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诞生在海南:赤子侨情 风华绝唱
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创作在兴隆
赤子侨情 风华绝唱
文\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一部经典影片,大多会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婉转悠扬的音乐,又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印象。
正如1979年在海南万宁兴隆摄制的电影《海外赤子》,片中插曲《我爱你,中国》后来在大江南北传唱至今,成为经典。
当年,《我爱你,中国》的曲作者郑秋枫为了寻找灵感,曾来到兴隆华侨农场,与农场的归侨们同吃同住同劳作,共同生活了一个月时间。郑秋枫把自己在兴隆的所见所闻所悟,化作悠扬的旋律,最终诞生了脍炙人口的《我爱你,中国》。
“老友”阔别重逢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见到海南日报记者,陈鸿远轻轻哼唱起歌曲《我爱你,中国》,哼唱一段后,他兴奋地对记者说道,“我和这首歌的曲作者郑秋枫老先生握过手。”
那是2018年8月20日,时年87岁的郑秋枫与夫人一道重回海南,回到阔别已久的兴隆,重寻当年他在兴隆生活时的旧踪。当时在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的陈鸿远参与接待了郑秋枫一行。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就像我们身边普通的邻里老人。”说起郑秋枫陈鸿远印象深刻,他说郑秋枫中等略高的个子,发白如霜,眼光深邃,上身穿一件蓝色文化衫,下身穿着鸽灰黄色长裤,“衣着很朴素。”
那个夏天,阳光晴好。陈鸿远说,他还记得,他陪着郑秋枫一行途经太阳河大桥时,车子停了下来,郑秋枫下车后踱步到太阳河大桥的栏杆处,疑神眺望着艳阳朗照下的太阳河。风吹微澜,水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炫耀灵动,甚是迷人。
这样的画面,显然勾起了郑秋枫的回忆。“郑老讲述了一些他在兴隆生活的场景。”陈鸿远说,1979年电影《海外赤子》在兴隆拍摄,插曲《我爱你,中国》被选用给剧中人黄思华(陈冲饰演)来唱,制作组邀请郑秋枫为这首歌谱曲。
在接到邀请后,郑秋枫为了寻找灵感,便来到兴隆,入住兴隆招待所。他在兴隆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体验生活。傍晚,落霞满天时,郑秋枫和相熟的年轻人一起来到清凌凌的太阳河里游泳,聆听两岸传来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歌曲,惬意之极。
在生活中感受归侨对新中国的热切感情,郑秋枫才能创作出《我爱你,中国》那样婉转悠扬的旋律。这首歌一面世,就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祖国大江南北广泛传唱,几乎人人都能唱上两段。
《我爱你,中国》先后荣获1981年中央文化部优秀作品一等奖、2000年“金鹿杯”百年观众最喜爱的十首电影歌曲奖。
名曲诞生在海南
40多年前的兴隆,与现在的差距,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兴隆的经济甚至还没起步。”今年65岁的印尼侨眷王益民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当时是农场打石队队长的他还记得那个时期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茅草房,但是大伙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郑秋枫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兴隆。郑秋枫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为《我爱你,中国》谱曲只用了一两个小时,但准备的时间很长。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海外赤子》是中国首部华侨题材音乐片,该片讲述一位海外归侨报考部队文工团的故事。作为音乐片,其与故事片具有较大不同,大多先把音乐写好,再根据音乐拍摄。
郑秋枫后来曾表示,他构思《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时觉得首先得抓艺术性,影片中黄思华是位“百灵鸟”,唱歌唱得特别好听,很大气;第二要抓民族性;第三是抓特点;最后要抓时代性。
“那段时期很艰苦,但我需要感受归侨的生活,因为他们和普通的农民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特色。”郑秋枫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在兴隆华侨农场生活的日子里,郑秋枫与归侨们扎堆在一起,切身感受归侨们内心的感情,也和这些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归侨学习南洋歌曲,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郑秋枫还在创作中尝试把南洋的音乐特点移植过来,给人一种新鲜感。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配乐也好,歌词创作也好,关键是形象准确。一定要有大量时间的积累。他把握住了形象,再加上个人的努力,才能把这首作品写成功。
唱哭一代代归侨
《我爱你,中国》舒展激昂的旋律,不仅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益民也曾参与《海外赤子》的拍摄,他回忆道,影片摄制时是夏季,他和40多名打石工人都穿着影片摄制组统一提供的背心,在炎炎烈日下挥舞榔头,敲打石块。
当时兴隆正大力推进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石材,归侨们就组织经济建设突击队,在各个“阵地”上挥汗如雨。《海外赤子》中真实还原了这一场景,陈冲饰演的黄思华也参与打石劳动。
正因为影片描述了真实的归侨生活,体现归侨对祖国的真情实感,后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受邀演唱《我爱你,中国》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郑秋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描述了这一段过往:叶佩英说当时自己没吃饭,带着眼泪把它读完了,她说她也是华侨,这首歌像是为她写的。
叶佩英在演唱中倾注了她对祖国的感情,把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也赋予了这首歌热切的爱国魂。
《我爱你,中国》至今仍是兴隆人中传唱程度最高的歌曲。“这首歌唱哭了一代又一代的归侨人。”今年69岁的印尼侨友会会长蓝日兴当时是兴隆华侨农场青年突击大队大队长,正是在《我爱你,中国》的旋律中,他和他的战友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后来经济繁荣的兴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坐在盛放着香浓的兴隆咖啡的方桌前,退休多年的蓝日兴和王益民又重温起当年青年突击大队的誓言:“决心战斗在第一线,兴隆荒地开不完,绝不收兵,劳动不计报酬,工作不计时间,个人不计得失。我们不会忘记归国的初心,我们是回来建设祖国的,祖国强大了,我们就有了强大的靠山,在外的亲友们也能挺直腰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