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交替 这几种疾病的预防切勿掉以轻心

全国各地的学校、幼儿园陆续迎来了开学,把孩子送出家门的家长们是不是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对此,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提醒,当前正值夏秋季节交替,家长们要增强传染病防范意识,提高这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水平,切勿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该病毒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染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个病程7天~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岁~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岁~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两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岀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天~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躯干部皮疹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岁~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生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该病毒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麻疹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期在冬春季节。1岁~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天~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四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2.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3.开窗通风,保证室內空气流通,该病毒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4.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流行性感冒

此病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行。

主要症状: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1.多饮水、多休息。

2.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

3.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

4.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

2.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3.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最后,专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并且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