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时期深受后主宠信的宦官黄皓,为何在刘禅继位之初并没有弄权专政 2024-04-27 05:15:19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公众号作者:白乐天巨大不易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200 字阅 读 需 要 6 分钟蜀汉景耀六年,亦即曹魏景元四年,面对偷渡阴平的魏将邓艾,后主刘禅听从谯周建言,率众投降,蜀汉正式灭亡。之前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都有许多人批评黄皓奸佞,大将军姜维甚至想杀了他,魏晋时代私人著史蔚为大观,很多学者都把蜀汉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宦官黄皓,例如陈寿的《三国志》,直言“操弄威柄,终至误国”,刘禅罪责反而轻,“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也就是说刘禅其实是可塑之才,只不过误信黄皓。可是黄皓真正弄权,掌控朝政却已经是在蜀汉延熙九年了,距离蜀汉灭亡还有十七年时间,距离后主继位确有二十三年时间,那么是什么原因延迟了黄皓的掌权,使他并未在后主即位时就狐假虎威呢?上图_ 黄皓(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宦官一.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章武三年四月先主刘备病逝于永安宫,次月后主于成都继位,刘备临终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写到刘备诏敕刘禅“汝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此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的真正掌舵者,像联吴抗魏,征伐南蛮等大政方针都是他制定的。刘禅一来即位时只有十七岁,政治历练不多,成为储君,开府署选官僚的时间不长,二来蜀汉刚刚在夷陵之战中大伤元气,时局动荡,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急需像诸葛亮这样的任务来领路。三来刘禅也听从父亲的遗诏,“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此话出自《论语》,论语在汉代是儿童启蒙读物,孝又是朝廷选举的一个重要标准,孝顺之风大行,想必刘禅也明白,所以国家大事交托于丞相,宗庙祭祀留待于自己,这句话被记载在《魏略》之中,《魏略》又是曹魏时人鱼豢所著,看来蜀汉的政治格局想必是人所共知的。上图_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诸葛亮深受法家思想影响,赏罚分明,以法立国,他明白东汉政权覆灭的原因之一,是宦官弄权,就像《出师表》里所说的亲小人远贤臣,因而他也严厉监管皇帝的交往圈,黄门阉宦无疑是重点防治对象,而且政务基本在丞相府运作,由诸葛亮选拔的官员操控,黄皓这样的人根本难以有操控大权的机会。蜀汉连年北伐,诸葛亮常驻汉中,但是宫中皇帝的亲信随从官员,留守成都的处理政事者,也是由他选任的,这也切断了黄皓的弄权途径,至此在诸葛孔明在世时,黄皓难有作为,刘禅虽然宠信黄皓,但是碍于孔明的叮嘱,而且他本人也实际并未真正亲政,也就不可能放权于黄皓。上图_ 董允(?~246年),字休昭二. 邦国珍萃,董允之谓诸葛亮选拔的宫廷官员,对于阻碍黄皓掌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耀眼的无疑是董允董侍中了,《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记载,“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看来董允是刘禅的东宫旧臣,舍人和洗马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和《后汉书·百官志》,都是太子的随从亲信。后主继位后成为黄门侍郎,诸葛亮北伐时成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帅宿卫亲兵,孔明知道董允秉心公亮,善恶分明,敢于直谏,刘禅年纪小,正需要这样的人留在皇帝身边匡正皇帝过失,引导君主向善。上图_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北京大学祝宗斌教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著作中,谈到东汉末年,汉灵帝设置侍中寺,自此黄门侍郎,侍中便日益接近政局,蜀汉很可能沿袭了这一做法,表明董允以侍中身份,侍从皇帝左右,参与谋议谏诤更是理所应当的。董允也起到了献纳臧否,防微杜渐的作用,每当黄皓侍从左右,董允便正色劝阻刘禅,不可亲近佞幸小人,背后更是斥责黄皓,董允在世时黄皓职位不过黄门丞,人微言轻,不足以影响政局。虎贲中郎将使得他的威权更重,掌握了禁军,一方面说明董允受到了诸葛亮和刘禅的双重认可,毕竟他是东宫旧臣,为人正直不阿,另一方面加重了董允职权,使得他的作用更为突出,黄皓自然不敢以身犯险,与他硬碰,当时蜀中极为推崇董允,《华阳国志》说董允和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四相四英,人望极高,刘禅即使偏心黄皓,也不敢贸然而动。上图_ 蒋琬(?~246年),字公琰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少了极大的束缚,但是董允又无形中取代了孔明的位置,加之董允守尚书令,负责处理臣下奏事文书,职权更大,黄皓之流出头更难,刘禅还是信任董允的,陈寿说陈祗代为侍中后,与黄皓极力诋毁董允,后主才开始追怨,说明之前后主认可董允侍中职责。只是延熙九年董允去世,情况发生了变化,黄皓与陈祗狼狈为奸,开始干预政事,升任中常侍,赞导宫内事务,成为皇帝顾问,重演东汉末年十常侍乱政的局面,以至于邓艾灭蜀后,还想处死黄皓,只是黄皓贿赂左右,才免于一死。上图_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三. 循理之君,昏闇之后刘禅小名阿斗,都说他扶不起,是个昏君,其实早年的刘禅还是很有格局的,刘备在遗诏中希望刘禅读读启人心智的诸子书,六韬,商君书等等,诸葛亮又给刘禅手写一通申子,管子和韩非子,二人用意都是希望小皇帝能够学习治国理政的手段,操控大局而不亲力亲为,委任贤才而不肆意放权。刘禅确实也做到了,政事委任诸葛亮,但并未出现王莽董卓篡逆乱国的局面,他明白黄皓虽然可以给自己带来欢乐,但是不会处理朝政,不是自己可以委任的人,黄皓也就只能终日在后宫陪皇帝游玩,不能插手政务,但是为什么后来刘禅就忘记初衷,耽于享乐了呢?上图_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一来蜀中之地,从刘焉刘璋父子主政时,便是奢侈成风,好逸恶劳,《三国志·蜀书·董和传》里就有记载,刘禅沾染这种风气在所难免,二来前期还有先帝遗,孔明教导,董允劝谏,刘禅不敢太过放肆,几次想扩充后宫都没拿入院。但董允去世后,没了约束的刘禅,仿佛是刚出笼的小鸟,急于发泄压抑已久的欲望,积重难返,反而不会约束自己,类似于心理学上的行为障碍,慎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保持有始有终的态度确实很难,刘禅没能做到。参考资料:〔1〕《三国志》《华阳国志》〔2〕《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祝总斌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赞 (0) 相关推荐 不用扶也走得挺好的阿斗(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扶不起的阿斗",看不看三国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句话,长期以来这位后主刘禅也就一直是以一个没追求,没能力,没前途的"三无"纨绔子弟的形象出现的.当然,这几年随着民 ... 刘禅有两位女婿:一位是关羽之孙,另一位是诸葛亮之子 在三国时期,后主刘禅的在位时间达到40年,这自然可以说是三国在位最久的皇帝了.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的子嗣也相对较多.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禅有7个儿子,2个女儿.一方面,就刘禅的七 ... 《出师表》中被诸葛亮“点名”的那些忠臣良将,真实水平如何? 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是在国人心中地位崇高,也成功感动了一海之隔的日本.有说法是: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细读<出师表>,可以听到一些相对冷门的蜀国人物.这些 ... 姜维是蜀汉大将军,手握10万大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呢?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正式向蜀汉发动战争.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这体现出他志在必得的态度.面对曹魏大军,姜维.廖化等人在剑阁一带阻挡钟会率领的主力.不过,趁着这一机会,邓 ... 汉武帝晚年,特别宠信身边宦官。有一天,武... 汉武帝晚年,特别宠信身边宦官.有一天,武帝正与钩弋夫人嬉戏,近侍苏文蹑手蹑脚进来,说了一件事.汉武帝闻听,神色大变,低声道:'太可恶了.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原来,事关太子刘据. 这一天,太子进宫 ... 刘禅偏宠宦官黄皓导致亡国,仅仅是因为昏庸? 作者:许云辉 公元234年10月8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天下奇才"诸葛亮病逝北伐前线五丈原,享年54岁.噩耗传出,蜀汉上空愁云惨淡,朝野如雷轰顶,京 ... 清朝官员有多荒唐?嘉庆时期一巡抚宠信僧人,耽误治水死伤无数 嘉庆初年,乾隆虽然做了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军政大权还是被他牢牢握在手中,作为乾隆宠臣的和珅,依旧是为所欲为,根本不把嘉庆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和珅有一死党,唤作伊江阿.伊江阿其实大有来头,其父永贵是乾隆 ... 蜀国宦官黄皓,连诸葛亮和姜维都拿他没办法,被司马昭凌迟处死 宦官之祸,历代皆有.三国是乱世,魏.蜀.吴的存在时间也不长.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短命王朝,仍不乏宦官之祸.最典型的,就是蜀国的黄皓. 如果给历代宦官排等次,想必黄皓要在100开外.虽然黄皓的名气在一众 ... 蜀汉远未到绝境,谯周为何要力劝刘禅开城投降 邓艾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蜀汉腹地,让蜀汉上下为之恐慌,而诸葛瞻又在绵竹被击败,邓艾军趁胜逼近成都. 此时邓艾虽己兵临都城,但蜀汉腹地的重要关隘依然在蜀军手中,南方大部尚有回旋之余地,东吴方面也在积极的 ... 此人名将之后,本可力保蜀汉不亡,可惜提了一个要求被刘禅拒绝 蜀汉后期虽然人才凋零,甚至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然而事实上自诸葛亮.魏延去世后,蜀汉将才虽然不如曹魏和东吴那么多,但是也有姜维.王平.廖化.句扶.张嶷.张翼.霍弋.罗 ... 蜀汉国破,刘备一脉是否后继有人?刘禅的孩子们都去了哪里? 刘备的儿子刘禅,在投降司马昭之后,司马昭令人好酒好菜好住处招待他,然后司马昭试探性地问刘禅:"颇思蜀否?",而刘禅则直接傻愣愣地回答了这么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 ... 汉朝历史人物——蜀汉后主刘禅(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