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一课四上后的思考

赵春芸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进入了新的“统编”时代,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名著导读”了。

我在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上的一次实践,走向了《昆虫记》。在《昆虫记》一书的导读教学共有4次,每一次都在自我“审课”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也在一次次“审课”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自我审课,不外乎审“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教学内容,二是自己的教学程序。

在明确教学内容上,了解学情是第一步,读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大部分在小学时已读过《昆虫记》。进入中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就是名著的魅力。不同阶段读同一本名著,“再读,读什么?如何读”成为关键问题。再次唤起学生阅读的期待,并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是本次阅读要实现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我区语文教研员李劲为实现学生整本名著的“真阅读”给出了“药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你欣赏什么?书中全对吗?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明确这四个问题,也就明确了我们名著阅读教学的内容。

在设计教学程序上,蹲下身以学生的角度看名著、看课堂很关键。在第一次上和第二次上《昆虫记》时我布置阅读任务:请找出法布尔感悟生命的语句。两次教学,无论是八年级学生还是九年级学生都遇到了解读困难。学生为什么读不出来呢?此时自我审课发现,不是学生没有认真读,也不是学生悟性低,而是作为教师能一下读懂读透的文字,学生未必能读懂。

在后来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昆虫记》教学,要读懂法布尔,首先要看他写了有关昆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哪些是法布尔独特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他用什么方法做到的,他为什么要在荒石园中日复一日与昆虫为伴。当学生带着任务解决了这些问题,自然就发现法布尔是在研究活昆虫,观察它们的生活,研究它们的繁衍,把它们当作与自己一样平等的生命看待,这样的阅读到了火候,学生自然就会获得生命的感悟。

自我审课后,再走一步便有了第四次上《昆虫记》,这一次课型定为读书报告会,主题依旧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整堂课分为“致科学”“觅诗意”“悟情怀”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展示都依托于学生对整本书的“真阅读”,得益于精选任务驱动,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形成阅读成果在读书报告会上展示。

图文转换

在阅读推进时,使用图文转换策略,一是引导学生从网络和图册上搜集昆虫图片,然后用法布尔的文字解说图片;二是要求学生在“通读”“初读交流”“深读讨论”后整合阅读成果,设计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和读书手帐。这些任务赋予了学生读者和设计者的双重身份,是深度阅读之后的一种外化输出。值得一提的是读书手帐,它不同于一般传统形式的摘抄,而是在笔记本上用文字和拼贴图画以记录读书生活的一种活动,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

比较阅读

一是将从其他文学作品获得的昆虫信息与《昆虫记》进行比较,纠正了哪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昆虫正名。《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因此读出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是关键,这样的读书任务驱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去探究,同时边读边思考,既体现了《昆虫记》的科普价值,也是对读书方法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还有是将《昆虫记》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百草园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两者的相似之处和关注角度、关注程度的异同;将自己不同时期阅读的《昆虫记》不同版本、不同译本进行比较,既可以开阔眼界,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对话碰撞

以“悟情怀”环节的“法布尔访谈沙龙”为例,这一课堂活动是在学生课前完整且深入阅读名著基础上,通过精妙设计提问,结合文本内容解说感悟,深入挖掘和体悟法布尔的内心世界,从而使阅读更具深度。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一步步走向法布尔,此时再去寻找有关生命感悟的句子自然水到渠成。

以诗赏文

活动中共有5处诗意朗诵,每次朗诵的形式和目的不同。整场报告会,诗意贯穿其中,以诗促赏,以诗赏文,紧扣“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这一主题,实现有价值的“语用”教学,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更精,程序线条更明,循着名著读什么——名著怎么读——我为什么读三个层次,支撑整个读书活动。此时再回顾学生对法布尔精神的理解,对悲悯情怀的感悟,不仅仅只是能准确地找到名著中的语段,更能将体验融汇到自己的读书汇报成果中,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内心的情怀。

在自我审课中,由读者走向教者,由名著走向学生,由文本解读走向课堂设计,由讲授、引导走向聆听、分享。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十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