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小时候要狠,长大了要忍”,学会了方法,孩子自我成才
现实情况,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急的团团转,急的没了脾气!只好违心地说:“不管了,学个啥是个啥吧!没办法。”
又有多少家长为了管孩子,闹得夫妻吵架、婆媳不和。甚至有的孩子受不了家长的叨叨,与父母结仇、出走、跳楼。哎!这都是最亲近的人啊!这些本不该发生在亲人之间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
为啥?问一千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为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亲人们争吵、烦恼,一个孩子教育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谁家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家的孩子”,培养成既懂话、有礼貌、成绩好,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啊。
这怨谁呢?家长能怨“别人家孩子”的家长吗?“为啥你不来俺家给俺培养孩子啊”。这理儿说的过去吗。就是你家孩子小时候人家给你提个管孩子的建议,你未必听人家的。
我写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管孩子,小时候要狠,长大了要忍”!小时候说的就是从刚生下来开始,我们做家长的,应当管孩子狠到比军纪还要严,不迁就、不娇惯、守规矩、懂礼貌等等一切的好习惯。当然也要让孩子释放玩耍的天性,严管而不失活泼。小时候孩子是一张白纸,塑造成什么,将来就是什么,孩子这时候受到管理也不会感到痛苦,大人管起来也非常容易。
我们常常听人说:“你看人家孩子,没见过人家家长管过,孩子自己主动学习。”我们不知道的是,人家孩子在小时候已经管好了,已经管出了孩子的好习惯。所以,到三四年级就不用管了。
原则性的坏习惯一定毫不留情坚决纠正。
比如,孩子小时候无理取闹时,家长不要大喊大叫,家长越是大喊大叫,孩子越是不听,不声不响的果断的拒绝掉孩子的要求,让孩子知道,无理取闹得不到好结果,教育不了几次孩子就再也不会无理取闹。
其实,孩子从一生下来开始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惯他坏毛病,他就成了坏毛病,你养他好习惯,他就成了好习惯,从小培养的好习惯,孩子一生会优秀。所以说管孩子小时候要狠。
长大了要忍,说的是等到孩子长大了,具体说是到了孩子十岁以后,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强制管理孩子,
家长如果感到孩子的做法不符合家长意愿的要忍一忍,应当要先听取孩子的建议,看孩子是如何想的,家长与孩子商量提出建议,家长逐渐成为孩子的参谋。
等到孩子上了大学的的时候,家长更应当听取孩子的意见,甚至主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以孩子的意见为重。等到了孩子大学毕业,家长应当主动示弱,逐步让孩子承担起决策主角。
孩子从初中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家长如果再像小时候那样不问青红皂白管孩子。
初中开始管理孩子不对,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或不听家长的。所以说,孩子长大了,家长首先要转变思想,遇到问题,听听孩子的意见。
孩子的管理,家长参与度应该是一个从高到底的下降线,孩子越小,管理要求应当越高,然后逐步下降,孩子自我管理上升,从孩子初中开始,家长管理和孩子自理决策各占百分之五十。等到了大学毕业,家长的管理只是参考意见了。
以上这样的管理方法,我们有多少家长能够做到?大部分家长不但做不到,而且管孩子的方法正好相反,孩子小时候不管,不但不管还不断培养坏毛病,六个大人娇惯一个孩子,孩子事情全包、追着喂饭、一哭就哄、要啥给啥、好饭先让孩子吃、做错了不能批评、见来人不说话家长也不说等等,全是惯得坏毛病。
孩子刚要去擦桌子,奶奶过来,“宝贝,让奶奶擦。”孩子的勤劳天性让奶奶惯没了,长大了你又说孩子懒,是谁小时候惯的?
孩子刚学习一会儿,姥姥过来“宝贝。学累了没有,喝点水吧。”孩子学习的专注性,被姥姥消灭了,等到了初中,说孩子听课不认真,没有专注力,是谁小时候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为什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网上登载有一个小女孩,爸爸常年瘫痪在床,小女孩才七、八岁,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洗菜、烧火做饭,做好饭后,端过去给父亲一口口喂饭,之后孩子才去上学。孩子抽空还要到地里干活,到集市上卖东西,维持全家生活,就这样忙碌,小女孩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依然排名第一。懂事、勤奋、孝敬、成绩优秀的孩子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再看看有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给人家孩子比一比,不知幸福多少,孩子还不知足。生活没学会,成绩没学好,长大不孝敬。
家长等孩子长大了感到孩子各方面不行了才开始管,想一想,孩子小时候已经惯成了一身坏毛病,长大了才管,他哪能那么容易改啊!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家长管孩子的错误根源。
顺别列举一些孩子小时候家长惯孩子出现的几种现象,希望家长能够对照一下,看是否孩子有这些毛病:
1、孩子一不顺心,就又哭又叫、无理取闹。这毛病完全是家长惯出来的,小时候不狠心纠正,长大了有一件事不顺心,就埋怨家长,毫无感恩之心。培养了一个既不懂事,只有索取的白眼狼。
纠正孩子大哭大叫的办法,就是谁都不要理他,他要求的事坚决不办。等孩子平静下来了,给孩子讲明道理,并且还要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2、孩子见人不说话,毫无礼貌。这也是孩子小时候,家长老是说:“俺家孩子认生,从小就不爱说话。”家长给孩子打掩护。孩子的讲话能力是家长逐步培养的,家长从小不让他说话,他哪能见到人会说话。等孩子长大了,培养了一个无礼貌,语言上很难沟通的人,孩子的孤独、自卑就是家长小时候培养的。
所以,家长从小让孩子见到大人,就应当让孩子叫“叔叔、阿姨。”不叫就不行。这样慢慢的就养成见人会说话的习惯了。
3、孩子做事拖拉,做事慢的要死。你看有些孩子长大了干啥事都慢慢腾腾,甚至上个厕所半天不出来,大人急的要死,也不好说什么。这也是家长从小把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平时孩子要做什么事了,家长总是说:“不着急,等等吧。或者说:慢点啊,别弄坏了”。从小老是让孩子不着急,慢点做,孩子长大了做事慢的习惯改不了了。
磨磨蹭蹭、微微浓浓谁都不喜欢,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主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平时做作业,要限定时间,到时间做不完就不要再做了,等着老师批评吧。养成一旦开始做作业,就一气呵成,中间不停留,限定时间完成。从小养成做事麻利、专注的习惯。
4、孩子说谎话。这也是家长造成的,有的家长或老年人教孩子说谎话,孩子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碗,奶奶护孩子,就给孩子说:“宝贝,等你妈妈回来了,就说碗是奶奶打坏的,妈妈就不吵你了。”长期下去孩子感到说谎话没事,就慢慢的自己学会说谎话了。长大了满嘴谎话。家长再想纠正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诚实。诚信没有了,在社会上立人之本就没有了。
5、孩子使小性子,发脾气。这也是家长娇惯出来的,家长经常使小性子,说点不顺心的事或不符合自己心的事,就使性子、发脾气,结果别人得按照你的意愿去做,长期下去,孩子也就学会了,一不顺心就不理人。
所以,家长应当从自身做起,二是不让使小性子的人得到好处,这样就会逐步扭转使性子的习惯。培养一个善于沟通、能够遇事共同商量的好性格。
6、孩子做事霸道、或做事依赖性强两个极端。做事霸道的孩子从小别人让他让习惯了,无论自己要求对不对,都得按孩子的意见。而做事依赖性强的孩子,从小家长强势,从来不让孩子做主,孩子依赖惯了,就是常说的妈宝,做事不能独立。
家长从小教育应当注意这两个极端,该家长做主的孩子说了不算,该孩子做主的家长不要干预,要分的清楚。
7、孩子懒惰,啥都不干。懒懒散散。
这完全是家长从小把孩子惯出来的,怨不得别人。孩子从小就应当让孩子做点家务活。不要拿孩子学习忙,让学习吧当借口,家务活家长全包了,你能管孩子一辈子吗?
12年的中小学教育知识,如果好好学用不了六年完全可以考一个好大学。时间充裕的很。拿孩子学习忙,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一生懒惰的人是没有理由的。
懒惰是万恶之源,人要是一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8、做事无始无终,粗心大意。这种习惯也是家长造成的,从小孩子做事老是给孩子捣乱,孩子搭个积木,还没搭完就叫孩子干别的。孩子还没做完作业就叫孩子吃饭,孩子做完了正在检查,你就说差不多了,就这样吧等等。都是家长在一些日常小事上,让孩子养成了做事不专心、不完整,不认真的习惯。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好习惯,首先家长自己细节上要知道怎样做才行。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可不是那么简单,要做到孩子越小管理要越严格,孩子长大了就需要孩子自我管理,做到这些,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和改正自己的日常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