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医药避雷指南

生物医药投资,可理解为立足于基本面的成长股投资,公众号前几期文章分别从创新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对2021年进行展望。生物医药是长盛不衰的稀缺板块之一,但万物皆有两面性,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可以分享成长红利,也要避免沦为成长的代价,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现在把可预见的2021年风险点逐条列出,可能多虑,注定遗漏。

一块窨井盖松动了,踩上去不一定会落下去,但最好做法是不要去踩。

胰岛素集采

仿制药第四批全国集采,最快明年初进行,二代胰岛素被纳入概率高,后续会轮到甘精、门冬胰岛素。不同代冠脉支架都能不分组集采,绝对不要低估采购方对胰岛素集采的决心,投资者要有最坏打算。凡是一个细分领域集采,对涉及的公司没有不利空的,胰岛素市场规模可能萎缩接近50%,早早扯什么扩大份额、激励创新的理想,就是螳臂挡车,应该主动回避这个行业的股票,参考冠脉支架、骨科的血泪之路。只有等集采落地或股价跌透之后,才能布局未来。

生物类似药集采

明年生物类似药(单抗)集采有难度,但市场会提前反映预期,如果全国药物集采一年两轮,这一天会提前到来。

生物类似药集采意味着什么?

部分新生代药企将从创新药估值变为仿制药估值。

这种断崖式坠落,杀伤力最大。

单抗药物塞车,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在国内均有三家以上企业获批(包括原研),英夫利昔单抗明年也可能跻身此列,其中,贝伐珠单抗最后获批可能超过10家。

小药厂单抗单兵作战,几无胜算,在热门靶点重复的同时,有系统性优势的头部药企,生物类似药可推进多个适应症,可与整个管线生态整合(联用),特别是PD-1,加上超强商业转化能力,也可能出现热门靶点垄断局面。

最迟2022年,生物类似药竞争比较充分,达到集采条件,明年下半年市场可能提前消化利空。

图片来源:Insght数据库

未盈利生物医药股

兴业医药首席徐佳熹说,投资创新药如同赌玉。

记住这句良心话。

不要相信“创新药行业机会远远大于风险”的判断,即使有生物医药学历的投资者也可能栽跟斗,靶点机制、分子结构和管线商业价值对普通投资者更是形同天书。

最核心问题是,部分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的管线布局,可能是为资本市场量身定制,标配热门靶点,纯属凑数,只为提升IPO估值,以致于管线重复,供给过剩。这类公司缺乏创新实力和商业价值,却被包装为全球同类首款、同类唯一、同类最优,加上基石投资者背书,迷惑性很强,小散小心。

市场不会傻很久,港股带B生物医药,今年底已多次出现破发现象。明年,因为生物类似药集采阴影笼罩,新生代药企估值可能大缩水,打新需要更加谨慎。创业板、科创板未盈利生物医药破发可能性小,但长期持有逻辑欠缺,后续追涨多半被埋。

研发管线、现金流、商业能力是创新药“不可能三角”,仅有几家有系统性优势的头部药企全部兼备。有责任心、有创新力的新生代药企在前沿性、差异化上默默探索,但终归是稀缺的。

高值耗材集采

第二轮全国高值耗材集采将于明年2月28日前完成所有数据上传,预计6月后落地实施,主要集采品种骨科已提前消化部分利空,预计明年上半年持续承压。

冠脉支架脚踝斩、骨科打骨折,这两个赛道不再是明年高度戒备的重点。

采购方明确表示,力争到2022年,把采购金额占比较高又适合集采的主要品种,尽可能覆盖。

以往几轮经历证明,我们总是低估了集采囚徒困境的伤害值,所以,过度悲观并不为过。

明年下半年,第三轮高值耗材集采的坏消息将不时出来施以重锤。

虽然器械领域未来受益于渗透率、国产率提升和消费升级,长期乐观,但不妨微观谨慎,不确定性和反复波动总是令人讨厌,仔细掂量手中的配置,是否符合集采标准,明年春季行情可考虑优化了。

管理层瑕疵

以前说过,对优质企业要学会原谅,不用吹毛求疵,但前提是优质。

优秀企业家有着超乎物质之外的追求,爱惜自己羽毛,在意给行业和社会留下什么样的沉淀和名声。这不是讲情怀,因为他们能力够大,眼界够远,专注于做好事业,该有的都会有,而且会更多。

能力不足或眼光短浅的老板,注重于挣快钱,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不久,只争朝夕,创意百出,再不乱来就老了。

但是,公开信息不会告诉你管理层有瑕疵,坏人面对各种质疑总是很淡定。

需要从两个维度上识别管理层。

一是对金钱的态度。如果一家企业总是差钱,以各种崇高的名义融资,不断有各种清新脱俗的股权运作,那就要警惕了。最烂的公司有最多的帮凶,总会把隐晦的套利、套现行为,解释得一尘不染,可以驾白莲花升天了。另外,总是给你灌输理想、愿景,却对业绩满不在乎的公司,那就更要警惕了。

二是对未来的态度,前瞻性,洞察力,技术和创新的布局,备用赛道的选择和切换,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平衡。

2021年生物医药前瞻到此完成,希望能帮到人,祝各位投资者都有好收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