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华植的邓莹老师、谢丽青老师跟我说要开个叶子课程,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红叶,想到了我,我想到了帝都的秋天,还有我北京花友群那帮坚强的后盾。
于是向北京花友群的朋友们发出了邀约,很快,彩色的叶子纷纷被不同的手珍而重之地捡起,小心翼翼地包好,然后跨越万水千山,飞过不同纬度,自幅员辽阔的北京城五彩斑斓的深秋,速递到了我们依旧绿意葱茏的广东。看着北京飞来的红叶,感受到来自帝都火红的热情同时,也感受到来自北方秋意的浓烈。那么,广东的秋呢?是树上那一串串诱人的果实,还是稻田那一穗穗稻谷,亦或是那一朵朵盛放的金黄色菊花……
秋菊秋菊,这秋和菊自古都密不可分。红红黄黄的叶子在温暖的南国是难得见的了,倒是园里那绚烂绽放黄的红的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一丛丛一簇簇地,也有了点秋意。
非洲菊,菊科、火石花属多年生被毛草本植物。火石花属过去叫大丁草属,可是属长大丁草(Gerbera anandria)离家出走后,这个属名只好改换门庭了,可属名拉丁保持不变,有些资料也称之扶郎花属。它的名字已经彰显它的家乡了,它还被叫做扶郎花、大丁草、太阳花。非洲菊的拉丁学名是Gerbera jamesonii,属名和种加词都来自人名,其中属名Gerbera是纪念十八世纪德国自然科学家Traugott Gerber,而种加词jamesonii来自罗伯特·詹姆森(Robert Jameson),他是19世纪的业余植物学家,正是他发现了非洲菊,因此用他的名字作为种加词做纪念。
非洲菊喜温暖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原产南非,主产南非南部,另马达加斯加岛上也有大量野生。少数分布在亚洲。随着中国温室技术的进步及国外新型温室技术的引进,在中国的栽培量也明显增加,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皆有栽培。但由于其繁殖速度快,所以被广东列为外来入侵物种。
当下正是属于菊花的季节,很多地方也相继举办规模或大或小的菊花展,比如杭州植物园,比如身边不远的中山小榄。只是精彩绝伦的菊花世界,我是避之而不及的,品种太多,对菊科总是蜻蜓点水的我那是不太敢入的坑,偶尔欣赏一下还是挺好的。芸芸众生中,辨识度最高的无疑就是非洲菊了,其花姿优美,花色鲜艳,很讨人喜爱,尤其是花枝非常直立,高出叶丛,亭亭玉立,非常特别。每次走进华植的高山温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它娇艳的身姿。
非洲菊最特别的是当然它特别长的花葶,很多人就喜欢剪下,直接瓶插了,它的单花花期非常长,春秋季节能持续开放半个月以上,制成插花以后也可以在水中养殖半个月左右,用于装饰客厅,点缀窗台、案头,皆为佳品。
与其他菊花相比,非洲菊最独特之处就是成功进军切花界,成为切花界的佼佼者。传统上说,世界上的四大切花分别为月季、菊花、香石竹和唐菖蒲。和四大切花相比,非洲菊进入人们视野的历史要短得多,它是切花界的新星。非洲菊的发现应当归功于罗伯特·詹姆森(Robert Jameson),虽说他仅仅是名植物爱好者,19世纪末,他在南非的巴伯顿地区开采金矿,无意间发现金矿周边开着一些漂亮的野花,就采集了一些送到植物园。专家们判断这是新物种后,取名jamesonii以示致敬。到20世纪90年代,非洲菊已经奠定了自己作为切花的地位。1993年,非洲菊切花在日本产出1.35亿支;1995年,荷兰的非洲菊产值接近1亿美元。由于它的加入,“四大切花”变成了“五大切花”。
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引入了许多非洲菊的品种,很快也在我国有了立足之地,并同样收到广泛的好评,每逢大小喜事,花篮上总少不了它的身影。
在我国的园艺圈,非洲菊有个很中国的名字——扶郎花,一猜就是它来到中国才起的中文名,扶郎,扶郎,有“旺夫”之意,要是你叫它旺夫花,我是没意见的。不过,有人硬给它套个外国的传说,我也只是听听,别信。关于扶郎花名字,有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初叶,位于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是一个盛产热带花草的小国。当地有位名叫斯朗伊妮的少女,从小就非常喜欢这种茎枝微弯、花朵低档垂的野花。当她出嫁时,她要求厅堂上多插一些以增添婚礼的气氛。来自各方的亲朋载歌载舞,相互频频祝酒。谁料海量甚浅的新郎,只酒过三巡就陶然入醉了,他垂头弯腰,东倾西斜,新娘只好扶他进卧室休憩。众人看到这种挽扶的姿态与那种野花的生势何其相似,不少姑娘异口同声地说:“噢,花可真像扶郎哟!”从此扶郎花的名字就不胫而走了。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传说,非洲菊就成了新人们布置婚礼庆典的重要装饰花卉。这代表了新婚夫妇互敬互爱,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非洲菊在不开花之时,就是一棵青菜,不知内情的朋友会不会直接就拿它上桌了呢?
它的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顶端短尖或略钝,叶柄具粗纵棱,多少被毛。
它的花葶单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总苞钟形,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花冠管短,花药具长尖的尾部。
它的舌状花瓣1~2或多轮呈重瓣状,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
非洲菊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期适温20℃-25℃,冬季适温12℃-15℃,低于10℃则停止生长,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0℃的低温。喜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重黏土,宜微酸性土壤,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
非洲菊花色丰富,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大而色泽艳丽,可被用于切花、盆栽及庭院装饰。
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cm,宽5-6cm,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叶柄长7-15cm,具粗纵棱,多少被毛。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长25-60cm,无苞叶,被毛,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舌瓣展开时直径6-10cm;总苞钟形,约与两性花等长,直径可达2cm;总苞片2层,外层线形或钻形,顶端尖,长8-10mm,宽约1-1.5mm,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尾尖,长10-14mm,宽约2mm,边缘干膜质,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直径6-8mm;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至紫红色,或白色及黄色,长圆形,长2.5-3.5cm,宽2-4mm,顶端具3齿,内2裂丝状,卷曲,长4-5mm,花冠管短,长约为舌片的1/8,退化雄蕊丝状,长3-4mm,伸出于花冠管之外;内层雌花比两性花纤细,管状二唇形,长6-7mm,二唇等长,外唇具3细齿或有时为2齿和1裂片,内唇2深裂,裂片线形,长约4mm,卷曲,退化雄蕊4-5枚,线形或丝状,藏于花冠管内;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长8-9mm,外唇大,具3齿,内唇2深裂,裂片通常宽,卷曲;花药长约4mm,具长尖的尾部;雌花和两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顶端钝,长不足1mm。
瘦果圆柱形,长4-5mm,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长6-7mm,基部联合。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拉丁学名 Gerbera jamesonii Bo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