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站台,固态电池重大突破,大众特斯拉背书
行业心心念的电动汽车固态电池什么时候量产?答案是2024年。
初创公司QuantumScape举办了线上电池展“Showcase”,首次对外披露了其固态电池测试数据,除管理层外,还邀请到了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及前特斯拉合伙人CTO站台。
成立于2012年的QuantumScape,已得到了大众、大陆、上汽等众多车企的投资和背书,特别是与大众建立了合资厂。
汽车人参考参加了这次线上会议,这里为读者全面分享有关固态电池的最新进展,全文逻辑Why-How-What。
1. 为什么是固态电池(Why)
目前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无论是正极三元高镍或NCA,负极采用石墨或者石墨/硅体系,质量能量密度已到了天花板(300Wh/kg)。
而要继续实现能量密度的突破,采用金属负极是其中一种可能,也就是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可以做到500-600Wh/kg的水平。
而锂金属电池需要用到固态电解质,它也是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
材料体系繁多,性能各异,大体又可以分为有机物(聚合物)和无机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两大类,但是这些材料在满足快充、循环、低温、成本等方面均存在巨大挑战。
在过去的40年里,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制造出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
2. 无负极和固体分离器是核心(How)
汽车人参考认为,QuantumScape的固态电池主要由两项核心技术组成:
一是“无负极”的制造工艺,锂金属负极不是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电池充电时,由锂离子在金属箔片聚集而形成的,且该过程可逆,能实现多次循环。
二是采用了陶瓷材料的固态分离器(Solid-State Separator),代替了液态有机电解质以及多孔隔膜。
3. 密度、倍率、寿命、成本、安全全方位突破(What)
“无负极”直接去掉了石墨/硅的主体材料,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1. 显著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至1000Wh/L,质量能量密度至500Wh/kg;
2. 消除了负极主体材料中锂离子的扩散瓶颈,实现了4C充电倍率,15分钟从0至充至80%快速充电;
3. 降低了负极界面的容量损失,延长了使用寿命(800次/90%);
4. 降低了制造和原材料成本,总体成本相比于现在锂电池还降低了17%。
而另一个杀手锏“固态分离器”,本身质地坚固且具有柔性。
它与传统锂电池正负极间的液体电解质一样,主要功能是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时将锂离子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同时,由于其本身不可燃,还起到了屏障的作用,即使在非常高的电流密度下,能抵抗负极锂枝晶的形成,解决了锂电池因枝晶而导致内短路的业界难题。
锂离子电池的共同发明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anley Whittlingham表示,制造固态电池最困难的部分是需要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长循环寿命和宽温度范围工作的要求。
QuantumScape的测试数据均满足所有这些要求,这是以前从未报道过的。如果这项技术投入大规模生产,它就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
4. 10年磨一剑(启示)
在分享会上,QuantumScape称自己花了10年的时间和3亿美元研发费用,才找到了一个符合要求的'固态分离器',期间经历了超过200万次的测试。
与之相比,我们做事情是不是太着急了?
而且QuantumScape表示,这种材料价格便宜,被大规模应用在其他领域,很容易买得到。
根据QuantumScape的时间表,其产品目前处于车企样件测试阶段,预计2024年中旬实现量产,产能为1GWh;而20GWh的产能将会在2026年中旬落地。
5. 汽车人参考点评
目前市场主流锂离子电池系统已基本满足能量密度(续航大于500公里)、循环性(寿命12年)、安全(不起火爆炸)的市场要求。
QuantumScape固态电池最大的亮点在于快充以及比当前锂离子电池更低的成本,而且原材料易于得到。
如果加上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上天然上的优势,那么这足以改变整个游戏规则。
如果真的能在2025年前实现商业落地,必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可能会面临洗牌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