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纪实】佟才录《跨越血缘的“母子”情》
文/佟才录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前不久,河北省邢台市东庞矿退休职工王爱梅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小伙子一进门便扑通跪倒,拉着王爱梅的手说:“妈妈,我是周贤全……”王爱梅捧着小伙子的脸端详着,泪水瞬间盈满眼眶,往事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她眼帘。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3年夏季的一天上午,王爱梅从医院往家赶,给刚做完癌症手术不久的老伴儿做午饭,路过邢台体育场菜市时,她看到马路边一棵大树下趴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流浪汉。流浪汉没有双脚,小腿伤口处流着脓血,散发出阵阵恶臭,经过的路人纷纷掩住口鼻远远地绕路走开。
王爱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人,看到这一幕,她十分难受。她来到附近一家煎饼店,买了两个煎饼给流浪汉吃。流浪汉真是饿坏了,接过煎饼一阵狼吞虎咽,吃完后还意犹未尽,抬头可怜巴巴地看着王爱梅。王爱梅抚了下流浪汉乱糟糟的头发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给你拿饭。”
王爱梅去菜市买了肉和青菜,回到家一阵叮叮当当炒好后,用两个餐盒分别装好,就急匆匆往体育场菜市路口赶。可当她赶到菜市路口那棵大树下时,流浪汉却不见了。她急忙向旁边的人打听,人们都说流浪汉是个患有精神病的哑巴,不知道去了哪里。王爱梅拎着餐盒在周边焦急地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她终于在菜市附近一个寄存自行车的棚子角落里找到了流浪汉,原来这里就是流浪汉的“家”,流浪汉正蜷缩着身子,用手吃着从垃圾桶里淘来的食物。
王爱梅蹲下身子,把装着香喷喷饭菜的餐盒递了过去,流浪汉一把夺过来,也不用筷子,急急地用手抓着吃。吃饱后,他抬头痴痴地看着王爱梅,良久,嘴里咕噜出一声:“妈……”那声音很轻,也很含糊,但王爱梅听得真真切切,流浪汉在叫她“妈”呢。那一刻,王爱梅觉得自己心房那个最柔软的角落被轻轻触碰了一下,顿时泪花翻涌,她暗暗决定,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救他,让他过正常人的生活。
王爱梅赶到医院时已过了午饭时间,老伴儿问她怎么来晚了。她向老伴说了路遇流浪汉的事,然后又说了她的想法。老伴儿也是个善心人,非常支持王爱梅。当天下午,王爱梅便带着流浪汉去理发店理发,可还没等进理发店的门就被人轰了出来。实在没法,王爱梅就从家里烧了一大桶热水,又买了一套理发用具和一些医疗用品,自己亲手给流浪汉理发、擦身、清理伤口,最后又为流浪汉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从此,流浪汉便成了王爱梅心中的一份牵挂。她每天给老伴儿做病号饭都要多做出一份给流浪汉,她还坚持每天为流浪汉擦洗伤口、换药,还买来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给流浪汉服用。在王爱梅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流浪汉身上的伤口逐步愈合,体重也由原来的80斤增加到140斤。而且,在王爱梅的积极呼吁下,邢台民政部门给流浪汉找了一间小屋遮风挡雨。
一晃儿,王爱梅默默地照顾了素不相识的流浪汉两年。有一天,王爱梅病倒了。她躺在床上想,自己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病也越来越多,要是以后自己不能动了,流浪汉谁来照顾呢?趁现在还能走动,得想方设法帮流浪汉找到家人,让他回到亲人的身边。可流浪汉是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哑巴,怎样才能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呢?王爱梅犯难了。老伴儿出主意说,哄他用笔写出来。于是,王爱梅买来流浪汉爱吃的大鸡腿,哄流浪汉写出他的名字和家庭住址等情况。就这样,王爱梅知道了流浪汉名字叫“周贤全”,老家在“四川仁寿”,除此之外便一问三不知了。
为了帮助流浪汉找到家人,王爱梅分别给成都电视台、仁寿电视台、仁寿广播电台写去求助信,并把流浪汉的照片也一并寄去,在电视上发布寻亲启事。不久,一个叫彭琪的热心人打来电话,他说他曾在仁寿四公乡工作过,记得四公乡永胜村有个叫“周贤全”的人,并提供了永胜村村支书的电话。经过打电话确认,流浪汉周贤全确是四川仁寿四公乡永胜村六组人。在邢台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王爱梅亲自将流浪汉周贤全送回了他的老家。周贤全的老母亲刘花蓉紧紧拉着王爱梅的手老泪纵横,感谢王爱梅把她已经失踪了16年的儿子又送回了她的身边。还说,周贤全的父亲因为寻找失踪的儿子未果,着急上火染上大病,3年前含恨离开了人世。
周贤全虽然已回到家人的身边,但王爱梅那份无私的关爱仍在继续。王爱梅每个季度都会买上一些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给周贤全邮寄过去。为了能尽快攒够给周贤全安装假肢的费用,王爱梅瞒着儿女每天中午在餐馆洗碗。因为双手长期浸泡在水中,她右手指关节患上了风湿病,怎么伸也伸不直。两年后,王爱梅终于攒够了一万元给四川省仁寿县民政部门汇去,要他们为周贤全安装假肢用……再后来,周贤全的母亲刘花蓉给王爱梅打电话,说周贤全的精神疾病已基本痊愈,假肢也安装上了,还说,周贤全要来看望给他新生的“妈妈”——王爱梅。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血缘并不是亲情的唯一。一次温情的邂逅,让王爱梅与素不相识的周贤全结下了一段跨越血缘关系的母子情缘,也谱写出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