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渴望爱,却建立不了亲密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03 

前两天在树洞留言里,我收到了一条倾诉,内容是这样的:

我很痛苦,我感觉自己快绝望了,我很爱一个男孩,但是我们暧昧了有大半年了,始终不确定关系。他是知道我喜欢他的,但是从来不给我一个结果。

我有的时候真想去直接问他,但是我很害怕连暧昧的朋友都做不了了。

他有很多的女朋友,但是每一段恋情都很短,半个月甚至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断掉,人人都会说他很渣,只有我知道他有多脆弱,多缺乏安全感,多渴望爱。

他明媚的时候好迷人,忧郁的时候又让人很心疼,也大概是是因为这样我才愿意一直一直的陪在他身边。可是我也很委屈,我不知道我们两个人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地步。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两年前的秋天,那个落叶缤纷的季节。也有一个明亮有抑郁的男孩Z过来找我咨询,他的问题是为什么我那么渴望爱,但是我却建立不了稳定的恋爱关系。

在咨询中他一边炫耀着他从来不缺女人,但是一边又非常痛苦于自己没有办法建立长久的恋爱。

的确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就是很渣,可是真实的爱有发生过,他也有他想要拼尽全力留着的女孩。

很有意思的是,偶尔他咨询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个女孩在等他满眼的担忧和关怀。

一边是“颓废的浪子”,一边是有着圣母救赎情结的女孩。他们都在各自寻找自己想要的爱和需求。

01

你身边的“永恒少年”

Y先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未婚男士,来找我咨询的时候,是因为着急结婚,想要理清楚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是找不到想要的爱人。

在他的回忆里也常常有一两个极为包容的女性,他们曾经有过长久的亲密关系,最后还是不得而终。

他坦诚真实,有种不符合年龄的可爱,让你在感受层面好像一直在和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做工作。

他渴望被爱,可是每一个可以和他建立亲密关系的女性最终都会被“推开”,常常相亲,又常常失败。

他讨厌被条件约束的婚姻导向,不喜欢被评价和筛选的感觉,理想化的感情带着他越走越迷茫。就像一个在空着飘着做梦的男孩,始终无法落地。

咨询中他会数次讨论他本能的性欲望,像个性瘾者,可是透过这些你能看到他一次次去寻找的似乎更多的是全身融合,被包裹,被全然爱着的感觉。就像孩子贪婪的吸吮着母亲的乳汁,不愿分离。

我翻看了手边的书《永恒少年》,在荣格分析心理学里,提到了一个概念“永恒少年”,这类人的身上携带着艺术家的忧郁,一种青春期的浪漫主义情怀。

他们不停追寻着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全然被爱、无限度包容、能够无条件满足其需求的伴侣,但总是以失望和幻灭收场。又因为无法抛却对爱的渴望以及本能中的性需求,他们只能再次出发追寻自己梦中的爱情,周而复始。

永恒少年情结多见于男性,其特点是长不大,总是飘在空中做青春梦,这些具有永恒少年特征的男性,会将青少年心理持续到后半生,同时表现出恋母情结。

典型的人物则是同性恋及风流公子唐璜。同性恋与风流公子唐璜其实是两个对立的极端,它们都是恋母情结的表现。

同性恋是因为将母亲作为唯一的爱恋对象,所以无法与其他异性经历性爱,因为如此会让这个女人成为母亲的竞争对手,所以性需求就只能通过同性得到满足;

唐璜主义者每次会被一个特定的女性吸引,他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女性身上,随后会发现这个女性只不过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性,他的热情瞬间消失。紧接着又被另外一个新的女性吸引,如此反复。

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完美母亲般的女性,能够无限度包容他,无条件满足他,这类人永远具有一种青春期以前的浪漫主义特征。

《永恒少年》这本书作者赛林格本人一生隐姓埋名,离群索居,一辈子都在和小姑娘谈恋爱,是一个典型的“永恒少年”。

想起一个朋友D,有一天感慨直到自己女儿上二年级了,才有当“父亲”的感觉。他的妻子对他的埋怨也是,永远像个孩子,没有办法承担起家庭责任,陪伴孩子成长也十分不走心。

永恒少年制造了太多的不合格的父亲或者伴侣,他们很难接受需长久努力才可以完成的任务——比如做“父亲”“丈夫”。

02

原初的亲密感在哪?

这些永恒少年的成长议题里,有一个影响关键的角色,他们的母亲。

我带着他们找寻自己的过往,搜到的关键词就是母亲的疏离和控制。

疏离和时代有关系,不被原生家庭接纳的女性角色,进入夫家后同样遭受婆婆的嫌弃和欺凌。丈夫的不作为让很多女性原本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试想一下她们的精神状态。一边是繁琐的家务事,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没有被善待过的一生,又怎样具备能量去全情的爱和感受孩子。

Y先生告诉我,他的妈妈很爱他,但她过的不开心,因为爸爸不得志常常酗酒。

男孩Z也告诉我,他的妈妈很在意他,可是还是忍不住动手打他,想来也是因为生活不如意吧,自己成了撒气桶。

所以控制随之而来,Y先生一直被要求不可以像爸爸一样无能野蛮,脾气暴躁,必须要做一个温良谦和的男子,有自己的追求。

男孩Z要努力上进,成绩优秀,不能走父母的老路,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这些疏离和控制给年幼的孩子带来强烈的恐惧,在他们的感受里只有推开、厌弃,无论真相到底是什么,被抛弃的感觉就是毁灭性的。

他们渴望亲密,期待能遇上一个亲爱的人,建立一段亲密的关系,就像回到妈妈怀里,享受着她的温暖。

可是当他们进入一段亲密的关系,小时候所体验的到推开厌弃的恐惧被再度唤醒,当他无法承受对被抛弃的恐惧时,他便选择先一步离开所爱的人。

这样,在感受层面上,他就可以把关系的主动权抓到手里,从而避免了被抛弃的痛苦。

他们原始的全能感也没有被好好的满足过,没有在慢慢成长中从一元世界过渡出来。长大后这些残存的原始全能感依然会存在他们的身上。

可是亲密关系是真实的,从来都是互动完成的共同成长,他们会盲目的以为对方会懂得自己的需要,可是没有这么做的时候,会觉得被伤害,甚至是暴怒。

     

03

 有一天你也会长大

Y先生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生命的荒芜和孤独,像一个独行侠行走在路上,不知道方向在哪?

他内心极其真诚、细腻,有着极大的力量与勇气,即便始终不能结婚,他还是愿意去相信,相信自己的也会有美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可是他也又极度脆弱,把童年里那些未完成的情结一个装进袋子里,一路背着前行,像个少年远行不曾停下。

对于永恒少年来说,幻想的生活、艺术家式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而追逐金钱和声望可以说都失去了个体的真实本性。

所以因为他们很难找到真实生活与成人生活之间的桥梁。也许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女人只是表象,还需要强大的心理能量和自主意识,去承受现实困难的可能性。

我问Y先生,如果真的结婚了,你会担心你的妈妈吗?

他告诉我会,因为害怕她过的不好,明明排斥她之前对自己个性塑造上的控制,但担忧依然还在,希望她能够坦荡自在的过好后面的日子。

我想告诉他的是,有一天你会消除对妈妈的内疚,只有在意象层面完成离开母亲,摆脱母亲的阴影和控制,真正完成个体化的进程,那时候才能彻底独立成人。

文:张瑾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