说道:“我也给你介绍一个亲事,不能一直打光棍吧?”许光达一听急了,便说了自己已经结婚了。贺龙问道:“你那个妻子怎么样了,现在还好吗?”
许光达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不清楚,我刚刚结婚没多久,便离开了家乡,已经两年没有见面了。”除了贺龙之外,其他的人也劝许光达重新结婚,但都被他拒绝了。离家的时候,妻子说好会等他的,自己怎能忘了她呢?
许光达在瓦庙集的一场战争中受伤,子弹差一点就要了他的命。为了养伤,他来到苏联治病。在辗转来到上海之际,他想念自己的家乡,便想办法写了一封信,寄给自己的家人。妻子收到许光达寄来了钱和信,欣喜过望。许光达还在信中提到,让她好好学点知识。
03
十年再相逢
许光达哪里知道,自己离开家乡之后,保安团因为找不到他的踪迹,便三天两头地找邹靖华的麻烦,经受了非人的折磨。为了维持生活,她便开始绣花来养活自己。不久,她的身体便坚持不住了。一度还有传言说许光达已经死掉了,但她都挺过来了。之后,她来到了一家袜子厂打工。
收到丈夫的消息之后,邹靖华高兴得流下了泪水。之后,她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还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许光达来到苏联之后,又相继给妻子写了几封信。尽管两人相隔万里,但是心是在一起的。没多久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的联系又中断了。
1938年,许光达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还被任命为抗大的教育长。许光达不仅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还曾在苏联留学,很多的姑娘都喜欢他,甚至还主动追求,但许光达都婉言拒绝了。
回到延安之后,许光达想办法给妻子寄信,但是都没有回信。很多人都说邹靖华已经死了,劝他赶紧重新建立家庭,许光达说道:“我会一直等她的,即便她死了,我也要亲自看见才死心。”
这年8月,在徐特立等人帮助下,邹靖华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延安,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丈夫。在经过组织的安排,邹靖华来到了抗大学习。10月份,她也光荣地入党了。不久,还迎来了两人的结婚纪念日。许光达心情激动,还提笔写了一首诗献给妻子。
之后,两人再也没有分开过。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两人一直相知相伴,彼此相互扶持。建国之后,许光达虽然还担任国防部长等职务,身居高位,但两人一直不离不弃,相知相伴,也真是非常难得了。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