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年前的今天,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鸦片战争输在哪里?
178年前的今天,即1842年8月29日(农历1842年7月24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两百多年前叩击国门的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有利因素,这样的结果难以让国人接受,一直以来被视为巨大的民族屈辱。战争虽已过去200多年,但对失败的反思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之再三,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究竟是武器落后还是指挥无能?是国力衰弱还是用人不当?
透过历史的表象,人们思考着失败的种种原因,设想着胜利的种种可能。在众多的胜利假设中,人口优势论、奸臣误国论甚有说服力。有人说鸦片战争不过是提早了仅百年的抗日战争,只是缺少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者。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人口优势论。
战争中,最直观呈现的是武器装备,清军在这方面的劣势一览无遗。鸦片战争期间,清军的装备主要是仿制的土枪土炮、辅之以刀矛弓箭等冷兵器,而英军的武器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枪,其射程范围、射击速度、射击精度和威力是清军所不能及的。正因为如此,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清军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
在海军力量方面,中英双方的差距更是无法比拟。英国海军的先进程度为当时世界之最,拥有各类舰船400余艘,以蒸汽为动力。清军的海军,当时称“水师”,拥有舰船数量上虽有百艘之多,但速度、吨位、技术均远远落后于英国。而且水师的主要任务是缉拿海盗,算不上是一支正规的海军,大体上相当于海岸警卫队。一言以蔽之,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装备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热兵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兵器上处于劣势的清王朝,在兵力上却处于绝对的优势。是时,清朝有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总兵力达80万之多。而英国本土和海外的总兵力不过20万人,大约是清军的四分之一。另外中英两国远隔万里,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的总兵力大约是7000人,后期兵力不断增加,至战争结束时,大约有2万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0。
鉴于此,普遍的观点认为:只要清政府决心抵抗,指挥得当,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以逸待劳,以众击寡,是完全可以击败英国的。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优势,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当时清军的绝大部分分散在全国各地,以营为单位驻防在市镇要冲,每营从200至1000人不等。他们扮演着警察的角色,日常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因此马上调动军队投入战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是不可能的。这样实际兵力和参战兵力就是两个不同量的概念。
80万常备军真正能投入到战斗中的数量极为有限,而且还要从不同的地方抽调。当时清军调兵的速度,与战场相邻的省约30—40天,间隔一、二省的约50天,三省的约70天,而远隔四省的就需要90天以上。这样的调兵速度使清军丧失了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当时英国海军舰船从印度到香港仅需30天,即是从英国本土而来也不过4个多月。舰船的高效运输手段,机动灵活的调兵能力,在具体的战役中英军反而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再加上清军不甚了解英军的战略目标,只得处处设防,千里海岸线成了千里防御线。
与数量相关的是质量。清军一旦被招募,就成了终身职业,军队中士兵的年龄参差不齐,老弱病残,应有尽有,战斗力大为减弱。当时很多人当兵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为了生计,一些士兵替人帮工、租种土地等等,这无疑减少了日常的军事训练。当兵收入虽然不高,但旱涝保守,因此不少人是请人托词补兵额滥竽充数的,操练时往往应付差事,其余时间仍操持旧业,当兵反而成了第二职业。
清朝军官多行伍出身,素质低下,为社会不齿,因此一流人才都致力于科举。军官也无合理的退役制度,很多将官年至古稀仍在服役,如湖南提督杨芳、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福建陆路提督余步云等均已70岁左右。与军官社会地位相应的是其经济地位。清朝武官薪水低于文官,在当时崇尚奢华的官场中,一些武官为了捞取钱财,吃空额、扣兵饷、开赌场甚至贪赃枉法,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林则徐就曾私下向朋友透露,广东水师收入1%靠饷,99%靠替洋人运商品包括鸦片。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让清军防盗防民还能勉强应付,而要面对近代化的世界一流军队,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再来看看奸臣误国论。
道光帝在林则徐之后,为抵御英国侵略,先后启用了三个人:琦善、奕山和奕经。琦善攻击林则徐、邓廷桢,认为他们查禁鸦片操之过急,办理不善,接替林则徐至广州后却向英军摇尾乞怜,签订和议,丧权辱国,引起天下共愤,结果被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奕山被授为靖逆将军后,一路招摇,耗时数月来到广州,在道光帝反复敦促下贸然出击,结果一败涂地,广州城为英军所占,被迫签订《广州和约》。战败之后,奕山不敢如实上报军情,反而编造战绩,邀功请赏,不明就里的道光帝居然听信谎言,奕山获得交部优叙的赏赐。真是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扬威将军奕经的行径同奕山如出一辙,一路花天酒地来到浙江前线,仓皇进攻失败后,谎报军情,掩败为胜,力主求和。
从史实看,似乎真的是奸臣误国。于是有人假设,如果道光帝继续让林则徐主持广州事务,英军断无取胜的可能。可惜道光帝误信谗言,把林则徐撤了职。英人在林未去之前,不敢在广东开战,既去林,当然就无所顾忌了。的确,林则徐是主剿派的代表人物,对英军的认识最全面,防范也最严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被撤职的林则徐仍留在了广州城,后来的琦善、杨芳和奕山,在作战方面是非常尊重林则徐的意见的。虎门失守,广州沦陷,几乎完全是按照林则徐的作战建议进行的。至于英军舍弃广州而进攻定海,则是因为在广州无法寻找到能够代表皇帝与他们对等谈判的代表,甚至连递交国书都不可能,他们只能到一个距离北京更近的地方。
此外,面对英军的船坚炮利,林则徐也没有必胜的信心。在谪戌伊犁途中,他给密友的私函中写道:“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可以说撤职造就了林则徐的神话,而他的求和或者战败的同僚们,都被贴上了汉奸卖国的标签。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落后。我们的兵器和军队是中古的,政府是中古的,人民是中古的。“落后就要挨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却不明了失败的原因而不努力致力于改革奋进,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然而,对于这场叩关之战,对于当时人的影响微乎其微,除了极少数人的些许反省和觉悟外,中华民族开始认识到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却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被后人视为民族耻辱的《南京条约》,在当时却被称作“万年和约”;对于将我们打败的英国,时人仍视之为“蛮夷”,几乎没有人去理性分析为什么他们能够获胜。或者是出于狂妄自大的惯性心态,或者由于战败后不敢正视自己,或者一向缺乏反省的思维习惯。总而言之,中国人战败了,却没有从中汲取任何教训。
其实,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战败后对国人毫无触动。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在美国佩里将军叩关之后,很快进行了明治维新,并在佩里登陆的横须贺修建佩里公园,将其叩关的日子作为日本的“开国日”。虽然中日两国文化有异,但是日本近代以来发展的历史的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果时至今日,当提及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对清朝腐朽败坏政治的冷嘲热讽、对英国强盗逻辑的愤怒控诉,我们将愧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
关注谭论古今,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照亮人生!让文学滋润生活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