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是一天,思考也是一天
有次看到某则新闻下的评论很有意思。这则新闻说的是某名校毕业生被曝做了保姆,那种比较高级的伴读家庭教师,薪资不低。底下有人总结了几点,包括就业扁平化,行行出状元,做保姆其实赚钱也赚人脉云云。另一位网友回复了这条评论,说“什么事都要总结出来个123,你真是闲的”。
这两种回答,也许代表两种背道而驰的人生,今天我们不妨聊聊它。
此前有人曾提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思想荒漠化”的现象,说的是,当今信息越来越多,人们的回复却越来越短。自从有了一句话的“心情”或者“说说”或是“状态”,最长也不会比140字的微博要长的所谓“短文字社交”,人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进行长篇的写作(公文写作除外),无法完整地描述自己的心情。乃至于,对于这些爆炸的信息,人们的评论和回复,也越来越退化到小学生水平,更甚者,遇到什么事都是“呵呵”,“好吧”,“yyds”,“yooooo”……
这里并不是说每次刷这样的话人们的内心活动都是一样的,而是不同的内心活动,也只懂用为数不多的语言组合来表达。
在笔者看来,这种形式上的“退化”尚且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形式的套路化后,思想也逐渐套路化,而最终,让这一切定型的,便是对非套路的鄙视和反对,以套路为豪,为正解。正如上面那位网友的回复,凡事总结,先不说好坏,也不论对错,反以不思考为骄傲,却是有所不妥,凡事“呵呵”一句,就很威风么?
显然不是的。
最近一个朋友的吐槽很应景,说的是,他发现,网上最近关于“躺平”和“内卷”的讨论,逐渐变成了只要反“996”,反对玩命加班,就是“躺平”。朋友给的评论是“努力不绝对,绝对不努力”。这给笔者感觉就像是,长长的“政治光谱”,就二元论地打上两个标签,就完事了(正如民众选总统,其实选的就是Trump和not Trump)。而争论的人在说自己观点的时候,甚至常常是“一元论”的,连朴素的辩证都做不到(正如某非正经辩论综艺的前四季)。在饭圈,这也被叫做“圈地自萌”。
笔者看来,这与其说是逻辑能力的问题,不如说是脑力不足。因为不想做过多的思考,不愿考虑太复杂的中间态的问题,就只好做最简单归类,这样,批判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毕竟,何必考虑表象背后的其他可能性呢,何必给“巧合”一些概率的可能呢?只黑不吹,岂不快哉?心里立起n个“凡是”,世界变得如此简单,非黑即白。
这或许就是逐渐失去思考能力的体现吧。那思考到底有意义么?还是说,即使所有人都变成无脑喷子,但只要群众够广泛,在某种理论框架下,汇集所有人的观点,民主投票,就能获得治世之道?
我不知道,但我不打算同意后者。
从人类大义的角度,思考的意义并不难理解。但这也并非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选择不思考的人,不正是抱着一种“人类整体的事gwps”的态度么,更别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宏大叙事了。那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到个人的修养上来——不掌握生杀大权,就可以让脑子飞走了么?
关于这个问题,还是得关注脑子飞走前后的状态之别。或许,从生活场景来举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某天你起床发现起晚了着急收拾一下准备去拿口罩,而你发现平时并不注意十只一袋的口罩是如何摆放的——反正平时也是干拔,于是着急之下再干拔,拿一只口罩扯出来半袋子口罩,还因为挂耳绳的弹性,带出来的口罩弹射一地。你心态原地爆炸。出门到了地铁站,车还没来,你随便找了一个门排队就在原地跺脚念叨“车快点”。你发现自己也没有留意过哪个门在一会换乘的过程中会占得先机,因为平时都上车玩手机,到时下车是哪一边门开都没有印象了。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洗个澡洗完衣服,准备晾晒,滚筒洗衣机伸手抓住衣服就往外扯,扯出来其他衣服掉在地上又得再洗,心态再度爆炸。
一天下来你过得很不顺心,最后想说点什么,也说不出啥,于是在朋友圈发了一句“呵呵”,又删掉。
说到这里,可能并不需要描绘“有所思考”的生活场景会是如何,总之不比这个差。生活很有意思,屋漏就是“容易”遇到连夜雨,哪怕靠事前有所思考躲掉一个水坑,这一路,或许就不会溅湿裤子。
但这思考成本有多高呢?
——它就,一点也不高啊。
又有人说了,“每次都总结个123,赚到钱了么?”那除非我们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类名言通通反驳一番吧——自然无论什么方法,都不能保证成功,不然就是“听懂掌声”了。但有思考的意识,总比“呵呵”来得要好。
也有人动辄把“增加思考”直接推到“整天空想些没用的东西”这样的极端。这联想上面那个关于躺平的讨论,我们也不难找到槽点——你的世界,只有想到脱发和完全不想两种状态么?嗯?
据说,4岁以前的儿童的大脑是无法分析超过二元的问题的。
当然想和做是不同的,有人即使想了也不愿意改,不愿意哪怕把放口罩的袋子,容易取出口罩且不勾连的那一面朝上放。还有人会担心改了之后越改越好了,生活更高效,可能会做的事情更多了——或许会更累?
Emmmm……只能说,人各有志吧。“呵呵”也是一天,沉心思考也是一天,照样一天24个小时,不多也不少,但这是两种背道而驰的人生,任君选择咯。
感谢阅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