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植物小院,只有20平米...
苔藓,安静地长在不经意的角落,
时而吐露绿意,时而销声匿迹。
当别的植物都争着阳光雨露,往上生长时,
只有苔藓,不争不抢。
在杭州,有个被称为“养苔梁朝伟”的文艺青年,
特别喜欢这一抹苔藓,他花了三年时间,
打造了一个让我们惊叹不已的苔藓王国。
在他看来,人生也可以像苔藓一样,
活得简单天成,活得不争不抢。
所以,他称自己为“植觉先生”。
不争不抢,简单天成,
或许,这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杭州西郊,外桐坞村77号。
白墙青瓦,绿意环绕,
一个充盈着江南诗意的小院。
柴扉半掩,悄声迈入,
满眼植物,应接不暇。
地面、墙上、屋顶、花盆…
无处不是植物,层层叠叠,
但毫无疑问,那一排排造型各异的苔藓,
才是这里的主角。
这里,就是潘锐的“植觉”小院。
每天早上9点,他会准时开电脑,放音乐,
开始一天的工作,跟苔藓来一场最美的约会。
用潘锐的话说,
养苔就像养心,是一个漫长过程。
潘锐从山里采来的苔藓,
要在大棚里养足两年后,
才能带回小院。
铲子,剪刀,镊子,勺子,
一个苔藓作品,需经多次修剪。
找来器皿,将赤玉土、硅藻土等一次倒入,
再用勺子小心翼翼地铺平。
苔藓,最低等的高等植物。
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在细缝里、在石壁上,在树干下,
以最低调的姿态,默默生长。
潘锐13岁就到陌生的城市打工,
干过锅炉工、焊铁匠、花店伙计…
然后凭着努力得到一份年薪十多万
但在他看来却很无聊的职业,
所以他再一次迷茫了,
不知道该去哪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直到有一天看到电脑桌上放的那盆
偶然养的苔,西湖让他找到了方向。
于是他在外桐坞村租了一个小院,
决定养苔,因为他觉得自己就像苔藓,
苔藓凭直觉生长,他凭直觉做事…
没有经验,没有参考,
潘锐只能慢慢摸索。
不断失败,不停试验,
一年后,他才慢慢摸出门道。
看似平凡的苔藓,
在潘锐修剪搭配下,
开始渐渐变得富有情趣。
他捣腾出来的试验品,
很快就被朋友瓜分。
这也增加了潘锐的信心,
他将杭州所有山头走了个遍,
只为寻找那一抹青绿的苔藓。
采集回来的苔藓,
地上种不下了,就搭架子
架子装不下了,就上房顶
房顶撑不住了,就屋里种。
一日一日整理,一年一年养护,
三年间,小院变成了苔藓王国。
“把苔藓调整到最好状态,就对外营业。”
潘锐想用苔藓来负载他的生计,
“但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有人开价三十万,买一盆他设计的孤品。
他竟然一口回绝了。
潘锐觉得现在的日子就像小诗。
夕阳西下时,关掉电脑和音乐,
放下剪刀器皿,洗掉身上的泥土,
和家人吃吃饭,或和朋友聊聊天,
就像苔藓般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简单天成,不争不抢,安静生长,
但同样自由,活得欢喜。
“其实我是容易躁动的一个人,脾气也不好,
但是每天跟苔藓在一起,我就会安静下来。
养苔这件事情,逐渐让我明白:
人其实和苔藓一样,不管经历什么,
最后还是要回到生命的本初状态。”
——植觉先生 潘锐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