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是不是就是向世俗妥协?
最近看到两篇互驳的文章很有意思。
一篇是,《高档白酒的繁荣建立在虚荣和愚昧之上》,这篇文章表示,白酒的所谓“年份酒”从实际的组成上来说,并不值得提升好几个价位来销售(酒精在密封环境下并不会自发生成酯类物质)。喝酒对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国内白酒被提升到奢侈品的地位进行炒作,其实是一种收智商税。作者引用了一些类似“科学”的论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第二篇是天涯社区的一篇《驳网文“高端白酒的繁荣建立在虚荣和愚昧之上”》。文章指出了一些上一篇文章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整体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有力的论据,多是一些意念上的感性认识。通篇看下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这是多少代人实践过来的”,最后还拿出房价之类的来与茅台价格作对比。
两篇文章都有瑕疵,第一篇文章的瑕疵主要是论据简单,不够严谨。第二篇是用意志代替了论据。对于第一篇文章,要反驳,大概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你确定已经考虑周全了么?”,对于第二篇文章,想反驳,大概需要说的话是“从来如此,便对么?”(来自鲁迅先生)
高下么?怎么判因人而异,但我却想说说更深层次的东西。
第一篇文章,可以说体现的是一种对“合理”的最浅层的追求(至少它试图这么做了),这种“浅层”的意思,是指停留在物理、化学之类的这些硬学科层面进行演绎,得出的一些do's and don'ts的准则。而第二篇文章,则更接近一种“世俗”的追求。这里之所以不说是深层的追求,是因为它几乎放弃了硬学科层面的内容(如果它将世俗的和浅层的追求结合了,才配得上深层追求的名号)。
熟悉本公众号的读者都会发现,我在过去的文章当中,一直努力做到兼顾两种追求。比如在关于钻戒的文章当中,我当然同意钻戒是一种收智商税的行为,但又明白,给定了人类这个群体的固有特征,钻戒的存在却无比合理。这里借这个主题再说说。
用钻戒来代表某种真心,当然客观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种装饰品(从硬学科的角度,这甚至不是什么有稀缺性的东西,可以人工合成),本身甚至比不上道德约束来得强力。买个戒指并不是跟谁签订了什么契约,或者对谁声明了“如果背叛就会天打五雷轰”——它仅仅是一个消费行为而已。但,一旦加入一些软学科的考虑,就会发现,钻戒作为某种社会契约的凭借物,是十分合理的。这种合理性的证明也再简单不过——如果将钻戒取消,你说会不会有新的什么东西来代替钻戒的作用?
如果有,那它就是一种合理(深层)的追求。
人类啊,总是要沉迷某些东西。
网络俗语
就好像,你说把手游禁止了,学生们就不会沉迷别的东西了么?把毒品完全禁绝了,就不会有人寻找某种迷幻的心理安慰了么?把奢侈品全都烧了,就不会有别的东西以远超成本价的定价方式成为新的炫耀资本了么?不是的。这个世界并不是这么运行的。即使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只要考虑人类是一个大的集体,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变得不确定。这不确定不仅仅来自于人群的复杂性,还来自认同感的争取和阶级边界的划分等等复杂的社会学、心理学层面的追求。
那么至此,我们就大概理解了从硬学科(物理、化学等)到软学科(社会学、心理学)的“追求”的演变。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现象,在很多圈子外的人(我们也许可以说,这叫做“旁观者清”)看来,是如此荒谬。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来了——你到底应该选择哪个层级的追求呢?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但放到社会群体的层面,似乎也没那么难得出答案。
我们似乎总在历史上观察到,追求“硬学科”的合理性的人,往往是青年人。那些追求“活得无拘无束”,“婚礼要黑色婚纱”等等的年轻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看到了“本质”的人。毕竟,黑色的婚纱有什么关系呢?凭什么别人都觉得黑白晦气红色喜庆,我就不能反过来呢?是的,这些问题,如果拿出来问家长,家长的回答,也只能是“从来都是如此”或者“多少代人实践出来的(红色婚姻才会美满)”。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显然是毫无说服力的,他们高举所谓的“科学大旗”,可以无比轻松地否认掉家长的这些说辞。
是的,也许某些意义上来说,他们确实是看到了“本质”,但同样的,也决定了,他们的追求是“浅层”的。
那么,随着年岁的增长会怎样呢?也不知道是受到了社会的更多的冲击,遭受了更多的挫折,还是自然的激素水平变化——人的冲劲开始没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向世俗低头”。当年的刺头少年,乖乖买了曾经嘲笑的钻戒送给爱人,买了一度嗤之以鼻的奢侈品来装扮自己。从经验出发,这似乎意味着某种“成长”。
而这种转变,最突出的表现,也许并不是在对待自己生活的态度上,而是在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上。
回首看看过去,很多激进的起义和反抗,往往发生在学生青年当中。并不是因为他们遭受的苦难最多,“五四”当中的青年,很多都是书香门第,生活环境并不差。但为何他们愿意站起来振臂高呼?也许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未曾向“世俗”妥协。妥协了的人会怎么想呢?他们会想,生活就是这么过,一天一天,社会如此,从来如此,便是如此。未妥协的人却常常会思考“应该”怎么过,而这种“应该”,有时候,是脱离了实际的一种理想状态,并带着一种冲破牢笼的“爽快感”。
(坦诚地说,那时候“废除二十一条”,真的可行么?)
这种爽快感是如此重要——它是一种增幅器,让人们的行为被放大,让抗争成为一股风潮。在“已经妥协”的人心中,我相信也会有这种爽快感的种子。只不过,他们在世俗面前,更关注的是“一天一天”,是被社会、世俗深深埋藏的平凡的“追求”,而不是更浅层的“应该”。除非火种已经有了燎原之势,此时,就连最深层的地下(世俗就是一层一层地盖土)都透进来光亮的时候,妥协群众的反扑,才会瞬间,成为主力。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之见,可能可以作为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框架,是否同意,仁者见仁。只是有了这一套之后,当我们为人们大吹特吹30年茅台多么香醇而感到不解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说服自己,并没有必要去反驳,没有必要去声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不是,什么是智商税什么不是。其实,大家都懂的,只不过,“妥协”,就意味着,看破,不说破。然后再理所当然地接受生活的面貌,再毫不犹豫地将“智商税”双手奉上——毕竟,换个角度,它就不是税了呢?
(或者像我一样,还努力地去寻找心理学上的解释来为世俗正名,参见钻石一文)
最后最后,说一句真心话,人的内心不可能没有火,“从来如此”,只是一种绥靖。大多数人的成长路径并不代表它是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一直相信,去改变,才应该是人毕生的追求。在上一篇文章里,略有所表——《人类连犯错都这么美丽……吗?》,欢迎阅读。
国庆快乐!国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