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话文峰 {问道山阴-陇西十人书法作品展}
前段时间,县文联窦主席安排我写一点“问道山阴”文峰书法展的文字,我心里着实有些慌恐,一是自己不懂书法,二来自己才疏学浅,害怕贻笑大方。交稿时间日益迫近,维宏只好以一名普通记者的角度,对文峰书法界闲话几句。
记得三年前,文峰的十来位书法家在县城举办的一次展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文峰塔为中心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的尚文习书的蔚然风气、文峰书画界“少长咸集,畅叙幽情”的朗然和气,还有车运隆、刘长顺作为带头人的责任担当,都显示出文峰书法艺术将要光大起来的气象。有一个细节令我感触颇深:各位参展者准备了自己创作的书法精品,给参加开展仪式的嘉宾人手赠一份,这在非润格不赠画的大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我当时对此直呼为陇西书法界的“文峰现象”。这几年,文峰书法界在车运隆、刘长顺、李长源等人的带领下,的确作出了许多值得称道的事情。他们躬身于村头巷尾,给老百姓义赠书画、撰写春联,赢得好评一片;他们躬行书画进校园活动,影响了一批莘莘学子,带动了一拨书法后学,推出了一些艺术才俊,开创了“天朗气清”的好局面。这次车运隆、刘长顺、李长源、王玉柱、康建宏、陈孝忠、尚振彦、朱红艳、潘亮十人书法展,又是一次文峰书法艺术成果的阶段性集中展示,往前看是里程碑,向后看是新起点。
闲话文峰现象,既然已经打开了话匣子,我就再以个人的理解说说各位书家的作品。车运隆的书作,县书协主席殷望成评价说:“(运隆)以汉隶、钟鼎、秦诏版为宗,点画苍茫,结构恣肆,其张扬的个性彰显出很强的时代气息。”我仔细观瞻过车运隆的一幅对联,其书“常从杨子识难字,喜与王充释异书”,确实参差错落,浑厚高古。对联出自《石门颂》集字联,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车运隆为人处世、习书创作都臻于成熟,他在基于《石门颂》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没胆怯,又不力弱,体现出陇西书界带头人的胸怀和胆略。《石门颂》本来就是篆书到隶书的过度,由深研秦篆的车运隆创作出来,更具有苍茫厚重感。此联亦篆亦隶,如他身上穿的唐装,古朴而又灵动,给人耳目一新。车运隆是一位处世内敛,书性张扬的人。这种艺术特质,表现在书法上,我将之概括为结体疏朗有致,风格散淡质朴,形式突破传统,创作融古出新。
刘长顺性豪放,善行书,形态颇有一代草圣张旭之气象。我非常喜欢他这种豪逸奔放的痛快淋漓感。然而越是喜欢,越爱挑出那些丝毫不掩瑜的瑕疵来。登于报端的《东明九芝盖》竖条幅,应该源于草圣张旭的《古诗四贴》。以我拙见,该作品在点画布局上还是拘谨了些。原帖直观的看奔放流畅,深入一看,却迟涩凝重。此作一气呵成,流畅生动,但撇捺中少了些奇情怪诞,就好比翠屏山前的渭河,虽然婉转灵动,但无穿越宝鸡峡的回畅荡气,总感觉有些缺憾。他的另一幅《天高云淡》竖条幅,就丝毫没有拘谨感,运笔挥洒自如,结构跌宕起伏,真如六盘山上的高峰,雄强奇伟。或许写《东明九芝盖》的时候,索画者没舍得酒,长顺兄喝的不够劲儿,所以没有放开来。下次曹们要多敬几杯,让他左手背后,右手抓笔,笔走龙蛇,有魏晋风范的八字胡准会写出力透纸背的佳作来。
我与李长源只有几次简短的交流,印象中他为人内敛,才思慎密,话虽不多,然理源长。他精研米芾书贴数十载,已是形神兼备。偶见他一《绍圣元年》竖条幅,质朴凝重,布局上疏能走马,密不透风;体态上如北山牡丹,肥不露肉,瘦无嶙骨,遒劲而又茂丽。尚振彦近几年在书法领域突飞猛进,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他写的《凤尾香罗薄几重》法度谨严,笔画细腻,见情见景,以致满纸相思幽怨,将李商隐无题诗中或隐或现的情境表现的非常充分,书之境界与诗之意境达到高度统一。尚振彦外表豪爽,内心细密,要读懂他书作里的真知灼见,需静心体悟。陈孝忠不仅武学精,字也写的好。字如其人,书作豪洒俊逸,侠义凛然。其他参展者都研习精进,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就不一一列叙了。
山阴道上行,文峰相映发。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王羲之在山阴道上树起了一座书法艺术的丰碑。文峰书界的这场展览,虽不能和王谢风流相媲美,但起名“问道山阴”,其志高远,其情可鉴。他们秉承翰墨载道的传统,以笔墨形象展现文峰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大美陇西。我说话既无久历江湖的滋润圆滑,也没学者风范的雅致沉稳,根性上就直来直去。依我说,书中须有道,文峰以车运隆、刘长顺、李长源等为首的书画工作者者树君子之风,养浩然正气,纵情徜徉在笔墨艺术的山阴道上,续写着久违的文峰风度、文峰风骨、文峰风韵!
车运隆
李长源
李长源
王玉柱
朱红艳
康建宏
张忠维
刘长顺
陈孝忠
潘 亮
小编 | 双 隆
QQ | 3629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